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端午節艾灸指南:教妳如何祛除寒濕痰瘀

端午節艾灸指南:教妳如何祛除寒濕痰瘀

大家好,我是來自九選壹的艾·小九。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從農歷五月開始,最明顯的感受就是炎熱、潮濕、食欲不佳、心煩、無精打采,有的人還會濕疹復發。

古人認為五月是“毒月”,是天地相愛的月份。陰陽大亂,人體器官氣血大受影響。人和胃都空了,走不動了,沒精神了。其中有傷身耗精的九天,就是古代所謂的九毒天,端午節是九毒天之首。

五月是正午,五行屬火。此時陽氣正盛,火極旺。此時的陽氣外散內弱,不適合進行消耗性活動:吃冷飲、出汗、性生活。......

另外,端午節期間,雨季來臨,氣溫大幅度上升。空氣潮濕,循環不暢,濕熱之邪濃厚。壹旦濕熱阻滯氣血經絡,就會出現人體新陳代謝受阻,氣血不暢,濁邪停滯,百病致病的尷尬局面。

此時的自然氣候容易滋生蛇、蟲、鼠、蟻以及各種病菌,進壹步加劇疾病的傳播。所以民間流行端午節在門前插艾條,喝雄黃酒,泡艾草浴,以達到祛邪除穢,養生的目的。

2019九毒天

前3天:6月7日-6月9日2019“首次中毒日”

中3天:6月17,2065438-6月19“中毒日”

最近3天:6月27日-6月29日2019“中毒日”

以上9天是壹年中最毒的時候,被稱為九毒天!

抓住這個排毒日排出寒毒、水毒、濕毒、痰毒、血毒,事半功倍!

1

祛寒毒

前面說過,五月,五行屬火,此時陽氣盛,火極旺。自然界陽氣最強,如果能借助這麽好的“天氣”條件,通過艾灸消除體內的寒毒,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我們可以在督脈、百會、大椎、命門、至陽、神闕、關元等處施灸。,從而調動陽氣,達到驅寒的目的。

在此,建議,如果有機會,可以做1-2次長蛇灸(督脈灸),再配合穴位灸,效果會更好。

長蛇灸

百會穴

大椎穴

生命之門

至陽穴

神闕穴

關元穴

2

化痰排毒祛濕毒

古人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農歷五月至夏季,濕熱漸強,陽氣外泄。其實臟腑是陰寒的,壹定要保存陽氣,避免受寒。這個時候尤其是我們的脾胃之氣會明顯減弱,運化水濕的功能也會降低,所以壹定要保存脾胃之氣,提高運化水濕的功能。

壹旦脾胃功能虛弱,體內的濕氣就不能正常代謝,長期如此,就會產生痰濕。我們可以通過艾灸來解決這個問題。

艾灸脾胃、中脘、曲池、足三裏、陰陵泉、豐隆、三陰交穴,可改善脾胃功能,化痰祛濕。

脾臟穴位

經常在書房

足三裏穴

陰陵泉穴

豐龍穴

三陰交穴

消除瘀血之毒

氣虛導致血虛,久則血瘀。

對於很多血瘀體質的人,我們主要是依靠益氣補血、活血化瘀的灸法來調理,通過補陽、增強氣血來達到氣化、消除血瘀之毒。

氣滯血瘀: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扶正疏肝,氣滯血瘀。

肝俞穴

祁門穴

太沖穴

氣虛血瘀:關元、氣海、中上腹部、中胖。

官園

齊海

中灣

鐘山

血寒血瘀:心俞、肝俞、脾俞、腎俞、關元、陰陵泉。

心俞穴

肝俞

皮書

神樹

官園

銀嶺泉

瘀血:太沖、中都、舒歌等穴位。

太沖

中都

舒歌

濕痰抑制:加減陰陵泉、中脘、、水等穴位。

銀嶺泉

中灣

舒天

水分

外傷手術外傷:用大脘、陽陵泉等穴。

大榭穴

楊嶺泉

艾葉泡泡浴:祛寒排毒

除了艾灸,小九還強烈建議妳多做艾草泡泡浴。

據古代醫書記載,艾草味苦、幹、辛,能調氣血、溫經絡、驅寒濕、止寒止痛。

艾浴是藥浴療法的壹種,藥浴療法的應用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商時期。

戰國時期,士大夫用蘭草、艾葉等香料煎服、沐浴,以達到芳香保健的作用。

  • 上一篇:治療花斑癬的方劑
  • 下一篇:芍藥的功效及煲湯的做法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