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根桿子就能攪起所有的家當:樂器、皮影、道具、小舞臺等。表演的時候,小舞臺也是用桿子撐著的,所以叫扁擔戲。扁擔戲曾是全省廣泛流行的戲曲藝術形式。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藝術形式逐漸被其他更現代的藝術所取代。但新蔡縣楊莊戶鄉孫莊有人堅持表演到80年代,還自娛自樂。楊莊湖鄉位於豫皖交界處,地理位置相對封閉,傳統藝術在這裏很容易保存下來。
扁擔戲的表演形式雖小,但內容豐富,集戲曲、曲藝、口技、民間工藝於壹體,技術性很強。相傳,唐太宗李世民年輕時曾招募大量女歌手入宮,但並不奏效。有壹天,他突發奇想,在手指上做了十個布偶,加上幽默的語言和短小的故事臺詞,終於博得了媽媽的壹笑。所以有人認為“扁擔戲”興盛於唐代宮廷,稱為“宮廷戲”。
後來,它被介紹給人民。扁擔戲表演的內容非常廣泛,曲目多以壹些深受老百姓喜愛的傳統故事為藍本,如西遊記《水滸傳》、《嶽飛傳》等。在演繹這些故事的時候,道具主要是木偶,同時,也是看藝人的口技,因為劇中的每壹個聲音都要由表演者發出來。很多時候要同時出現很多木偶角色,而且這些角色不僅要動,要靜,還要打,要翻筋鬥,要旋轉,還有兵器的聲音,打雷,下雨,風和說唱對話,鑼鼓等等。所有這些都要靠表演者的十個手指,壹張嘴,兩腳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