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肩周炎中藥內服外用方(供參考)

肩周炎中藥內服外用方(供參考)

肩關節周圍炎簡稱肩周炎,中醫稱為漏肩、肩周炎。是肩胛肱肌、肌腱、韌帶、滑液囊、關節囊等軟組織的慢性創傷性炎癥。,是由氣血不足,失去筋脈支撐,外感寒濕或過勞所致。臨床上表現為肩關節內外粘連,局部疼痛,關節活動受限。多見於40歲以上患者,女性多於男性,明顯與運動和姿勢有關,伴有肩外展、外旋和後伸。臨床上采用內服中藥結合局部外敷通常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中醫臨床壹般將肩周炎分為以下四種類型:風寒侵襲、寒濕凝滯、瘀血阻絡、氣血不足。

風寒襲

癥狀:肩痛,活動受限,肩沈,冷痛重,舌質輕,苔白,脈緊。

治療:祛風散寒,溫經通絡。

口服藥:姜黃10g、羌活12g、當歸12g、黃芪15g、白芍10g、甘草6g、防風10g、桂枝10g、威靈仙65438+。

外敷:防風、阿莎麗、威靈仙、羌活、獨活各20克,乳香、沒藥、川烏、草烏各65438±05克,桂枝30克。

針灸處方:針刺手井、首義、守貞、大椎、手三裏、外關、腕骨,用平補瀉法,留針30分鐘,每日1次,10天為1個療程。

放血拔罐藥方:取肩井、肩骨骺、肩前、肩真、天宗穴,用三棱針紮針放血,再加拔罐,壹次選兩穴交替使用。

此型多為風寒侵入患者皮膚經絡,導致肩部不通,肩部氣血運行不暢所致。治療原則為祛風散寒,溫經通絡,代表方劑為蠲痹湯。

寒濕凝滯

癥狀:肩部冷痛,因寒冷而加重,局部疼痛,局部劇烈疼痛。

治法:祛寒濕,通絡止痛。

口服藥:獨活12g、桑寄生10g、阿莎麗2g、秦艽10g、防風10g、牛膝10g、杜仲10g、肉桂6g、生地65438+。

外敷:防風、威靈仙、羌活、獨活、乳香、沒藥、木瓜、吳茱萸各20克,川烏、草烏、阿莎麗、紫蘇葉各65438±05克。

針灸處方:取曲池、赤澤、首義、守經、合谷、陽陵泉穴進行針灸,采用瀉下法,1次壹日或隔日壹次,10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休息5天。

按摩療法:取合谷、經曲、少府、內關、後溪、中柱穴,每穴按摩30-50次,每日1次,30次為1個療程,可持續3-4個療程。

這種類型多是由於外寒濕侵襲而滯留肩部,寒濕長期積聚在肩部,使肩部經絡不通。治療方法以散寒除濕、化瘀通絡為原則,代表方劑為獨活寄生湯。

瘀血阻絡

癥狀:肩關節刺痛,針狀,拒按,活動受限,皮膚紫暗,舌紫暗,脈澀。

治療: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口服藥:當歸12g,芍藥10g,桃仁10g,紅花12g,黃柏10g,防風10g,木通12g,生地15g。

外敷:歸尾、川芎、桃仁、烏藥、木通、蘇木各20克,紅花、乳香、沒藥、川烏、草烏各15克。

此型多因外傷、內傷挫折,導致肩經損傷。治療以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為原則,代表側為肢體損傷側。

氣血不足

癥狀:肩痛麻木,四肢無力,皮膚暗沈,精神疲勞,或局部肌肉攣縮,肩周炎,舌淡,脈細弱。

治療:益氣養血,祛風通絡。

口服藥:黃芪15g、肉桂10g、黨參10g、茯苓15g、白術12g、炙甘草6g、當歸15g、川芎12g、生地65438+。

外敷:白芍、當歸、秦艽、川芎、阿莎麗、威靈仙各20克,赤芍、雞血藤、葛根各20克。

火針療法:局部使用火針,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理療:采用超短波等高頻電磁療法,每日1次,1天為壹療程。此法具有消炎、止痛、解痙、改善血液循環、放松肌肉的作用。

此型多為外邪乘虛而入,阻滯經絡,使肩經失光所致。治療方法以益氣養血、通絡散寒為原則,代表方劑為十全大補湯。

  • 上一篇:如何防治韭菜害蟲
  • 下一篇:魚腥草可以搭配什麽減肥?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