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在醫學上屬於口瘡、食糜的範疇。
雖然產生於患者口腔,但與內臟接觸較多。
中醫將口腔潰瘍分為三型辨證論治。
1.脾胃濕熱型:
熱輕則濕,重則熱:癥見面色萎黃,乏力,胃脘脹滿,食欲不振,時有便溏不適,小便長,喜冷飲或茶,口幹不渴。
舌質胖,苔白膩或暗紅色,邊緣有齒痕,脈滑。
潰瘍邊緣紅腫,周圍供血不足,基底凹陷。潰瘍塊數量少,面積可為黃豆或蠶豆大小,發展快,愈合快。
治療原則:祛濕清熱。
蒼術麻黃湯,藥物:蒼術、麻黃、薏苡仁、茯苓、甘草、胡黃連、澤瀉。
熱為重,濕為輕:口腔、舌黏膜潰爛,有灼痛感。素食辛辣,有時冷飲。大便不好,小便黃紅色,
舌質胖,暗紅,邊絳,苔膩,脈滑有力。
潰瘍多發,大小不壹,形狀不規則的有十幾個。潰瘍分布在口腔、嘴唇和舌頭的底部。小如針尖,大如黃豆,粘膜廣泛充血,潰瘍表面有黃色滲出物。
治療原則:清熱利濕。
公英麻黃湯,藥物:蒲公英、胡黃連、木通、五倍子、蒼術、麻黃、甘草。
二、脾腎陽虛、水濕凝滯型:
證據顯示,口腔和舌頭黏膜長期潰爛,也不是很痛,少食不渴,稀便清晰。
舌質淡,苔白薄膩,或舌質潤,脈滑或緩。
潰瘍呈白色,邊緣有水腫,但無充血。潰瘍塊數量少,面積約黃豆大小,發展快,愈合快。
治療原則:溫中有濕。
幹姜麻黃湯,藥物:幹姜、甘草、蒼術、麻黃、吳茱萸、五倍子。
三、心腎兩虛型:
癥狀為舌苔潰爛,持續不愈,無痛感,氣短,四肢冰冷,心悸乏力,食少口渴,大便頻繁。
舌淡,舌體薄,苔薄,白或淡,脈細或緩。
潰瘍呈白色,邊緣無水腫,無充血。碎片數量少,像黃豆大小,愈合慢。
治療原則:強心益腎。
附子幹姜湯,藥:五福片30g,幹姜15g,訶子6g,甘草10g。
中醫常說,“辨證論治,壹人壹方”,每個患者在服藥前都需要根據具體癥狀進行具體調整,不能壹概而論。我建議朋友們,當自己出現健康問題時,壹定要及時去看專業的中醫醫生。
如果妳對健康有任何疑問,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會及時回復妳的。謝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