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肺炎吃什麽中藥?

肺炎吃什麽中藥?

方1紫蘇方

{處方組成}紫蘇子30克,萊菔子20克,白芥子20克,五味子10克,陳皮15克,半夏10克,茯苓30克,枳實10克,前胡10克,桂枝6克。水煎服兩次,每日1劑量,分兩次服於早晨。

{方劑來源}來自河南中醫雜誌1985,(3): 25

方2清肺化痰健脾湯

{處方組成}魚腥草30g、黃芩9g、薏苡仁30g、貝母9g、杏仁9g、桑白皮15g、丹參15g、茯苓12g、炒白術12g、桔梗6g、甘草6g。服湯劑,每日1劑,早晚兩次。

{功效}清熱化痰,止咳平喘。

{適應癥}慢性支氣管炎繼發感染,咳嗽、哮喘、發熱、咯黃痰。

{方劑來源}摘自浙江中醫雜誌1986,(1)。

方3新潤止咳湯

(處方組成)半夏6克,細辛3克,生姜5克,制遠誌6克,麥冬10克,制馬兜鈴10克,制枇杷12克,五味子6克,制瓜蔞15克,天竺黃10克。

{功效}辛溫散寒,甘涼清熱。

{適應癥}慢性支氣管炎,經常幹咳,喉癢無痰。

{方劑來源}摘自吉林中醫雜誌1993,(1)

方4熊膽湯

(處方組成)川芎6克,桃仁10克,丹參10克,紫菀10克,補骨脂10克,半夏10克。服湯劑,每日1劑,早晚兩次。

{功效}溫脾腎,活血化痰。

{主治}慢性支氣管炎,咳喘痰多,不能平臥,胸悶。

{方劑來源}摘自《新中醫》雜誌1997,(2)

第5方特別建議

{處方組成}重樓15g黃芩15g全瓜萎15g馬兜鈴果15g石韋15g廣東地龍15g穿龍薯蕷15g百部15g青黛10g。

功能清熱化痰,止咳平喘。

適應癥:慢性支氣管炎。

第6方特別建議

{處方組成}五味子10 ~ 15g訶子5 ~ 10g罌粟殼5 ~ 10g白術12 ~ 30g山藥12 ~ 15g菟絲子12 ~ 20g。

功能:收斂,溫補,止咳平喘。

適應癥:慢性氣管炎。

痰濕型慢性氣管炎患者宜用白術增強健脾燥濕的能力;虛寒型患者加幹姜、附子、碎紙溫陽散寒;痰熱型加黃芩、南瓜、大黃,清肺化痰;加入百合、麥冬、生地,滋補肺腎之陰。如果妳有表證,可以去掉訶子和罌粟殼,或者減少兩者的用量。外感風寒者可加入麻黃、紫蘇;外感風溫者可加金銀花、連翹;外感濕邪者,可加藿香、紫蘇。若用於緩解期咳嗽發作前的防治,可減訶子、罌粟殼,加碎紙、人參。

藥方7特別推薦了咽喉癢和咳嗽兩個藥方。

喉嚨癢咳嗽的特點是喉嚨奇癢,壹癢就越咳越多。咳嗽點在聲門上方,胸肺無病變。患者,尤其是過敏體質者,或因粉塵、化學氣體、氣候突變等不良因素所致者,常咳嗽數月,壹般鎮咳藥物無效。

配方壹:地龍、訶子、藏橄欖、烏梅、麥冬、防風各10克,蟬蛻、五味子、射幹、遠誌各6克,沙參粉15克,每日1劑,水煎服。

配方二:僵蠶、射幹、浙貝母、紅花10g,桔梗6g,黃芪、丹參、玄參20g聲音嘶啞、口渴、舌紅、津液不足者加牛蒡子6克、蟬蛻3克、北沙參15克;胸悶乏力,舌苔薄白,舌淡者加黨參15g,白術10g,茯苓10g,水煎服,每日1劑,五天為1個療程。

除了以上的藥方外,咽喉癢、咳嗽還要吃蘿蔔、梨、蘋果等味甘潤燥的東西,可以緩解咽喉瘙癢,暫時止咳。

方8急性氣管炎和支氣管炎

處方組成:滿天,批枇杷葉、羅漢果、獨腳蓮、八角蓮、吊蓮、臭芍藥、甘草各適量。

適應癥:急性支氣管炎和支氣管炎。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壹劑。

*註:急性氣管炎和支氣管炎是由病毒和細菌感染、理化刺激、過敏等因素引起的氣管和支氣管粘膜的急性炎癥,是呼吸系統的常見病。多在寒冷季節,主要臨床癥狀為咳嗽、咳痰,伴有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咽痛、四肢酸痛。慢性支氣管炎是指反復呼吸道感染,病程在兩年以上,每年發病時間在兩個月以上。有四種癥狀:咳嗽、發炎、呼吸急促和咳痰。胸部x光顯示間質性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改變。此病屬於中醫“咳嗽”、“痰飲”、“哮證”範疇。治療要清肺化痰,健脾祛濕。(

[簡介]

咳嗽是臨床上的多發病。“雖然咳嗽多,但不外乎肺病。”肺為五臟之冠,其生理特點是“清腑之虛”,能納五臟之精,而不納五臟之濁氣;可以受自然精神的影響,但不受任何灰塵和汙染的影響;它可以承受正常的氣候變化,過度的寒冷、潮濕、炎熱和幹燥都會影響肺的功能。因此,它是“精致而骯臟”的。無論什麽原因幹擾了正常肺氣的宣發和抑制,都會引起咳嗽。也可以說,咳嗽不僅是以主證命名的壹個證,也是很多疾病中的壹個癥狀。

自明代張景嶽以來,咳嗽被明確分為外感和內傷兩種,壹直沿用至今。

外感咳嗽有感冒病史和癥狀。當然,由於外感情況不同,可分為風熱咳嗽、風寒咳嗽、幹熱咳嗽三種基本類型。風熱咳嗽痰多為黃稠;風寒咳嗽的痰多為細白,容易咳出;燥熱咳嗽壹般有咽部發癢,幹咳少痰,或有少量泡沫,或有黏糊糊的硬塊,不易咳出,甚至咳痰帶血絲。內傷咳嗽是由於其他疾病的幹擾,使肺陰虛、肺氣虛虛弱。臨床證詞不壹樣。常見的有肝火犯肺(因為肝火灼肺,精液為痰,使肺氣不能升降),肺腎陰虛(因久病陰虛,表熱不足,火虛灼肺而致咳嗽),脾失健運(水苦濁,濕濁阻肺而咳嗽),心肺氣虛(氣虛,清降難,反之亦然)。

當然,咳嗽是對肺本身的本能保護反應,因為咳嗽的振動使氣道運動,排出痰濁,有利於排除肺氣。所以咳嗽的治療原則除了止咳,還要針對病癥,所以化痰、健脾、清肝、養陰、益氣、溫腎等。可作為咳嗽的治療原則。《內經》咳嗽理論說:“五臟六腑都使人咳嗽,不只是肺。”就是這個意思。

[案例選擇]

案例壹:氣陰兩虛,肝火最易升,受外風驅使,致苦橘飲之,咳嗽氣短。有壹次他棄風清熱,氣短漸漸消退,但咳嗽哽咽,痰多有泡沫,於是火氣上升,左側頭痛,喉嚨發幹。脈細,左弦細,舌苔淡黃,舌尖紅痛。火浮上身,清上身不好。清上、化痰、潤燥刻不容緩。

沙參、紫蘇、杏仁、竹茹、蜂蜜、枯皮、貝母、白芍、白薇、紫菀、浮石、茯苓、冬瓜子。

(超崇山醫療案)

案例二:早晨痰先稠後稀,壹定是脾胃濕痰。早起往往消瘦含糖,也是因為脾胃濕熱,脾不健,非濕。蒸在肺裏是痰,賭在腸裏是導瀉。脈細滑,舌苔黃膩。治療應健脾和胃。

茯苓生冬。姜半夏冬瓜子、扁豆、橘皮、杏仁、川貝、甘草、竹子和薏苡仁。

(《金子九壹案》)

案例三:勞傷陽,健康失外護,風邪乘隙入,風惡,多汗,咳痰,口苦,食欲不振,神疲乏力。脈象緩滑,舌苔薄白,病情遷延壹個多月。顧擬加減玉屏風、桂枝湯。

炙黃芪、炙防風、白術、炙甘草、桂枝、白芍、淡杏仁、貝母、橙子、紫菀、蜂蜜、生姜、大棗。

  • 上一篇:被貓抓了怎麽辦?
  • 下一篇:用我的骨灰泡茶。白白色梔子花小說的結局。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