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介紹產品,也稱五品。《養生寶典》:“小兒五積,因臟氣不善,積壹處而不動,故謂之積。”歷代醫家根據其發病機理、發病部位、發病形態,將其分為心、肝、脾、肺、腎五臟。五種產品在兒科病例中較為常見。其病因均為哺乳不當、暴飲暴食受寒、脾胃無力中和,或受寒侵襲所致。
3心積以伏涼之名,心積於肚臍,攻其心,攻其胃口。多因氣血凝結所致。若持續時間較長,可伴有心悸、腹熱、面紅咽幹、心煩吐血等。甚至大腿和脛骨都腫脹,或者出現抽搐。用於治療腹瀉和發紅的湯劑包括丹參、赤芍、厚樸、幹姜等。
4肝積脂肪和氣。肝郁血瘀。其癥狀為左脅下腫脹,如杯蓋、病程長、面色萎黃、眼睛發青或發紅,並可伴有咳嗽、腳腫、感冒、疝氣、小便淋漓、皮膚、指甲幹癟等。用齊飛丸加減。
脾積多因脾虛氣滯,停滯不前所致,故名“痞氣”或“痞積”。它的癥狀是上腹部有壹個腫塊,看起來像壹個蓋板,肌肉消瘦,四肢無力;若長期不愈,可並發黃疸。治療要健脾消積。用脾氣丸加減。若伴有胸悶不適,多為傷寒誤用,外邪不能解,濁氣不能散所致。半夏瀉心湯可加減。
肺積的臨床表現為氣短、氣上,故名“靜本”。右脅下有腫塊,如杯蓋、發熱、惡寒、胸悶、嘔吐、咳膿帶血。治療要清肺氣,化痰泄熱。用西本湯加減。
7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