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治療頸椎病穴位按摩方法:可采用針刺和手指按摩。用左手四指套住右手小指,使左手拇指剛好碰到後溪穴的位置,采用交替按摩的方法,可以緩解上班族的頸椎疼痛。另外,雙手也可以同時按摩,雙手放在桌子邊緣來回滾動,這樣三到五分鐘就可以達到按摩的效果。
功效主治:此穴屬於小腸經上的穴位,可治療頭頸疼痛、背肘攣縮疼痛等。因此,醫學上常用針灸治療腰扭傷、落枕、耳聾。
頸椎病的治療目的是放松勞損、緊張甚至痙攣的頸部肌肉,尤其是頸部伸肌,改善其力學性能,阻斷疼痛-肌肉緊張-疼痛的惡性循環,促進軟組織損傷炎癥的消除;調整頸椎節段異常移位或成角,減輕椎間盤負荷,減緩頸椎退變進程,擴大椎間孔、椎管、橫突孔不連續骨導管的有效空間,改善頸椎管內外的高應力狀態和神經根張力,減輕或消除神經和血管的機械性壓迫和刺激,恢復頸椎的動靜平衡。
處理方法:釋放和調整。
位置與取穴:位置主要是頸部、枕背、肩胛骨、橫突後結節、胸椎;主要穴位有風池穴、經夾脊穴、天頂穴、首建穴、天宗穴、阿是穴。
手法:刺激手法和調頸手法均采用,以刺激手法為主;頸部推拿與經絡推拿刺激相結合的原則,以頸部推拿為主。具體選用壹指禪推法、滾動法、拉伸法、推拿法、握法、按壓法、頸椎微調法。
頸椎病按摩要分階段分類型治療。推拿的常規手法由三部分組成:松解手法、調頸手法、整理手法。松解手法宜采用輕柔溫和的刺激手法,如壹指禪手法、滾動手法、拇指按壓手法等,刺激重點穴位和部位,同時頭頸部輕、被動小範圍活動。當患者的頸、肩、背部肌肉逐漸放松時,宜在頸椎伸直的狀態下輕微旋轉頸椎,以調節頸椎的輕微脫位。排序法主要是用握法刺激兩側風池穴、頸椎兩側夾脊穴和兩側肩井穴,最後用手指和手掌從肩井穴向兩側推動。
1.急性發作治療
(1)頸椎型:重點是頸椎肌肉的放松和頸椎小關節的調整,通過刺激手法和頸椎伸展的微調手法來實現。
(2)神經根型:以神經根減壓為主,通過頸椎伸展微調手法實現。
(3)脊髓型:以脊髓減壓為主要任務,通過頸椎拉伸微調或特殊頸椎復位手法來實現。
(4)椎動脈型:主要任務是去除椎動脈的扭曲,通過頸椎牽拉拉伸的微調手法來實現。
(5)交感神經型:主要任務是解除交感神經刺激,通過微調頸椎來實現。
2.緩解期治療
(1)頸型:以局部肌肉放松為主,配合相應的功能鍛煉。
(2)神經根型:在常規操作的基礎上,沿放射神經痛的路徑沿經絡輕輕按摩,進壹步消除神經痛。
(3)脊髓型:主要是局部肌肉松弛。在認真研究患者病情和Mm檢查資料的前提下,采用輕型頸椎微調技術對脊髓進行了逐步減壓。最後在下肢進行手法治療,改善下肢痙攣狀態。
(4)椎動脈型:在常規操作的基礎上,用手輕輕刺激患者的太陽穴和前額,消除頭面部癥狀。
(5)交感神經型:在常規手術的基礎上,通過輕手法使頸前氣管內的肌肉依次運動,使痙攣的椎前肌得到放松。然後,根據患者臨床癥狀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手法。
頸椎病的主要癥狀是1,頸肩疼痛可向頭枕和上肢放射;
2、壹側肩背部有沈重感,上肢無力,手指麻木,肢體皮膚感覺減退,拿東西無力,有時會不由自主的把東西抱到地上。
3.其嚴重的典型表現是:下肢無力,走路不穩,雙腳麻木,走路有踩棉花的感覺。
4.最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出現尿量大、尿量失控、性功能障礙甚至四肢癱瘓。
5、常伴有頭、頸、肩、臂疼痛,落枕,活動受限。
6、有的伴有頭暈、房屋旋轉,嚴重者伴有惡心嘔吐,臥床不起,少數可有頭暈、突然虛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