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壓力很大。元旦假期,我回老家看媽媽。其實我心裏也不想去,因為每次去都會因為各種問題吵架。就算從美美開始,也會不歡而散。但我不去,就會被電話轟炸,罵我不孝。我和我媽是天敵,尤其是她老了以後,我們壹直相處。
昨天回去的時候又吵架了。我媽壹直跟我說我膝蓋疼。我讓她做手術,她卻壹直說:“做了手術,就走不了路了。”
“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壓力很大。元旦假期,我回老家看媽媽。其實我心裏也不想去,因為每次去都會因為各種問題吵架。就算從美美開始,也會不歡而散。但我不去,就會被電話轟炸,罵我不孝。我和我媽是天敵,尤其是她老了以後,我們壹直相處。
昨天回去的時候又吵架了。我媽壹直跟我說我膝蓋疼。我讓她做手術,她卻壹直說:“做了手術,就走不了路了。”
“某某做完後癱在床上”
“現在疫情查得很嚴,醫院也不讓人進去陪床。”
“去做手術吧,家裏沒人做飯。”
很多負面情緒向我襲來,我真的很無語。膝蓋手術的事拖了兩三年,她不肯做。如果她不做,她會整天哭著疼。她去正規醫院看病太貴,聽小偏方。我不知道她花了多少錢。這件事我勸了多少次,還是不聽。
“如果醫生願意做手術,就說明他有把握。不要太擔心。我會請假陪妳去醫院。任何操作都是有風險的,要多想想好的壹面,不要自己嚇自己!比妳大的都恢復得很快。”我的聲音越來越大。我哥聽到了,過來勸我。
我媽壹副很委屈的樣子,讓我很內疚。嘿!我該怎麽和她好好溝通?她以前不是那樣的。我媽自從腿病了之後心理就變得很脆弱,每次和她說話都讓我很緊張。不是我不想帶她去看醫生,只是她壹意孤行,很讓人頭疼。
父母老了,和他們相處真的難多了。不僅我媽這麽固執己見,很多家長也給孩子添堵。比如之前熱播劇《壹切都好》裏的蘇大強,自私自利,只關心自己。不管孩子困不困,壹會兒買房壹會兒找對象,讓孩子很頭疼。
面對難纏的父母,孩子該怎麽做才能在不傷害對方的情況下,陪他們幸福地度過晚年?如果父母老了很難相處,這本書解決了我的疑惑。如果妳也在為和父母的關系而煩惱,那就來看看吧。
《如果父母老了很難相處》的作者是來自美國的格蕾絲·勒布和芭芭拉·凱恩。兩人都是有30多年經驗的臨床社工。他們在工作中面對過很多難纏的父母,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對老人的子女給予了相應的指導和幫助。書中提供了很多真實案例幫助妳理解,還貼心地總結了六種困難類型家長的應對策略,非常有價值。
六類老了很難相處的父母。
每當電話響的時候,我總是害怕我媽打電話罵我,說我做錯了。
我永遠不能去度假了。每當我離開的時候,我媽媽碰巧生病了,所以我必須留下來照顧她。
我真的不知道該拿我媽怎麽辦。她整天跑診所,以為能找到醫生,不想越來越高。
我爸爸不知道我對任何事情的看法。他負責壹切。
這些吐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成年子女很難和父母相處。該書作者將這些困難的父母進行了分類,我們來看看。
依賴型父母:比如我壹個人受不了,希望妳能壹直陪著我;壹點小事都要依賴孩子,壹走就不開心,或者大喊身體不舒服。
控制型父母:比如用內疚來操縱孩子,生活方式不能被挑戰,如果被控制的對象沒有馬上出現,隨叫隨到,他們會馬上生氣。
溺愛型父母:如極度消極、滿腹牢騷、無理取鬧、吹毛求疵、暴怒、辱罵、多疑等。
自暴自棄的父母:如酗酒、賭博、暴飲暴食、不吃不吃藥、自找麻煩威脅孩子等。
自戀型父母:比如只關心自己,對別人的需求漠不關心,嫉妒別人,整天難受,讓人很迷茫。
恐懼型父母:比如杞人憂天,無時無刻不在擔心,容易恐慌,有睡眠障礙,迷信等。
我發現我媽既有控制欲又有恐懼感。只要我壹個星期不回老家看她,她就會立刻不高興,打電話說壹些特別傷人的話,“妳很忙,所以妳想等我死了再回來。”自從腿疼了,就聽信謠言,做了很多中藥西藥自己嚇唬自己,晚上睡不著,什麽都悲觀。說實話,和這樣的媽媽相處真的很累。
面對這六位奇葩父母,成年的孩子該怎麽辦?
1,依賴父母:給父母的要求設定界限,給自己爭取壹個喘息的空間。
2.被控制的父母:讓自己擺脫受害者的角色。如果父母有自省能力,試著和他們講道理。
3、給父母潑冷水:和父母的情況壹樣,面對有什麽不滿意的父母,不要急著發火。
4.自暴自棄的父母:善用醫療資源,陪伴父母擊退抑郁癥的心魔,不要獨自承受,妳也需要別人的幫助。
5.自戀型父母:對以自我為中心的父母期望值較低,不必逃避或放棄。
6.恐懼型父母:放下對抗,理解父母的恐懼從何而來,讓成年子女不必背負父母的愧疚。
生活中最常見的事情之壹就是控制欲強的父母。下面就來說說怎麽處理吧。
控制欲強的父母對孩子來說是壹場災難。從婚姻和職業選擇到穿衣吃飯,壹切都要照顧到。最輕微的失望都會讓妳暴跳如雷。
這對我媽媽來說相當嚴重。之前被要求每周至少回去壹次,不然時間長了會生氣。今年夏天,壹個周末,為了趕回家吃飯,半路上突然下起了大雨。我去不了,但是半個月沒回去怕又被她罵,就硬著頭皮騎了壹個多小時回家。
我渾身濕透了,我的腿被路邊飛來的鐵片劃傷了。從那以後,我媽壹直很苦惱。不再有每周必須回去的強烈要求。只說有時間就來,沒時間就打電話。
為什麽父母對孩子的控制欲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增強?書中說,如果妳知道這些事實,妳就有能力改變現狀:
無論如何控制妳的父母讓妳抓狂,記住:他們比妳更痛苦。
我父母早年所受的創傷現在被喚醒了。
通過控制自己依賴的人,可以有效抵抗創傷引起的抑郁。
從這個角度來說,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把戲,誰也贏不了誰。父母越拉越緊,孩子卻只想拼命的逃避。父母年輕的時候,我們可以在世界各地流浪,但是當他們老了,他們的孩子因為生病不得不回來照顧他們。於是,他們之間的交流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冰封時刻。
此時此刻,我們這些孩子無法改變父母,只能努力改變自己。告訴自己:“我是成年人了,我可以選擇主宰,而不是被控制。”
書中有四種應對控制狂父母的小方法。妳可以試試。
幽默:改變嘲諷的語氣,掉以輕心。
認真回應:溫和地肯定對方的觀點,不要生氣。
用提醒語提醒對方情況即將失控:比如“妳是妳,我是我!”又來了。我們換個話題吧。"
最後,盡量和有反思能力的家長講道理。
現在回想起來,我媽之所以每周都期望我回家,是因為我太孤獨了。這個世界上妳唯壹不能自由選擇的就是“出身”。妳不知道妳會遇到壹對溫柔通情達理的父母,還是難纏冷漠自私的父母。說起來,投胎真的是個技術活。父母老了,成年子女的負擔特別重,這就需要全社會拿出更多的愛和耐心來關愛老人,同時也要普及更多的養老知識。
相信世界上還有很多孩子在為與父母難以相處而苦惱。強烈推薦妳看《如果父母老了很難相處》這本書。書中不僅教妳如何理解父母折騰人背後的心理根源,還教妳如何應對,走出憤怒、自責、內疚、自責的惡性循環,學會接受壹切,坦然面對,不要步父母的後塵。
有父母,人生還有回家的路,沒有父母,人生沒有回頭路。下次回家,我會對媽媽溫柔耐心,不再和她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