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間皮瘤是胸膜的原發性腫瘤,起源於胸膜的四個部分:臟層、壁層、縱隔或膈。國外發病率高於國內,分別為0.07 ~ 0.11%和0.04%。死亡率占全球所有腫瘤不到1%。近年來有明顯的上升趨勢。50歲以上,男女比例為2:1。與石棉接觸有關。惡性型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
臨床表現為1。局限型患者運動後可無明顯不適或僅有胸痛和氣短。
2.彌漫型患者胸痛嚴重,呼吸急促,消瘦。
3.患側胸部活動受限,飽滿,叩診發聲,呼吸音降低或消失。
4.可能有鎖骨上窩和腋窩淋巴結腫大。
診斷依據是1。胸痛、氣短、消瘦等癥狀。
2.胸腔積液和胸膜增厚的跡象。
3.胸片或胸部CT顯示胸膜結節影。
4.胸腔鏡檢查可顯示結節,可活動組織可鉗夾,明確病因診斷。
4治療原則:局限型患者應首選手術治療,彌漫型患者可手術加化療。
用藥原則1。胸痛患者應使用解痛定、吲哚美辛、杜冷丁等。
2.阿黴素是治療該病的有效藥物,常與順鉑、絲裂黴素、環磷酰胺、甲氨蝶呤聯合使用。
3.幹擾素-γ和白細胞介素作為輔助治療措施。
4.對於胸腔積液,可用滑石粉和四環素進行胸膜粘連。
6.胸片和胸水的輔助檢查是本病的主要篩查檢查。做胸部CT或者核磁共振;盡可能多;胸腔鏡活檢可用於診斷該病。
7功效評價1。治愈:癥狀和體征基本消失,間皮瘤消失或手術切除。
2.改善:癥狀體征有所改善,胸腔積液明顯減少,間皮瘤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