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冬天,
手腳像掉進了冰窟,
每天,從起床開始,他們的體溫就直線下降。
盡管穿了厚厚的衣服,還是無濟於事。
追根究底,跟妳的血管問題有關系。
也讓身體“陽虛”的問題浮出水面。
當然,這可能只是輕微的雷諾氏綜合癥,
疾病的根源是什麽?
那我們就來看看各個學科的專家聚在壹起咨詢“手腳冰涼”吧。
給被折磨的手腳壹個說法!
PART1:著名中醫說:
“中醫理論裏有壹句話叫陽虛寒,陰虛寒。”陽虛則寒”,指的是當陽虛導致氣虛時,氣血不能溫暖臟腑和四肢,很多手腳冰涼的患者就是由此而來。‘陰寒’,就是寒邪侵入體內,寒濕阻礙,陰寒內盛,也是容易手腳冰涼的誘因。”——趙(上海市中醫院中醫科主任)
●妳屬於哪種「陽虛」?
陽虛是手腳冰涼的重要原因。趙主任指出,心陽虛、脾陽虛、或腎陽虛的癥狀都有“形寒肢冷”的表現那麽,如何判斷妳的手腳冰涼是不是臟腑“陽虛”所致呢?
1,心陽虛
癥狀:除了畏寒肢冷,還會出現心悸、心悸,容易出汗、胸悶。
對癥下藥(強心壯陽):附子12g,黨參15g,白術12g,幹姜6-9g。
2.脾陽虛
癥狀:四肢沈重、乏力、畏寒、腹瀉、面色蒼白、腹脹、食欲不振等。
對癥藥(溫中健脾):附子12g,白術12g,白芍12g,茯苓12g,幹姜6g。
3、腎陽虛:
癥狀:四肢不溫,腰膝酸軟,精神萎靡,氣短氣短,浮腫等。
病方(溫補腎陽):附子12g、桔梗12g、生地18g、山茱萸12g、茯苓15g、澤瀉15g、牡丹皮9g。
不要以為手腳冰涼是陽虛的專利。其實熱也能讓四肢涼快。——周(臺灣省醫學院附屬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
●病因不僅僅是陽虛。
漢代名醫張仲景的《傷寒論》中有兩句話:“遇厥手足寒也。”“凡是驚呆了,陰陽不和,就是‘驚呆’了。”表示手腳冰涼稱為“暈厥”,並解釋了手腳冰涼的發病機理。陽患四肢之氣,陰患五臟之氣。陰陽相遇,人就會神采奕奕。如果兩氣不能相遇,就會造成“暈厥”。其成因可以是多方面的,不僅僅是“陽虛”。
1,肝氣郁結(肝氣受抑,而不能外達,以致手腳冰涼)
癥狀:胸悶、腹脹、雙肋疼痛、抑郁,伴有手腳冰涼、舌苔白。
對癥下藥(疏肝解郁,促進楊琪):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實、甘草。
2、熱毒陰險(熱毒無法在體內滲透,所以四肢冰冷)
癥狀:煩躁,口渴,舌紅苔黃,便秘,腹脹。
對癥下藥:用承氣湯(大黃、厚樸、枳實)通便。如果便秘不嚴重,用白虎湯(石膏30g,知母9g,甘草3g,粳米6g)。
3、脾胃虛寒(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脾胃虛弱,楊燦不達四肢)
癥狀:精神萎靡,面色萎黃,食欲不振,舌淡,脈弱。
對癥下藥:理中湯(人參65438+幹姜、炙甘草、白術各00g)或香砂六君子湯(人參3g、白術6g、甘草2g、陳皮2.5g、半夏3g、砂仁2.5g、木香2g)。
4、血虛寒凝(本身就有貧血問題,又受寒邪侵襲,血液循環變慢,會造成手腳冰涼。)
癥狀: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四肢麻木,全身疼痛,女性月經量少,面色暗沈。
對癥下藥:養血散寒用當歸四逆湯(當歸12g、桂枝9g、白芍9g、阿莎麗3g、炙甘草6g、通草6g、大棗10),無寒邪感染用四物湯(當歸、川芎、白芍、生地)。
第二部分:皮膚科醫生和血管外科醫生說:
在冬天,大家都容易感到寒冷,但是如果氣溫稍有下降,妳的手腳就會變得發白發紫,甚至有刺痛感和麻木感,那麽妳極有可能患有雷諾氏綜合癥。——文海(常征醫院皮膚科主任)
動脈硬化閉塞癥和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早期會出現“雷諾綜合征”。壹旦出現這種現象並伴有間歇性跛行,壹定要去醫院確診。如果治療太晚,只會帶來截肢的嚴重後果。
——何元祥(長征醫院血管主治外科醫生)
妳患有雷諾綜合癥嗎?
“雷諾氏綜合征”是指四肢動脈和小動脈的陣發性收縮,常表現為手指和腳趾皮膚蒼白、發藍、潮紅,並伴有刺痛感和麻木感,呈間歇性變化。
如何判斷自己是正常怕冷還是患有雷諾氏綜合癥?文海主任告訴我們壹個簡單的測試方法:冬天用冷水洗手,壹般人四分鐘左右就能慢慢恢復手的紅潤。如果妳患有雷諾氏綜合癥,妳的手指會壹直蒼白,因為血管在受到寒冷刺激後長時間處於收縮狀態,然後手指會因血管痙攣和過度擴張而變紫,最後恢復正常潮紅。
沒關系?
如果雷諾氏綜合征比較輕微,就不用看醫生了。但文主任指出,這種病分兩種。壹種是原發性疾病,稱為雷諾氏病,80%發生在女性。發病原因至今不明,與家族史和內分泌失調有關。部分患者會出現血液變化,發病時皮膚會出現對稱性蒼白、發紺、潮紅。
備受關註的其實是壹種“雷諾氏綜合征”,它和“雷諾氏病”最大的區別在於它的癥狀是不對稱的。通常發生在50歲以下的人群,尤其是女性。起初,它往往局限於壹個或兩個手指。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發熱、乏力、消瘦的癥狀,嚴重者會出現指尖潰瘍、手指皮膚壞死。
雷諾綜合征的疾病不是原發疾病,但往往是壹些血液系統疾病、內分泌疾病和神經系統疾病的首發癥狀,也可能是慢性閉塞性動脈疾病、風濕病和免疫系統功能改變的表現。何元祥醫生提到,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動脈硬化閉塞癥、大動脈炎的最初表現是“雷諾綜合征”。此外,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皮肌炎、硬皮病等早期癥狀都有“雷諾綜合征”。
這些疾病中的許多都有嚴重的後果。何醫生指出,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和動脈硬化閉塞癥最壞的結果是截肢;溫主任還告訴我們,和硬皮病壹樣,全身皮膚最終會變得僵硬,吞咽困難,肺纖維化,嚴重的皮肌炎還會伴有腫瘤,紅斑狼瘡的危害不言而喻。因此,兩位專家提醒,如果有雷諾綜合征,壹定不能忽視,壹定要去醫院確診,排除其他原發病的可能。
●妳該怎麽辦?
醫生壹般用利血平和擴血管藥治療,中醫會選擇活血化瘀的藥。但最重要的是妳在生活中應該如何保護自己脆弱的手腳。有壹些專家的忠告是必須要聽的:
1,不抽煙(包括二手煙)。香煙會收縮手指和腳趾的血管,減緩血液循環。這對雷諾氏病患者的影響尤其嚴重。
2.不要喝咖啡或含咖啡因的飲料。它們會壓迫血管,幹擾正常的血液循環。
3.不要挨餓。寒冷和饑餓密切相關。沒有及時的能量補充,身體在寒冷的冬天很難保暖。
4、養成良好的保暖習慣,除了多加衣服,給手腳特別的溫暖,還可以通過泡熱水來訓練自己的抗寒能力。
小貼士:熱水浸泡,訓練抗寒能力。
這是馬薩諸塞州軍事部環境醫學研究所的默裏·哈姆萊特博士訓練士兵的好方法:首先坐在溫度適宜的房間裏,用40-42攝氏度的溫水浸泡雙手2-5分鐘,然後在寒冷的天氣到室外用同樣溫度的水浸泡雙手65,438+00分鐘,然後回到室內用溫水浸泡雙手2-5分鐘。我們知道,寒冷的環境通常會使血管末梢收縮,而溫水會使血管末梢張開。當妳在寒冷的環境下反復讓血管打開時,其實是在有效地訓練妳的手抵抗血管的收縮反應。經過50次訓練,妳的手可以更容易抵禦寒冷的襲擊。
按摩專家說:
人體內有壹些相關的穴位,對刺激陽氣、治療手腳冰涼有關鍵作用。其中包括手臂上的曲池、列確,手背上的合谷,肚臍下的氣海,大腿內側的雪海,小腿外側的足三裏,腳踝上的三陰交,腳底上的湧泉。——上海華東醫院推拿科副主任醫師朱鼎成
朱鼎成主任告訴記者,其實在著名的中醫經典《千金方耀》和道家經典《道藏》中,已經有了通過推拿按摩治療手腳冰涼的方法,值得效仿。
中醫認為,大多數手腳冰涼的關鍵在於陽氣不足,氣血失調,陰陽失調。於是,朱主任研發了壹套治療手腳冰涼的按摩操,簡單易行,在辦公室隨時可以操作。
●手:
STEP1:摸手臂——疏通陰陽經絡
如何:從手掌內側向上摸,至手臂與肩膀的交界處,再從手臂外側向下摸至手指,連續三次。然後摸另壹只手臂。女人應該先摸右臂,男人應該先摸左臂。後面的動作也遵循“男左女右”的原則。
原因:手臂上有三條陰經(在手臂內側)和陽經(在手臂外側)。從上到下摸手臂。
就是疏通陰陽經絡,解決陰陽不和。
第二步:拍打妳的手臂——將血液輸送到妳的手掌。
如何:從肩部的俞穴(手臂與肩相接的凹陷處)開始,自上而下拍打手臂,重復三次。註意方向是從上到下,不要來回拍打。
原因:血液被輸送到前臂和手指,以促進氣血的流動。所以,跳動的時候不要忘了用意念的力量,不斷告訴自己:“血液正在湧向手掌和手指……”。
第三步:按摩六個穴位——激活經絡之氣
如何:按摩“曲池”穴(肘部彎曲時交線末端)20次,“列確”穴(橈骨莖突上方)20次,“合谷”穴(虎口處)20次,“內關”、“外關”穴(“內關”在手腕橫線上兩寸,前臂。
原因:這些穴位是位於三陰經和陽經上的重要穴位。按摩它們可以調節陰陽。特別是陽氣最高的大腸經上的“曲池”和“合谷穴”,是刺激陽氣的關鍵穴位。
第四步:捏指關節、搓手、握手——增加手掌和手指的血液循環,促進血液循環。
如何:按摩揉捏指關節,從小指、無名指依次到大拇指,然後搓雙手的手背和手掌,最後做投擲動作。
原因:十指與臟腑功能密切相關。小指主腎,無名指主肺(所以經常咳嗽的人要多按摩無名指),中指主心,食指主肝,拇指主脾。因此,按摩手指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還能調節臟腑陰陽失衡,從根本上治療手腳冰涼。切割可以幫助血液流向手指。
●英尺:
STEP1:先打“石豐”穴,再打大腿子。——激活下肢陽氣,運化足部血液。
如何:拍打“石豐”穴200次(垂懸肘,中指指尖下),然後自上而下拍打大腿和小腿三次,先拍打外側,再拍打內側。
為什麽:“石豐”穴是腿部陽經——足少陽膽經上的重要穴位,敲擊它可以激活下肢的陽氣。打大腿腳的目的是把血液輸送到腳部,促進血液循環。
第二步:按摩四個穴位——調節陰陽失調
如何:按摩“血海”穴(屈膝,髕骨基內端2寸)、“三陰交穴”(內踝尖端上方3寸,小腿內側)、“足三裏”穴(膝下3寸,小腿外側)各20次,按壓或揉“湧泉穴”100。
原因:“血海”穴位於足太陰脾經上,是治療內分泌失調、調節氣血平衡的穴位;“三陰交穴”是三陰經交匯處的壹個非常重要的穴位。中醫中常按摩“三陰交穴”,治療失眠、月經失調等疾病。至於“湧泉穴”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在中醫裏,腳的這個點叫做“接地氣”的樞紐。按壓它可以調理氣血,治療失眠。
第三步:扭動腳趾——促進血液循環
如何:試著像擰水龍頭壹樣擰腳趾,直到熱為止,也是從小腳趾到大腳趾,然後轉動腳踝10-20次。
為什麽:促進血液循環,活動關節。
●田單:
中醫有“氣屬腹”之說,其中蘊含著身體的真氣。有壹個掌管氣血的關鍵點叫“氣海”,位於肚臍下壹寸半。雙手合十放在這裏(女方右手向下,男方左手向下),分別順時針和逆時針旋轉60次,然後放在這裏,深呼吸三次。
最後,朱主任特別提醒,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避免過度焦慮。因為焦慮導致“火”氣上行,而“火”氣集中在頭部,所以無法到達四肢。所以另壹方面,放松自己也是防止手腳冰涼的秘訣。
第四部分:營養專家說:
營養專家說:營養是健康的物質基礎,食物是人體動力的源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代謝產生的能量是維持體溫的直接能量。饑寒交迫,飽而不寒,每個人都可能有這種經歷。所以飲食營養對保溫極其重要。藥補不如食補。在選擇食物的時候,可以選擇高能量的食物,也就是動物性食物可以用的比較合適;也可以多選擇擴張血管的食物。——蔡東聯(上海長海醫院營養科主任)
●保持身體溫暖的食物。
冬天不僅僅是熱湯。吃牛羊肉和辣椒可以保暖。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食物可以讓妳的手腳不涼:
塊根類蔬菜,如芋頭、紅薯、胡蘿蔔等。
富含鐵的食物。手腳冰涼的人很多都有貧血,所以補鐵很重要。多吃紅肉、肝臟、蘋果、菠菜、紅棗、枸杞等。
多服用維生素E,維生素E可以擴張末梢血管,對末梢血液循環通暢很有幫助。記得長期服用,至少3個月以上,每天必須服用210-250IU。含維生素E的食物有植物油、大豆及其制品、綠豆、紅小豆、黑芝麻、核桃等。
煙酸,含煙酸的食物,對穩定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很有幫助,還能擴張末梢血管。如果大量服用,甚至會讓妳的臉變得又紅又熱。煙酸存在於動物肝臟、雞蛋、牛奶、全麥制品、芝麻、蘑菇和花生中。多吃點也不錯。
●四個美味的暖身鍋
營養專家推薦幾款能帶來貼心溫暖的美味湯鍋。周末沒事的時候給自己來個暖鍋。哪裏怕寒風肆虐?
1,當歸羊肉湯
材料:黃芪25克,羊肉500克,蔥、姜、料酒、味精、鹽。
產量:1。羊肉洗凈,切成小塊。
2.當歸、黃芪洗凈,用紗布包好。
3.將羊肉塊放入鍋中,加入壹些水。然後把藥袋和蔥、姜、鹽、料酒壹起放入鍋中,放在武火上燒開,再用文火煨至羊肉熟爛。
溫馨提醒:這是治手腳冰涼的“王牌湯”,但切記不要吃太多,尤其是幹燥的秋季,容易上火。
2、黑木耳鯧魚湯
材料:1鯧魚和10g黑木耳。
制作:1,黑木耳泡發洗凈。
2、鯧魚去內臟,洗凈。
3.用油加熱炒鍋,稍微煎壹下魚。
4.將魚煎至皮色微黃,加入料酒、姜、鹽、黑木耳和水,中火煮15分鐘,加入味精和蔥花略煮。
溫馨提醒:這是壹款通過養胃益氣來滋養氣血的湯。所以胃口不好,消化不良的人都要試試。
3、人參鴿子湯
材料:鴿子1只,黨參25g,當歸12g,調料適量。
制作:1,鴿子脫毛和內臟。
2.將中藥洗凈,用紗布包好。
3.將鴿子和藥袋壹起放入鍋中,加水至鴿肉熟透。然後取出藥袋,加入調料,放入湯碗中。
溫馨提醒:如果妳除了手腳冰涼,還總是無精打采,面色不好,舌頭上還有牙印,那麽試試這個湯鍋就對了。
4.豬蹄花生棗湯
材料:豬蹄2只,花生50g(連衣),大棗10,調料適量。
制作:1,洗凈的花生,大棗,豬蹄。
2.將豬蹄、花生、大棗壹起放入鍋中,加水煮至熟,加入調料。
溫馨提醒:既健脾胃,又養血。如果有貧血,壹定要多喝。
第五部分:國外心理療法——生物反饋法(1P)
國外流行壹種“增加手腳溫度”的方法來驅散寒意。它利用人體神經系統的緊張程度影響皮膚溫度的原理,因為人越緊張,手腳等周圍組織的溫度越低;相反,壹個人越放松,人體周圍組織的溫度就越高。提高手溫的方法,通過測試手溫,幫助人們了解自身的緊張程度對手溫的影響,從而有效地放松自己,調節手溫。
測試時,將體溫計貼在中指上,在室溫21-23攝氏度下讀取溫度,就知道自己的手溫隨著張力的變化而變化。壹旦手溫降低,就說明妳的緊張感增加了,要給自己做放松訓練。
放松方法:
放松的方式有很多。建議妳都試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這些方法的關鍵是集中註意力,深度放松。
深呼吸:最常用也是最古老的放松方法。采用腹式呼吸,註意呼氣要慢,時間要比吸氣長。
肌肉緊張法:盡量收緊肌肉,然後完全放松。收緊肌肉後得到的放松感,就像娛樂後得到的放松感壹樣。
想象:想象自己在壹個平和、溫暖、安靜的環境中(比如躺在美麗的沙灘上,享受冬日溫暖的陽光),達到壹種放松的狀態。
音樂放松法:音樂具有無限的心理治療潛力。有些人只要坐在舒適的椅子上,聽自己喜歡的輕音樂,就能提高手部溫度。
自我暗示:用積極的語言進行自我暗示。比如妳可以對自己說:我感覺很輕松;我的手越來越暖和;我能感覺到血液流入我的手指等等。這個方法非常簡單,幾乎適用於所有人。
專註力法:在專註力訓練中,妳需要想象妳的身體裏有壹個內在空間。可想而知,兩眼之間是有空隙的;想象妳的手指充滿了空間。每次想到壹個地方,就把註意力集中在這個地方,保持十秒鐘。
壹旦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就要每天做壹次放松練習。為了達到最大的效果,妳需要把妳的手溫提高到35攝氏度左右,每次練習時保持五分鐘。熟練練習暖手後,就可以練習暖腳了。每天堅持,簡單的方法就能讓手腳變得溫暖靈活。
溫馨提示:暖腳運動註意事項:
1,提高腳的溫度比提高師傅的溫度難多了。尤其是冬天,腳的溫度比手低很多。所以做暖腳運動時,室內溫度至少要保持在33攝氏度左右。
2.將體溫計放在第壹或第二個腳趾上,練習時用毯子蓋住雙腳。
3.全身放松後,重點放松下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