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樂器史上,蘆笙出現的時間比葫蘆笙晚。12世紀初南宋時期,文獻中只記載了蘆笙的前身——蘆沙。當然,這是過了相當長的時間才被載入史籍的。南宋範成大《歸於海智恒》有:“魯沙,?人之樂,如簫,豎八管,橫壹管。”南宋周曲飛《答嶺外之輩》(卷七)有更詳細的描述:“瑤人之樂,有蘆沙、矛鼓、葫蘆絲、竹笛。.....魯沙制形似古笛(指笛子),竹為其織,壹縱八橫,壹吹八使其聲。”以上記載表明,雖然魯沙的外形與排簫相似,但演奏方法與魯生相同。廣西瑤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中有兩種樂器,即蘆笙和葫蘆笙。南宋陸遊《老學寺筆記》也說:“陳、袁、青州都挺...農閑時,壹二百人為曹,手拉手唱,吹笙引數人。”蘆笙作為樂器的名稱,最早出現在明代的文獻中。明代錢的古訓《百花列傳》寫道:“村寨擊鼓,蘆笙奏,舞幹為宴。”明代倪緹所著《南詔野史》中記載,進入滇中的苗族人“每年在孟春跳月,男吹蘆笙,女和聲唱,肩並肩,整日不知疲倦地跳舞。”明代田汝澄《嚴復筆記》也說:“殺人者,閑時奏蘆笙。”明代匡廬的《尺牘》也說:“董...擅長音樂,演奏胡琴和六管(即蘆笙)。長歌閉眼,驟起,是亂舞。”清代田齋所作《錢樹》雲:“其笙將竹截成六管,連成壹排,……又將竹截成尺,與六管平齊,吹之。”
蘆笙是由葫蘆笙演變而來的。人們在實踐中認識到,葫蘆易碎,不結實,容易漏氣,竹簧也容易吸潮變聲。明代音樂家朱載堉?他曾在《辨生不宜用真》壹文中指出其不足之處。在貴州、廣西、湖南等省區,我國少數民族先民在葫蘆絲的基礎上,逐漸用木桶和金屬簧片制作蘆笙,從而獲得了較大的音量和優美的音色。在苗族、侗族、瑤族等民族中,蘆笙不斷發展,逐漸取代了非常流行的葫蘆笙。20世紀60年代初,雲南音樂家在西雙版納布朗族地區收集了壹把古老的14管笙。笙管分左右兩排,穿過笙鬥。它不用葫蘆,而用竹管作笙鬥,蘆葦改為銅簧。其外觀與宋代的蘆笙相似,是“形似古笛,以竹為織”。這種古老的排笙遺存足以見證葫蘆笙向蘆笙的演變。
在舊社會,苗、侗等民族人民深受歷代統治者的壓迫和剝削,呻吟喘息,瀕於死亡,過著“柴禾當棉襖,蕨根當幹草,松膠當燈,赤腳當鞋”的日子。蘆笙也和它的主人壹樣,滿目瘡痍。清朝時,封建統治者和國民黨反動派實行民族同化政策,禁止苗族人說苗語,穿苗族服裝。他們更怕苗族人以彈、舞蘆笙“聚眾造反”,擅自下令禁止彈蘆笙。統治者逐村搜尋蘆笙時,苗族同胞把它埋起來,搜尋者經過時就拿出來玩。苗家不堪反動統治者的剝削和壓迫,曾多次掀起反糧反錢的武裝起義和英勇鬥爭。鹹豐、同治年間,在苗族英雄張秀梅領導的反清起義中,蘆笙成為行軍的“號角”,鼓舞起義軍奮勇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