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壹種打通經絡的穴位貼敷方法

壹種打通經絡的穴位貼敷方法

壹種打通經絡的穴位貼敷方法

穴位貼敷是壹種歷史悠久、臨床應用廣泛的傳統中醫療法。傳統的穴位貼敷只是將中藥膏貼敷在穴位上,忽略了穴位貼敷前後穴位和經絡的狀態。傳統經絡理論認為,穴位有開合之分,經絡註射針法是壹種重視穴位狀態的針法。為了提高穴位貼敷的治療保健效果,我們在傳統穴位貼敷的基礎上,結合穴位狀態的調整,創新了經絡開合貼敷技術。開合穴穴位貼敷技術是在繼承傳統穴位貼敷療法和手指穴位貼敷方法的基礎上,結合經絡穴位的開合狀態而創造的,提高了傳統穴位貼敷的治療保健效果,比口服藥物更簡單實用,是壹種獨特有效的傳統中醫創新療法。

穴位敷貼的歷史淵源

《黃帝內經》記載了穴位貼敷療法。《靈舒靜筋篇》雲:“足陽明之筋,有熱則筋緩,難退而退,以馬膏治之。”《靈豎亥論》雲:“十二經脈之老公屬內腑外肢。”以上規定說明了穴位貼敷的治療機理,通過藥物吸收的直接作用和穴位刺激激發經氣的間接作用,達到治療和保健的目的。《靈樞·金靖》說:“有經脈者,必定生死,治百病,調虛實。”刺激穴位可以疏通經絡,穴位貼敷通過藥物對穴位的刺激來治療疾病。醫聖張仲景在《傷寒論》中用五羊膏和玉泉膏治療勞損。唐代孫思邈應用賈珠嬰兒肚臍治療小兒夜啼,提出“無病之時”,用青揉揉腳。華佗《神醫秘傳》治療壞疽“將特大甘草研成細粉,塗以特濃香油,日日更換,十日痊愈。”晉代葛洪《肘後備急方》記載“瘧疾多寒少熱,或寒不熱,故來時宜醋附子粉敷背”,並收錄續斷、丹參、雄黃膏。《生肌總錄》記載:“膏潤其膏以祛邪毒,膏可祛擦藏於皮膚之氣盡”,指出了應用中醫治療疾病的機理,是穴位敷貼療法發展的壹座高峰。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有大量的膏藥,如吳茱萸貼於腳掌治療口舌生瘡,黃連敷於腳底治療小兒目赤等。清代徐大椿指出:“用膏藥貼住其氣,使藥性從毛孔進入其機理,疏通經絡,或取之,或攻之,比吃藥更有力。”清代《廣生急救集》記載了清代以前壹千多年穴位外敷的經驗和方法,是後世研究和穴位外敷的經典。

穴位貼敷機理

穴位貼敷療法是傳統穴位療法和藥物療法的有機結合,歷史悠久,比口服藥物更簡單實用。穴位貼敷療法是以中醫經絡理論為基礎的。經絡屬於臟腑,外絡是肢體關節,溝通人體內外。它是氣血運行的通道,也是疾病和邪惡傳播的途徑。穴位是臟腑經絡之氣註入體表的地方,“神進進出出之地”,穴位敷貼的藥物可以起到治療和保健的作用。穴位貼敷可以改善氣血運行狀態,調節臟腑功能,糾正陰陽虛實,達到祛邪防病、保健調理體質的目的。

對開始點和結束點的傳統理解

經絡是氣血的通道,通道和穴位中的氣血有不同的盛衰機會。中醫對此早有論述。

十二經脈氣血運行的晝夜節律

十二經脈是氣血運行的通道,氣血在經脈中盛行。十二經脈的氣血流動從肺經開始,依次流入大腸、胃、脾、心、小腸、膀胱、腎、心包、三焦、膽經、肝經,再回到肺經,晝夜循環50周。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子午流註,在晝夜十二點屬於十二經脈。每時每刻都有壹條對應的氣血運行最旺盛的經絡,其穴位處於開放狀態。此時,針刺這些穴位可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傳統經絡理論認為,穴位有開、閉之分。穴位打開時給予針刺或相應的治療效果更好。

經絡註射針刺法

經絡註射針法是傳統針法之壹。“經”代表時間,“流註”是指人體經絡中氣血流動的註。他強調時間因素對針灸療效的影響,認為人體經絡的氣血流動是隨時間而變化的,按時間擇時取穴可以取得較好的療效。所以經絡穴位是通過陰陽五行和日常的幹支相結合,根據陰陽五行的變化按時計算人體氣血的流動和相應經絡穴位的開合。

經絡穴位註射針灸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經絡註射針刺法,只能在時間上計算十二經脈和五輸穴。由於計算方法的不同,可分為經絡註入法、經絡註入法和養子註入法。廣義的子午流註針法包括各種時間取穴法,如桂苓八法、騰飛八法等,實際上已經成為傳統時間針法的代名詞。

開四關

“四關”之名最早見於《靈樞九針十二本》壹章,其中說:“五臟有六腑,六腑有十二本,十二本出自四關,四關主要為五臟。”這裏的“四關”主要是指四肢肘、膝關節以下的穴位,並沒有具體的穴位。竇漢卿在《表友賦》中提出:“寒熱皆痛,只開四級。”首次提出了“開四關”的名稱。本義指治療寒熱痹時肘、膝以下的穴位。《表友賦》註與徐註同,明確指出“四通四分,太沖合谷也”。自此,開四關即表示相應的手法作用於合谷穴和太沖穴。

開四關的“開”,就是開、開。“四關”位於十二經脈的總部,應該不會被阻隔。必須開竅才能使氣血暢通,從而達到驅邪止痛的目的。合谷和太沖穴是這部經典的原始穴位,合谷屬於陽;太沖屬陰,兩穴壹陽壹陰,壹腑壹臟,壹上下,主氣血,相輔相成。“開四關”的目的是應用相應的手法刺激穴位的特殊性質,從而達到快速治愈疾病的目的。

穴位敷貼的操作方法

軟膏制劑

選取相應的中藥,粉碎成細粉,過80目篩,按比例混合均勻備用。使用時,加入適量的介質(常用的有白醋、白酒、姜汁、水等。)並做成糊狀。

操作過程

(1)開穴:選擇相應經絡的關鍵穴位,用手指以中等強度按壓,每穴50次。

(2)點穴:選擇需要貼敷的穴位,用指尖用力,在穴位處進行按摩,每穴50次左右,力度適中。

(3)穴位貼敷:將穴位貼敷膏塗於穴位上,用膠布固定。

(4)合穴:選取相應經絡的重要穴位,用手指輕輕按壓,各50次。

臨床應用

這種療法適用於兒童、婦女和成人常見疾病的治療和保健。下面舉四個例子來簡單說明這種方法的應用。

尿床

(1)開穴:湧泉穴。用中等強度按壓食指50次。

(2)點穴:用掌根或中指指尖用力,分別按摩關元、腎俞穴、命門、四滿穴,每穴50次左右,用力適中。

(3)穴位貼敷:采取保健貼敷關元、腎俞穴、命門、四滿穴。

(4)閉穴:俞府穴。輕輕按壓妳的拇指50次。

腹瀉

(1)開放點:商鞅點。拇指按壓50次,力度適中。

(2)穴位按壓:用拇指或食指指尖按壓,分別在舒天、脾俞、手三裏、足三裏穴位按摩,每次50次左右,力度適中。

(3)穴位貼敷:取腹瀉保健貼敷於舒天、手三裏、足三裏穴。

(4)閉合點:項英點。輕輕按下食指50次。

咳嗽

(1)開穴:中伏穴。拇指按壓50次,力度適中。

(2)點穴:用拇指或食指指尖用力,分別按摩天突、舒菲、鐘山、孔嘴四穴,每穴50次左右,用力適中。

(3)穴位貼敷:取咳喘康貼,貼於天突、舒菲、鐘山、孔嘴。

(4)閉穴:少商穴。輕輕按壓妳的拇指50次。

厭食

(1)開穴:承氣穴。拇指按壓50次,力度適中。

(2)點穴:用拇指或食指指尖用力,分別按摩上脘、中脘、足三裏穴,每穴50次左右,用力適中。

(3)穴位貼敷:取厭食保健棒,貼於上、中、足三裏穴。

(4)關穴:理兌穴。輕輕按下食指50次。

需要註意的事項

(1)此法不適用於穴位貼敷部位皮膚發炎、腫脹或受傷的情況。

(2)此法不適用於對所用中藥過敏的人。

(3)此方法為綠色傳統療法,壹般無不良反應。

經絡穴位貼敷技術源於經絡學說、經絡流動、穴位貼敷、手指穴位貼敷等中醫療法。該技術結合經絡穴位氣血流動的特點,通過中藥穴位貼敷前後穴位的開合來調整經絡穴位的狀態,從而提高穴位貼敷的保健治療效果。該技術是幾種治療技術相互配合,發揮整體疊加效應的保健治療功能。首先是穴位的作用,藥物作用於穴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周圍組織營養,調整經絡氣血,調節人體陰陽;其次是藥物的作用,藥物通過皮膚吸收進入血液循環,作用於身體;第三,點穴、指壓穴、開穴、閉穴的作用,刺激穴位,激發經絡之氣,調動經絡的功能。(周俊良、黃伯明)

  • 上一篇:如何減少體內雌激素的分泌?
  • 下一篇:鹽水漱口可以消炎嗎?鹽水漱口能治療咽炎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