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腫塊是乳腺癌最常見的癥狀,約90%的患者都是帶著這種癥狀來就診的。隨著腫瘤知識的普及和腫瘤防治調查的開展,這壹比例可能會增加。如果乳房有腫塊,要了解以下幾個方面。位置(1):以乳頭為中心,將乳房分為上內區、上外區、下內區、下外區和中央區(乳暈)五個區域。乳腺癌外面多見,裏面次之。很少能看到裏面和外面。(2)數量:單側乳腺單發腫塊是最常見的乳腺癌,而單側乳腺多發腫塊和原發雙側乳腺癌在臨床上較為少見。但隨著腫瘤防治水平的提高,患者生存時間延長,壹次乳腺癌手術後,對側乳房再次發生原發腫瘤的機會會增加。(3)大小:早期乳腺癌的腫塊壹般較小,有時不易與小葉增生或某些良性病變相鑒別。但即使是很小的腫塊,有時也會累及乳房懸韌帶,引起局部皮膚凹陷或乳頭內陷等癥狀,更容易早期發現。以前由於醫療水平差,來看病的時候,腫塊往往很大。如今,隨著乳腺自查的普及和普查的開展,臨床早期乳腺癌有所增加。(4)形態和邊界:大多數乳腺癌呈浸潤性,邊界不清。有的可以是平的,表面不光滑,有結節感。但需要註意的是,腫塊越小,上述癥狀越不明顯。而且少數特殊類型的乳腺癌由於有光浸潤,可以膨脹式生長,呈現光滑、活躍、邊界清晰,不易與良性腫瘤區分。(5)硬度:乳腺癌腫塊質地較硬,但富含細胞的髓樣癌可稍軟,部分病例也可呈囊性,如囊性乳頭狀癌。在壹些腫塊周圍,有更多的脂肪組織包裹著它們,這使它們在觸診時感覺靈活。(6)活動性:腫塊較小時,活動性較大,但這種活動性是腫塊隨其周圍組織移動,與纖維腺瘤的活動性不同。如果腫瘤侵犯到胸大肌筋膜,活動就會減弱;當腫瘤進入胸大肌,活動就消失了。讓乳腺癌細胞
患者雙手叉腰,挺胸收縮胸肌,可見兩側乳房明顯不對稱。晚期乳腺癌可侵犯胸壁,然後完全固定,侵犯腫瘤周圍淋巴結,皮膚水腫可呈橘皮樣,稱為“橘皮病”,腫瘤周圍皮下結節稱為“衛星結節”。在良性乳腺腫瘤中,發現乳腺腫塊並不少見,最常見的是乳腺纖維腺瘤。該病多見於年輕女性,40歲以上發病率低。腫瘤通常是堅實的,堅韌的,有完整的包膜,表面光滑,摸起來滑溜溜的感覺,壹般沒有皮膚粘連,也沒有乳頭內陷。導管內乳頭狀瘤,腫塊往往很小,難以觸診。稍大的患者可觸診到乳暈周圍的小結節,以乳頭溢液為主要臨床癥狀。乳腺小葉增生很少形成清晰的腫塊,主要是局部乳腺組織增厚,質地堅韌,無包膜感,月經來潮前常有脹痛。有的僅表現為乳腺局部腺體增厚,無明顯腫塊,邊界不清,多數診斷為“乳腺增生”。但仔細檢查增厚區域是有限的,有壹點皮膚粘連就要註意了,可以做乳腺攝片。
乳腺癌篩查的六種方法
近年來,乳腺癌發病率呈上升趨勢,醫生壹直呼籲早發現早治療,早起者十年生存率達90%以上。乳腺檢查有以下檢查程序:乳腺b超檢查和乳腺鉬靶檢查——如果有不可分辨的腫塊或膿腫——細胞學穿刺檢查。第壹條:每月自查。每個女性都要在每個月月經結束後的第五天做壹次自我檢查。方法是用手塗抹肥皂,用中指和食指的指尖順時針搜索這個乳房、腋窩、鎖骨窩。提示:很多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本感覺不到,所以不能完全依靠自查。去醫院定期檢查更重要!高加索人(歐美人)乳房脂肪比例大,鉬靶實驗檢查負荷率高;蒙古族人(東亞人)乳腺脂肪比例小,腺體密集,首選b超+CDFI篩查。第二種:醫生觸診很有經驗,通過觸診判斷是否有腫塊更準確。這種簡單的觸摸可以篩查相當多的患者。第三種:紅外乳腺掃描紅外乳腺掃描是最綠色、無副作用、用於檢查女性乳腺疾病的有效方法。乳腺診斷儀根據不同組織對紅外光吸收程度不同的原理,用紅外光瞬時掃描乳腺組織,通過專用的紅外CCD攝像機采集圖像,經計算機處理後在屏幕上顯示乳腺組織的各種病變。不同的組織變化呈現不同的圖像,根據圖像灰度的不同以及血管變化與灰度的關系,診斷出各種乳腺疾病。臨床上為醫生診斷各種乳腺疾病提供準確的依據,尤其是對乳腺癌的早期發現,是公認的最有效的手段。第四種:b超檢查當醫生懷疑乳房有腫塊時,就要做b超檢查,通過b超可以判斷腫塊的性質和位置。目前常用CDFI根據血流信號提示腫塊的良惡性分類。提示其對直徑1 cm以下的腫塊識別能力較差,對較小的腫塊可能會漏診。第五:鉬靶X線檢查,是目前初步判斷乳腺癌最準確的方法,能得到清晰的圖像,能檢出壹些觸診難以發現的微小腫瘤芽,但費用比b超檢查高。如前所述,鉬靶X線檢查更適合歐美人及其他乳房較大的女性。提示:建議40歲以上或有高危因素(如乳腺癌家族史、原位癌等)的女性。)應每年定期進行鉬靶檢查。第六種:細胞學穿刺檢查很多人都不熟悉。張磷介紹,乳腺鉬靶攝影時,乳房內的腫塊或囊腫可能與增生腺體重疊,無法清晰顯示;還有其他類似乳腺癌的病變,如囊腫和纖維腺瘤,在乳房x光片上非常相似,很難區分。需要診斷性穿刺來確定病變的性質。方法是在直視下準確進行細針穿刺(肌內註射7號針),良惡性腫瘤定性鑒別率可達90%以上。提示:適用於b超檢查和鉬靶X線檢查後的診斷。有人擔心穿刺會不會導致腫瘤轉移,目前還沒有病例報道。考慮到細胞學穿刺的缺陷(無法觀察組織支架的結構、檢查符合率低、對操作者經驗要求高、潛在的“針植入”風險等。),目前壹些大型專科醫院多采用切除活檢,為改良根治術做準備。乳腺癌根治術的方式
臨床診斷
病史詢問:腫塊往往是乳腺癌患者的首發癥狀。要問清楚時間,位置,大小,生長速度,有沒有疼,乳頭糜爛,流膿的時間和性質,腋下有沒有腫塊。
檢驗方法
壹:乳腺攝影乳腺攝影是壹種無創的方法。西門子-ElemaAB乳腺x光機操作簡單,其乳腺平片圖像清晰,層次豐富,信息量大,對於乳腺疾病的普查,尤其是乳腺癌早期具有重要意義。二:紅外乳腺掃描紅外乳腺掃描是最綠色、無副作用、檢測女性乳腺疾病的有效方法。使用恒康葉巍公司的KJ-1002乳腺診斷儀,通過紅外線掃描乳腺組織,用專用的紅外CCD攝像機采集圖像。經過計算機處理後,乳腺組織的各種病變顯示在屏幕上,不同的組織變化呈現出不同的圖像。根據圖像灰度的不同和血管變化與灰度的關系,診斷各種乳腺疾病。臨床上為醫生診斷各種乳腺疾病提供準確的依據,尤其是對乳腺癌的早期發現,是公認的最有效的手段。3.活檢方法腫塊切除:將乳房內的整個腫塊或可疑組織切除,進行病理檢查。活檢:從腫塊或可疑組織上切下壹些組織進行檢查。細針穿刺:用很細的針從腫塊、可疑組織或積液中提取壹些組織和細胞進行檢查。其他如乳頭溢液,可做乳頭溢液塗片細胞學檢查,乳頭糜爛刮片或印片細胞學檢查四:雌孕激素受體測定乳腺腫瘤切除後,測定腫瘤內雌孕激素受體水平。如果受體水平高,說明腫瘤對三苯氧胺等內分泌治療敏感有效。五:超聲成像超聲成像是無創的。壹般b超是乳腺增生的首選檢查方法,簡單,準確,可重復使用。六:乳腺導管內窺鏡檢查。乳腺導管內窺鏡可以直接觀察乳頭溢液患者乳腺導管上皮和導管腔的情況,大大提高了乳頭溢液患者病因診斷的準確性,為病變導管的準確定位和手術治療提供了極大的幫助。乳腺導管內鏡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伴有乳頭溢液的導管內癌,尤其是鉬靶X線檢查無鈣化的導管內癌患者。
自校驗
1.觀察皮膚有無潰爛或凹陷,乳頭有無前側分泌物。2.舉起雙手,觀察乳房是否凹陷。並從正面和側面觀察乳房的形狀。3.除了旋轉和公轉的方法,還可以用水平方向從外到內觸摸乳房。4.用拇指和小指以外的三個手指廣泛地觸摸乳房。乳房可以看作太陽,手指以地球自轉公轉的方式運動。5.右手放下,左手放在腋下,看能不能摸到淋巴結。抓住乳頭,檢查分泌物。檢查:脫去上衣,在強光下對著鏡子做雙側乳房檢查:雙臂下垂,觀察兩側乳房的弧形輪廓是否有變化,是否在同壹高度,乳頭、乳暈皮膚有無脫皮或糜爛,乳頭有無隆起或回縮,然後雙手叉腰繼續觀察上述變化。觸診:取站立位或仰臥位,左手置於腦後,右手檢查左乳房。手指應該並攏,從乳房頂部順時針移動進行檢查。按頂、底、底、頂、腋的順序檢查系統有無腫塊。註意不要漏掉任何壹個部位,也不要用指尖按壓或擠壓。檢查乳房後,用食指和中指輕輕擠壓乳頭,觀察是否有血性分泌物。
病理檢查:首先從全面檢查開始,註意胸、腹、盆腔的轉移,然後檢查乳腺。月經後9 ~ 11天是乳腺檢查的最佳時間。此時雌激素對乳腺的影響最小,乳腺處於相對靜止的狀態,容易發現病變。先檢查健側,再檢查患側。目測:註意兩側乳房是否對稱,外觀是否異常,皮膚是否有炎癥性改變和橘皮水腫。觸診:檢查時,將五指並攏,用指腹和手掌前半部在乳房上平觸。檢查左側時,用右手,用左手。不要捏他們。為了避免遺漏,觸摸順序是從內頂部到內底部、外底部、外頂部和乳暈區域。壓迫乳暈,是否有溢液排出及其性質。檢查鎖骨上、下和腋窩淋巴結。超聲影像檢查:超聲影像檢查可清楚了解乳腺組織形態、邊界、有無腫瘤、大小、形態及性質(囊性或實性),為鑒別良惡性腫瘤提供可靠依據。30歲時超聲檢查診斷乳腺癌的準確率為80% ~ 85%。腫瘤向周圍組織浸潤形成的強回聲帶、正常乳腺結構被破壞、腫瘤上方局部皮膚增厚或凹陷等圖像,都是診斷乳腺癌的重要參考指標。超聲檢查無創,可重復使用。熱成像檢查:圖像用於顯示體表的溫度分布。因為癌細胞快速增殖,血管增多,腫瘤表面溫度升高,即對應的體表溫度高於周圍組織,利用這種差異可以做出診斷。但這種診斷方法缺乏準確的影像標準,異常熱位置與腫瘤不對應,診斷符合率差,所以近年來越來越少使用。CT檢查:可用於定位活檢前不可觸及的乳腺病變,診斷乳腺癌術前分期,檢查後區、腋區、乳內淋巴結有無腫大,有助於制定治療方案。腫瘤標誌物的檢查:腫瘤細胞在癌變過程中,產生、分泌並直接釋放細胞組織成分,以抗原、酶、激素或代謝產物的形式存在於腫瘤細胞或宿主體液中。這種物質被稱為腫瘤標誌物。檢查方法包括癌胚抗原(CEA)、鐵蛋白和單克隆抗體。活檢:乳腺癌的診斷必須在治療開始前確定。雖然目前的檢查方法很多,但只有活檢獲得的病理結果才能成為陽性診斷的唯壹依據。①針吸活檢:該方法簡單、快速、安全,可替代部分組織冰凍切片,陽性率高達80% ~ 90%,可用於癌癥篩查。如果臨床診斷為惡性,細胞學報告為良性或可疑癌癥,則需要進行手術活檢來確診。②活檢:這種方法壹般不推薦,因為容易促進癌癥的擴散。只有在癌癥晚期,才可以考慮確定病理類型。③切除活檢:當懷疑惡性腫瘤時,切除腫瘤及其周圍壹定範圍的組織稱為切除活檢,壹般要求離腫瘤邊緣至少1 cm,盡可能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