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健脾益氣,和胃祛濕,吃中藥蜜糖漿養胃,效果好,無副作用。
處方: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砂仁、陳皮、桔梗、扁豆、山藥、蓮子肉、薏苡仁以仁理氣,健脾祛濕。
如果脾胃飲食虛弱,脾胃虛寒的人,或者胃痛、腹痛、腹瀉等。寒癥患者應多吃蔥、姜、韭菜、大蒜、辣椒等。
脾胃虛弱者,宜吃紅棗、山藥、扁豆、芡實、蓮子肉等。
若胃熱盛,則宜吃梨、蓮藕、甘蔗、蜂蜜等燥寒之品。
氣滯患者應多吃蘿蔔、佛手、金桔,或橘皮制成的香料。我們將描述那些與脾胃疾病有關的。
補益脾胃虛弱的兒童
中醫認為脾胃虛弱的問題可以通過飲食來改善。中醫食療處方如下:
1.大棗小米粥:取10大棗和小米30克,先將小米洗凈,放入鍋中用小火煎至微黃,再加水和大棗用大火煮開,再用小火煮成粥。適用於脾虛消化不良、厭食的兒童。
2.蓮子山藥粥:取蓮子30克,山藥80克,粳米50克。蓮子去皮加山藥、粳米、煮粥食用。適用於脾胃虛弱、形體消瘦、食欲不振的兒童。
3.沙參麥冬豆粥:取沙參10g,麥冬10g,扁豆15g,粳米50g。先將沙參、麥冬加水煮沸20分鐘取汁,再將汁加入粳米、扁豆煮成粥。適用於脾陰虛、手腳發熱、大便幹燥的兒童。
需要註意的事項
如果妳有胃病,在飲食上要註意以下10原則:
1.適宜溫度:飲食的溫度要“不冷不熱”。
2.少吃腌制食物:這些食物含鹽量多,還含有壹些致癌物質,不宜多吃。
3.註意防寒:胃受涼後,胃的功能會受損,所以要註意胃的保暖,不要著涼。
4.細嚼慢咽:減輕腸胃負擔。食物充分咀嚼的次數越多,分泌的唾液越多,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
5.少吃油炸食品:因為這類食物不易消化,會增加消化道負擔。吃多了會引起消化不良,血脂升高,對身體不好。
6.少吃生冷、刺激性食物:生冷、刺激性食物對消化道黏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癥。
7.定時定量:每餐要適量,壹日三餐,在規定的時間,無論餓不餓,都要主動進食,避免過餓或過飽。
8.飲水時機:最佳飲水時間為早上空腹前1小時,每餐。飯後馬上喝水會稀釋胃液,泡飯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
9.避免刺激:不要吸煙,因為吸煙使胃內血管收縮,影響胃壁細胞的血液供應,降低胃黏膜的抵抗力,誘發胃病。應該少喝酒,少吃辣椒、辣椒等辛辣食物。
10.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C對胃有保護作用。保持胃液中維生素C的正常含量,可以有效地發揮胃的作用,保護胃,增強其抗病能力。所以要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補充:胃病忌吃“生冷硬”,可以多吃小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