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就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史記·臧宮列傳》中認為齲齒的原因是“食而不洗”。《禮記》中:“雞初啼,漱口鹹”,可見人有漱口的習慣。古人用手指和柳枝來清潔口腔和牙齒。
敦煌壁畫《老杜叉頭聖像》中,有壹個和尚蹲在地上,左手拿著漱口水瓶,右手中指擦拭門牙。“牙刷”壹詞在元代正式使用,中草藥研制的擦牙粉用於刷牙。
圖為古代牙刷:
擴展數據
牙刷的歷史
祖先們早就有漱口刷牙的習慣。公元前3000年,在蘇美爾城邦烏爾的國王墓中發現了最早的清潔口腔的工具——牙棒。壹次可以持續兩周。在古希臘和古羅馬,人們用動物的骨灰作為牙粉來清潔口腔,壹些原始部落用木炭、鹽水、細沙和樹枝來清潔牙齒。
將壹端搗碎,做成刷子,用來清潔牙齒和刷牙。它叫Miswak,是壹種天然牙刷。據科學家分析,這種樹枝含有氟和皂甙,可以防止蛀牙,緩解疼痛。
據古籍記載,中國到南宋時,城市裏已經有專門制作和銷售牙刷的店鋪。那時候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制成的。頭上鉆了幾排小孔,紮了馬尾辮。它非常接近現代牙刷。
資源百度百科牙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