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種止血方法
1指壓止血
小傷口少量出血時,可在傷口墊上無菌紗布,用手指或手掌按壓出血點上部血管止血。
2竹膜止血
竹內膜,被譽為止血的“仙丹”,貼在小外傷上就能立即止血。
3塊冰塊止血
對於皮膚表面或皮下出血,將冰塊敷在出血部位,可使血管收縮,減少出血,促進血液凝固。
4冷水沖洗止血
如果軟組織扭傷挫傷,可以立即用冷水沖洗,加速止血。
5發灰止血
頭發燒好後,研成細粉,敷在傷口上止血。
6止血帶止血
上下肢出血時,可用橡皮筋、手帕條紮緊出血點上部,壓迫血管止血。每15分鐘放松1次。
緊急消毒和包紮
1.立即用幹凈紗布壓住傷口,盡可能擡高患處,迅速止血。
2.止血後,用生理鹽水或清水沖洗傷口,去除汙染物,用蘸有雙氧水的棉簽輕輕塗抹傷口周圍,再次沖洗,清洗消毒。
3.用浸過生理鹽水的小紗布覆蓋傷口,再用大紗布包紮。
急救禁忌
不要直接用嘴止血,容易導致細菌感染;不要用手擠壓傷口企圖止血,這樣對皮膚有傷害。
盡量不要長時間用創可貼止血,容易粘在皮膚上。
如果孩子因為意外的麻煩而不小心摔倒、摔傷或出血,妳不要緊張,要仔細分析,冷靜處理。
如果出血量不多,總是從靜脈或小動脈出血。可以在傷口上覆蓋幾層無菌紗布或幹凈的布,然後加壓包紮。
但如果出血量很大,血流如註,多半說明是動脈損傷出血。有效的急救方法是用指壓止血,即根據動脈損傷的位置,對心臟附近的動脈施加有效的指壓。
穴位按摩的具體位置要根據動脈損傷的不同部位來確定。比如手指出血可壓迫手指根部兩側的指動脈;如果小腿出血,可壓迫患側腹股溝的股動脈;如果頭面部出血,可以在耳屏前壓迫顳淺動脈。
我們知道:動脈損傷出血危害極大,家長應在緊急止血的同時,立即送醫院進壹步治療。
夏天寶寶流鼻血怎麽辦?
寶寶在奔跑玩耍時,容易摔倒,傷到鼻子,引起出血;復雜多變的天氣條件也是導致寶寶流鼻血的重要原因。空氣幹燥容易造成寶寶鼻腔缺水,導致寶寶流鼻血。
寶寶流鼻血時,媽媽習慣讓寶寶仰著鼻子,以為這樣可以有效止血。其實這是不對的。它只是看不到血液的流出,而實際上血液還在繼續流入。
正確的做法是保持頭部正常直立或略前傾的姿勢,讓已經流出的血液排出鼻孔外,以免滯留在鼻腔內,幹擾呼吸的氣流。
然後用手指從鼻翼外側按壓出血側的鼻前部(軟鼻),就像用手捏住鼻子壹樣,大約五到十分鐘。大多數嬰兒可以簡單地用這種方法止血。如果按壓十幾分鐘還沒有止血,可能是出血嚴重或者有其他問題,需要送醫院進壹步治療。
也可以直接在“鼻根”和“鼻頭”(也就是整個鼻子)上冰敷,可以增強止血效果。
技巧
不明原因出血:如果寶寶經常莫名其妙地出現流鼻血的癥狀,媽媽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檢查。許多血液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白血病等。會導致寶寶流鼻血,所以媽媽們需要特別註意。
避免仰臥:當寶寶流鼻血時,媽媽千萬不要讓寶寶仰臥。仰臥時,血液會從寶寶的咽後壁流入食道和胃中,不久又會從胃中再次嘔吐出來,這就很容易掩蓋寶寶流鼻血的真相。
家庭常備急救物品有哪些?
家人總是會保留壹些急救用品,如消毒紗布墊、繃帶和三角巾、醫用膠帶、創可貼、消毒棉球或棉簽、抗生素軟膏、剪刀和鑷子、活力碼和75%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