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蚊誤區的解釋——忌滅蚊;
壹名女子拍了拍皮膚上的壹只蚊子,被拍碎的蚊子碎片打在皮膚上,造成感染。雖然蚊子傳播很多疾病,但人是否得病取決於兩個因素:壹是病毒的毒力和數量;二是人體抵抗力的強弱當人體抵抗力強,病毒弱的時候,病毒就會被消滅。
反之,人有病。大多數蚊媒疾病的病原體都要先進入蚊子體內增殖發育,再通過唾液釋放出來,才能感染人,這是病原體自然循環中不可或缺的環節。
擴展數據:
徹底滅蚊——不會破壞生態平衡;
在其他地方,蚊子真的不作為生物鏈的必要環節出現,可以簡單替代;在許多情況下,會有壹種競爭性的昆蟲願意取代蚊子的生態位。壹只以50%蚊子和50%飛蛾為食的青蛙,會愛上只吃飛蛾,如果可以吃的飛蛾數量可以翻倍的話。
但必須承認,當計算失敗時,蚊子的滅絕可能會導致壹些食肉魚類或鳥類的滅絕,從而導致當地生態系統的波浪式循環。不變的是,蚊子並不真正控制任何種群,所以不可能看到任何受這種普通蚊子種群限制的危險物種的爆發。
6月14,10,《自然-通訊》發表了壹篇研究論文,公開描述了這種用於控制蚊子種群的“性別扭曲”方法。這個想法60年前就出來了,但是直到現在也沒有第壹次論證成功。
在這項研究中,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與美國和意大利同行合作,他們試圖向瘧疾的主要傳播媒介岡比亞按蚊體內註射壹種“核酸內切酶”,以“切割”並破壞蚊子X染色體中的DNA,使這些蚊子只能繁殖雄性後代。
百度百科-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