此時,外面正下著小雪。這是小娟分娩後的第25天,甚至下個月還沒有出來。
“放開她,放過她!”婆婆也吼了起來。
“是的,我不習慣她。”小娟的丈夫也勃然大怒,摔門而去。
就這樣,分娩後僅僅25天,小娟和婆婆就從同情她們母女變成了敵人。
小娟坦言,這壹切變化都是因為婆婆生完孩子後做了三件特別出格的事,讓她無法忍受。
01,不吃就不產奶。太自私了。
小娟整個孕期都是婆婆在照顧,因為小娟30歲就懷孕了,而且懷的是雙胞胎,早期就有流產的跡象。婆婆對小娟的照顧特別用心,可謂細致入微,盡心盡力。
“真的,從小到大,連我媽都沒這樣疼過我。我婆婆每天的主要任務就是給我做壹日三餐,壹周七天,雞鴨魚肉,時令水果,應有盡有。”當小娟提到整個懷孕過程時,她很感激她的婆婆。
為了保證兩個孩子的健康成長,小娟的體重也從孕前的110斤飆升到孕前的170斤。
小娟想過雇壹個月嫂來伺候月嫂,但是婆婆心疼她1000的月薪,而且婆婆和小娟都覺得婆媳處境差不多,婆婆照顧月嫂沒問題,於是小娟放棄了帶月嫂的計劃。
但是分娩後的第壹頓飯,小娟就後悔了。
當時,婆婆給小娟喝的是紅棗小米麥仁粥。小娟喝第壹口的時候,看到粥裏漂浮著幾條白色的蟲子,頓時覺得惡心,脫口而出:“媽媽,這粥裏有蟲子,我不能喝。”
“有蟲子嗎?不會這樣吧這米和棗都是新買的。”婆婆壹臉無辜。
小娟把粥放在壹邊,讓丈夫去醫院食堂給自己買粥,但婆婆攔住了丈夫:“蟲子怎麽了?也可以喝,不影響營養。食堂的粥,半碗湯,幾粒米,能比得上我煮的粥的營養?”說著,他把粥遞給了小娟。
小娟看著丈夫,丈夫尷尬地笑了笑:“妳應該補充蛋白質,米蟲是高等級蛋白質!”
小娟生氣地把粥放在桌子上,拒絕喝,並用被子蒙住頭抵抗。
婆婆補充道:“不吃就不產奶。如果妳是母親,還能這麽自私嗎?”把孩子餓死了能怎麽辦?"
婆婆說著就抹了把眼淚,惹得小娟的丈夫馬上安慰媽媽,說小娟不懂事,叫她不要像小娟那樣有學問。
小娟從醫院回家後,婆婆照顧了壹個月。她婆婆每天做小娟豬蹄湯、鯽魚湯,壹滴鹽都不放。豬蹄湯永遠是半碗油半碗湯,鯽魚湯更是腥。小娟總是喝壹小口,吐三口,實在難以下咽。
但是她的婆婆總是強迫小娟喝,因為她不喝牛奶,這是自私的。
第壹頓不喝,第二頓還是它,第二頓沒吃,第三頓還是它。
最糟糕的是,產後第八天,小娟從早到晚沒喝壹口婆婆做的湯,婆婆也沒給小娟做別的吃的。
晚上,小娟的丈夫下班回家後,婆婆竟然壹邊擦眼淚壹邊哭:“我好心給她做了湯,她甩臉或者發脾氣,她卻非要吃。如果她不吃,她的兩個孩子就會餓死。這是自私的。”
於是丈夫壹天加熱三次,壹滴鹽也不加,厚厚壹層豬油的豬蹄湯又到了小娟的床上。
02,我付出那麽多,我會取孩子的名字。
小娟和婆婆的第二個矛盾是關於給孩子取名的問題。
小娟畢業於壹所重點大學的中文系,所以在給孩子起名這個重要問題上,他自然有自己的想法。
臨盆前,與丈夫做了壹個安排,把他的姓“賈”分開。孩子們的綽號是“西西”和“貝貝”。
但婆婆壹聽,馬上反對:“孩子的名字不用跟她媽姓,讓人笑話。”
盡管小娟解釋說這只是孩子的昵稱,但她的婆婆強烈反對。為了和諧和產前婆婆的悉心照料,小娟讓步了,給了她取小名的權利。
分娩後,到了給孩子取名字的時候,小娟結合孩子的出生年月、閱讀字典、古籍等綜合因素,給孩子取了十幾對名字,都有很好的寓意和個性。
但所有的名字都被婆婆以“醜”、“不好”、“違背長輩的名字”為由拒絕了
之後,小娟取了幾對名字,婆婆連看都沒看壹眼,就直接說沒有:“妳取的名字壹點都不好。”
之後婆婆拿出了自己的名字。
但我婆婆取了這個名字,不僅低俗,而且容易重復,也觸犯了小娟爺爺的禁忌。
然而,她的婆婆堅持使用她得到的名字,說這是大仙自費幾百美元給她的。這兩個名字對孩子的未來特別好,能保佑孩子壹生順利,將來當大官。
小娟哭笑不得,讓丈夫講道理。
丈夫說:“名字只是壹個人的頭銜。這種雞毛蒜皮的事,妳怎麽能跟老頭子較勁?”?我媽那樣對妳,連取個名字的權利都沒有?"
小娟更加委屈:“妳媽媽再怎麽努力,十月懷胎,生完孩子就放棄身材,滿身妊娠紋,留下終身疤痕,能比我難嗎?”?這孩子是媽媽的,不是奶奶的。"
後來婆婆和老公把小娟蒙在鼓裏,把孩子登記在婆婆給的名字下,這讓小娟很生氣,和婆婆老公打了個冷戰。
但是她老公和婆婆都不管。往往是小娟在房間裏帶著兩個孩子生氣、流淚、忙碌,丈夫和婆婆在客廳看電視、聊天,上演了壹幕幕孝順的場景。
03.不要指望男人來照看孩子。
更讓小娟心寒的是,她的婆婆是如此古怪,她不讓小娟的丈夫做任何事情。
小娟從醫院回家後,壹直是小娟和她的婆婆在照顧兩個孩子。
這兩個孩子不會同時睡覺或醒來,所以他們在吃和喝耶戈時需要得到照顧。婆婆晚上不用幫忙帶孩子也能睡得很好,而小娟作為產婦,臥床時間幾乎不超過10分鐘。
小娟好像壹直在給孩子換尿布、沖奶粉、餵飯、洗澡...即使是晚上,他也要至少起床四次給孩子換尿布、餵飯。
這使得小娟疲憊不堪,難以忍受,脾氣暴躁。
壹天早上,她抱著老公的公文包,哭著求老公請假照顧自己和孩子兩天。
丈夫正在安慰小娟,這時婆婆走過來生氣地說:“我壹個人伺候妳還不夠嗎?他什麽都做不了。他在家能幹什麽?”說著,把小娟的丈夫推出了家門。
壹天晚上,小娟累了,腰酸背痛,於是她叫丈夫起床給嬰兒餵奶粉。當她丈夫壹動不動時,小娟開始吵鬧,她的婆婆也被吵醒了。她開始教訓小娟:“他工作了壹整天,已經夠累了。妳晚上還折騰他。他怎麽會做奶粉?”說完,小娟的丈夫被推進了書房,床上用品也被搬到了書房,而她的婆婆則搬到了小娟的房間,這讓小娟很生氣。
壹天,小娟正在給孩子餵奶,讓丈夫給自己倒壹杯紅糖水。她老公剛要搬家,婆婆說:“產後要多運動,對身體好。以後可以起來自己做。”
產後第25天,兩個孩子中的壹個開始發燒。小娟讓丈夫抱著孩子,收拾好東西,馬上去醫院。
但她婆婆馬上說:“他哪裏能抱孩子?妳最好憋著。”
於是小娟讓丈夫收拾,婆婆說:“他哪裏知道收拾什麽?妳最好收拾壹下。”
小娟讓老公再叫壹輛車,婆婆又開口了:“這麽冷,他要是壹個人出去,豈不是凍死了!”
“那是不是說我要抱著孩子,收拾好東西,然後出去叫車,再請妳兒子下樓?”小娟粗魯地回答她的婆婆。
“妳簡直不可理喻,無事生非。”婆婆沖著小娟喊道。
所以小娟,總的來說,在文章的開頭說了,抱起孩子,打車去了醫院。
“產後25天,感覺婆婆產前照顧我,都是為了我給她抱孫子;生完孩子我就生奶,不生就是罪人;帶孩子是我自己的事。照顧我的不是我老公。我必須照顧我的丈夫。還有正義可言嗎?”小娟抱怨道。
04.寫在最後。
事實上,像小娟壹樣,婆婆因為坐月子而陷入困境並不是個例。
這些矛盾真的不可調和嗎?我不這麽認為!
首先,作為婆婆,不僅要考慮孫子孫女,還要考慮媳婦的感受。
產後女性往往受體內激素變化的影響,敏感、易怒、流淚,無法控制。
當婆婆把產奶、帶娃、通情達理、百依百順的重擔放在她身上,讓她吃不想吃的,做不想做的,她的正當訴求得不到滿足,分娩的艱辛得不到認可,極有可能造成產後抑郁。
這個時候要以媳婦為重,多壹些耐心,多壹些關心,多壹些溝通,讓媳婦過壹個滿意的月子,為婆媳關系打下更好的基礎
其次,作為丈夫,他應該是母親和妻子之間的潤滑劑。他什麽都要親力親為,從來不學,不懂就問,媳婦有委屈就安撫,媳婦嘮叨就勸解。他最不應該做的就是以偏概全。這時候會傷到妻子的心,成為夫妻關系中難以愈合的傷口。
再次,作為壹個產婦,要提前了解分娩的困境和產後抑郁的常識,凡事往好的方面想。畢竟壹個家庭總有壹個好的起點。不要自怨自艾,家人是妳的敵人,妳會身心俱苦。
這些話是對小娟和她婆婆說的,也是對她即將臨盆的兒媳婦和即將侍候兒媳婦的婆婆說的。
我願意寫信鼓勵我的讀者。
喜歡我的話,歡迎留言,喜歡,討論,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