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多歲的趙大爺最喜歡的運動是爬山,但最近每次下山總覺得膝蓋疼得厲害,不敢做深蹲。去醫院檢查,醫生說他有膝關節退行性疾病,骨質增生,也就是人們說他有骨刺。醫生說這是缺鈣造成的,建議他適量補鈣。這讓患有骨質增生的趙大爺很困惑。明明是鈣太多了,為什麽醫生還要補鈣?鈣廣泛存在於我們的體內,壹方面構成骨鹽,成為身體的支架;另壹方面,鈣以離子的形式參與人體的各種生理功能和代謝過程,是生命活動的調節劑。人們必須在壹生中保持正常的鈣生理水平,以確保他們的健康需求。當身體缺鈣時,生命活動就會出現障礙,就會發生疾病。有的人強調自己血鈣正常,有骨刺,說明自己不缺鈣。在某種程度上,這是壹個危險的誤解。人體的調節水平是壹個非常嚴謹和微妙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機體壹方面通過飲食中的鈣攝入維持血鈣濃度,保證機體的功能需要;另壹方面,當飲食中的鈣攝入量不足時,為了維持血液中正常的鈣濃度,人體會進行自我調節。通過血液運輸,壹部分鈣會從我們的骨骼和牙齒轉移到血液中,以維持血鈣的平衡,彌補身體的需要。這時,我們會從x光片上看到骨質疏松的表現,但血液中的鈣含量往往是正常的,這是機體調節的功勞。這就告訴我們,血鈣正常並不代表身體不缺鈣。機體的調節不僅可以補充骨鈣,還可以調動和借用骨鈣。說是借用,是因為身體調節會時不時的把血液裏的鈣補回來,回到骨頭裏,但是有時候,這種調節會出問題,把鈣退回到我們的關節活動部位,導致骨質增生。在身體的這個調節中,是我們體內壹個叫甲狀旁腺的小家夥,既有優點也有缺點。也讓我們在維持體內鈣量不變的時候,對鈣產生了誤解。甲狀旁腺是個神奇的小家夥。它有壹種極其特殊的能力。當人體鈣攝入量不足時,這個小家夥就會像敵人壹樣,迅速從骨骼中提取鈣,增加了鈣在血管中的流動和尿液的排泄。在這個過程中,鈣沈積在腎臟等軟組織上產生結石,結石沈積在血管壁上引起動脈硬化。這時,人們往往會認為體內鈣過多,放棄補鈣。久而久之,缺鈣引起骨質疏松、骨質增生、動脈硬化、心肌梗塞、老年癡呆癥等疾病。
上一篇:治療慢性咳嗽的藥物下一篇:頸椎骨質增生會頭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