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情感勝法律
根據五行法則,壹種情緒用來克制另壹種過度的情緒。“蘇文?陰陽應如大論:“怒傷肝,哀勝怒;“快樂是悲傷的,恐懼勝過快樂;思傷脾,怒勝思;悲肺,喜勝悲;害怕腎損傷;思考勝恐懼。”神經癥患者常見的情緒有憤怒、思考、悲傷。當壹般的心理治療失敗時,這種方法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現代心理學認為,其作用機制在於可以緩解致病情緒的量,改變情緒刺激的方向,重組刺激內容。具體方法有憤怒療法、歡樂療法、驚恐療法和悲傷療法。臨床上可以用怒來治療因思維過度損傷脾臟而引起的食欲不振、失眠、抑郁等疾病,也可以用此法配合治療壹些狂癰。過度悲傷引起的心痛、心下包塊、胸膈不適,都可以用歡樂療法治療。
驚恐療法可用於治療過度快樂引起的疾病,如笑個不停、失眠、癲狂等。使用這種方法時,要註意控制刺激的強度。作為治療的情誌刺激,必須超過和壓倒引起疾病的情誌因素,立即停藥,並且要根據病因選擇有針對性的情誌刺激。
二、陰陽互勝法
根據陰陽的不同性質,常采用反方向的調節來打亂患者原有的病理節律。比如氣機不利引起的人體上半部的疾病,為了減少氣機不利,就必須通過威脅情緒來治療。因為“恐懼導致憤怒”,可以抑制叛逆精神。《靈樞雜病》篇曰:“嘿,...受驚嚇是可以的。”
是這個規律的具體應用。再比如,氣血凝滯在人體的上半部。為了行氣破瘀,根據“以上”的原則,選擇憤怒的強烈情緒進行治療。“怒則降氣”。氣動則血動,瘀血隨氣機升降而吐出,疾病逐漸康復。此外,用這種方法調節不良情緒,在臨床應用中有其廣泛的實用性,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