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沒有壹種方法或藥物有確切的療效,而且由於IBS的異質性,單壹的治療方法很難有效。治療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個體化。我們應該積極尋找和消除誘因,以減輕癥狀。治療僅限於對癥治療,藥物用於特定癥狀的緩解。對待這類患者要耐心細致,消除疑慮,取得信任和合作。
1.調整飲食,詳細了解患者的飲食習慣及其與癥狀的關系,避免敏感食物,減少產氣食物。乳制品、大豆、扁豆、卷心菜、洋蔥、葡萄幹等。是產生氣體的食物。高脂肪食物抑制胃排空,增加胃食管反流,加強餐後結腸運動。蘋果汁、梨汁和葡萄汁可能會引起腹瀉。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如麩皮)能刺激結腸運動,對改善便秘有明顯作用。
2.心理行為療法耐心地給患者講解,讓他們明白IBS本身的“良性過程”。具體包括心理治療和生物反饋治療。對於有失眠、焦慮等癥狀者,可適當給予鎮靜劑。
3.藥物治療包括解痙藥、胃腸促動力藥、消除脹氣藥和壹些特殊用途的制劑。幾種藥物適當組合,效果更佳。
(1)胃腸解痙藥:抗膽堿能藥最常用,可部分拮抗胃結腸反射,減少腸道產氣,有利於緩解餐後腹痛和排便尷尬。鈣通道阻滯劑如硝苯地平(10mg,3次/d),可減弱結腸動力,抑制胃結腸反射,對腹痛、腹瀉有壹定療效。匹維溴胺是壹種選擇性的胃腸平滑肌鈣通道拮抗劑,幾乎沒有全身副作用。
(2)胃腸動力相關藥物:洛哌丁胺,2 ~ 4 mg,每日4次,能抑制腸道蠕動,有良好的止瀉作用。多潘立酮(多潘立酮),10mg,每日3次,為多巴胺受體阻滯劑,促進胃十二指腸排空,減弱胃結腸反射。西沙必利(10mg,2 ~ 4次/d)可增加肌間神經叢節後纖維釋放乙酰膽堿,從而刺激整個胃腸運動。兩者對緩解便秘和胃脘脹滿都有效。
(3)瀉藥:通常避免使用,但對於便秘嚴重者,可短期使用。半纖維素或滲透性瀉藥是優選的。睡前服用乳果糖1.5 ~ 30 ml也有效,特別適合老年人。
(4)精神類藥物:對於有明顯精神癥狀的患者,適當給予鎮靜劑、抗抑郁藥、抗焦慮藥有幫助。通常與其他藥物聯用,壹般應從小劑量開始。
(5)消除胃腸道脹氣:二甲基矽油、藥用炭(活性炭)有消除脹氣、消泡的作用,臨床常用。
(6)腸道益生菌:部分腹瀉患者可能存在腸道菌群紊亂,應用腸道益生菌(如雙歧桿菌、地衣芽孢桿菌、乳酸桿菌等)有幫助。).
(7)其他:5-HT4受體部分激動劑替加色羅對便秘型IBS有效,可明顯改善患者腹痛癥狀。阿洛司瓊是壹種5-HT3受體拮抗劑,可有效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
(2)預後
IBS的預後非常好,癥狀本身也是良性的。目前沒有證據表明IBS患者易患其他疾病。但就癥狀治愈而言,前景並不好。許多研究證實,即使采用各種治療方法,IBS患者在1 ~ 10年後隨訪時仍有癥狀,大多數患者並未完全治愈。據報道,IBS確診後隨訪5年,僅有5%的患者癥狀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