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是最常見的皮膚病,俗稱“胎毒”,有的叫胎癬或奶癬。大多發生在出生不久到兩歲的孩子身上。嬰兒濕疹常見於1-3個月的嬰兒,6個月後逐漸減輕,1歲後可自愈。
濕疹開始主要集中在面部,隨著病情的加深逐漸擴散到頸部、四肢甚至全身。
起初寶寶兩頰發癢,皮膚發紅,然後出現密集的粟粒樣皮疹,即紅色丘疹或皰疹,融化成片,水泡破後流出黃色滲出物,水幹後形成黃色痂,呈對稱分布。
頭發在頭皮上,流水侵蝕,黃痂,頭發粘成束。臉上的毛,大多是淡紅的斑點,覆蓋著薄薄的鱗屑或痂。濕疹反復不愈,皮膚可粗糙增厚。
濕疹多見於頭面部、頸背部、四肢,間歇性或陣發性,夜間在溫暖環境中常加重。因為癢,寶寶晚上經常煩躁哭鬧,影響食欲、睡眠和身體發育。
嬰兒濕疹的原因
1,飲食
由於母親在孕期或哺乳期吃了過多的大蔥、生姜、生蒜、辣椒或油膩食物,體內積聚的熱毒就傳給了孩子。
2.遺傳
兒童濕疹的發生與兒童體質密切相關。有這種體質的叫先天性過敏體質,大部分是父母遺傳給他的。有過敏性疾病家族史的寶寶容易得濕疹。
3.飼養
兒童的餵養也是壹個重要因素。壹般來說,吃母乳的孩子濕疹少,吃牛奶或代奶粉的孩子濕疹多。食物中的蛋白質是導致寶寶過敏的常見因素。最常見的有牛奶、雞蛋、魚、蝦蟹、花生等。其中花生過敏最嚴重,持續時間最長。
4.衣服
童裝也與濕疹密切相關。孩子們應該穿棉布衣服。化纖和毛皮制品更容易引起濕疹。
5.氣候
氣候變化,氣溫忽冷忽熱,室內潮濕,孩子出汗多,有時可誘發濕疹。室溫過高或過低,衣服蓋被過暖,經常和媽媽共用壹床被子,都會引起濕疹。
6.灰塵
空氣中的灰塵也會引起濕疹。
其他因素,如使用化學沐浴露、護膚品、接觸皮毛和化纖的產品、日光照射、植物花粉等。,還會導致嬰兒濕疹。
寶寶得濕疹是怎麽回事?
1,飲食註意
寶寶患濕疹期間,媽媽應盡量少吃或不吃過敏食物,觀察媽媽吃魚、蝦、肉、蛋等食物後濕疹是否會加重。如果沒有明顯變化,媽媽可以適量服用,保持營養均衡。
幹性濕疹的寶寶要多喝水,多吃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b的食物,清淡少鹽的食物可以減少濕疹的滲出。患有濕疹的大齡嬰兒在日常飲食中可以選擇壹些清熱利濕的食物,如芹菜、茭白、絲瓜、冬瓜等。
孩子的飲食要規律、定量,最好吃母乳。如果孩子吃牛奶,就要多加水少加糖,牛奶煮的時間稍微長壹點。如果采用混合餵養或者人工餵養,可以選擇壹些低敏配方奶粉,比如水解蛋白奶粉。水解後,原來的大分子乳蛋白可以轉化為小分子,降低了致敏性,特別是對於父母過敏的寶寶。出生後可以選擇這款奶粉。
添加輔食的時間應該在寶寶6個月以後,添加速度要慢。選擇壹些敏感度低的食物,如米粉、白蘿蔔、胡蘿蔔等。,並從小量開始,循序漸進。每添加壹種新的食物,都要觀察壹周。如果皮疹沒有加重,可以再加壹個。不要把多種食物加在壹起,也分不清過敏原,牛奶,雞蛋,胡蘿蔔。
2.日常生活
在孩子睡覺前,家長要妥善捆綁好寶寶的雙手,防止寶寶抓傷皮膚。
避免讓刺激性物質接觸兒童皮膚,尤其是兒童濕疹,不要在患處擦油性護膚品。禁止用肥皂和滾燙的水清洗患處。
應保持適當的室溫,因為過高的室溫會加重濕疹的瘙癢。
平時要給孩子穿柔軟、寬大的棉布或細軟布制成的內衣,不要穿羽毛或化纖織物制成的被子和枕頭,以清除感染的病竈和腸道寄生蟲。避免穿化纖面料,內外都避免穿毛織品和毛料衣服。秦英經常清洗和更換嬰兒的尿布。過高的水溫或肥皂會加重濕疹的病情,所以禁止用熱水、肥皂等刺激物沖洗。
家長在患病期間應避免嬰兒與單純皰疹患者接觸,以免出現波希米亞水痘樣皮疹。
避免再次刺激。常見的外源性再刺激包括抓撓、摩擦、肥皂沖洗、熱水燙傷、用藥不當等。千萬不要用肥皂洗脂溢性濕疹,只要經常塗壹些植物油,使痂逐漸軟化,然後去除即可。
孩子在飲食上要註意禁忌。這些包括牛奶、雞蛋、魚蝦、辣椒、洋蔥和大蒜。不要吃油膩、油炸的食物。給孩子吃新鮮的蔬菜水果,食物以清淡為主。
有時精神刺激和緊張也會加重濕疹,所以要盡量避免孩子精神緊張,不要恐嚇或打罵孩子,造成孩子害怕的心理。
3.安全用藥
若腫脹明顯,則溶液宜冷濕,不宜用藥膏。洗劑、乳劑、泥膏、油劑可用於紅斑、丘疹。那些有水泡和糜爛的人需要油。藥膏是給那些有鱗屑和疥瘡的人用的。對於輕度濕疹的寶寶,只需局部用藥,不能自行濫用藥物,以免造成皮膚損傷或感染。
兒童可口服0.2%苯海拉明糖漿,劑量按每天每公斤體重1 ~ 2 mg計算,每日服用3 ~ 4次。也可給兒童口服撲爾敏,劑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0.35毫克,每日3-4次。
對於面積較小、病情較輕的濕疹,可在患處塗抹糖皮質激素軟膏(如皮炎平軟膏、復方地塞米松乳膏)。但由於存在壹定的副作用,此類藥物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不宜塗抹過厚。
對於脂溢性濕疹的孩子,只需要擦壹些植物油(如茶油等。)塗在患處,使痂皮逐漸軟化脫落。
對於皮膚糜爛的患兒,可先用潔膚靈洗劑將滲出物洗掉,再用氯化鋅油塗抹患處(每日2 ~ 3次)。或者先用3%硼酸溶液濕敷患處,再外用氧化鋅油(每日2-3次)。滲出減少後,可改為只外用硼鋅膏,每日2-3次,直至痊愈。
有繼發感染時,也可以塗壹些抗生素,如新黴素軟膏、百多邦等。
嬰兒的皮膚又嫩又敏感。在治療濕疹期間,家長必須咨詢醫生,安全使用藥物並小心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