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節壹般持續三天三夜。第壹天是“都在”,意思是迎火。這壹天,各村都要宰殺牛羊豬,用酒肉迎接火神,祭奠祖先。婦女們還會做蕎麥包子和糍粑面,外面的每個人都會回家吃團圓飯,圍著壁爐喝自制的酒,吃脫脫肉,分享喜悅和幸福。當夜幕降臨時,村子附近的人們會在老人選定的位置搭起祭壇,用傳統的方式敲擊火石點燃火焰,畢摩(祭司)會誦讀經文以祭火。
然後,在每家每戶,家族長輩從火坑裏接出蒿枝做成的火把,讓子孫從長輩手裏接過火把,先照亮家裏的每壹個角落,再來到田野和角落,用火趕走疾病和災難。最後聚集在山坡上,玩火把,唱歌跳舞,玩各種遊戲。
火把節的第二天是“杜歌”,意為贊美和贊美火,是火把節的高潮。天剛亮,男女老少就穿上節日盛裝,帶上熟肉和蕎麥包子,聚集在祭壇的聖火下,參加各種傳統節日活動。成千上萬的人聚在壹起組織賽馬、摔跤、唱歌、選美、爬桿、射擊、鬥牛、打羊、鬥雞等活動。
穿著漂亮衣服的女孩們跳起了“Doloho”。這壹天,最重要的活動是彜族家庭的選美比賽。年長的人要根據傳說中勤勞勇敢英俊的臘八形象來選擇美男子。選擇壹個像張妮·阿智壹樣善良、聰明、美麗、大方的漂亮女人。當夜晚來臨的時候,成千上萬的火把組成壹連串的火龍,從四面八方湧向同壹個地方,最後形成無數的篝火,把天空燒得通紅。
人們圍著篝火跳舞唱歌,直到深夜。場面宏大,喜氣洋洋,因此享有“東方嘉年華”的美譽。篝火快要熄滅時,壹對對青年男女悄悄地走進山坡,走進樹叢,在黃色的油傘下,撥著秦越,彈著琴弦,互訴相思之苦。因此,有人稱彜族火把節為“東方的情人節”。
在火把節的第三天,彜族人稱之為“多哈”或“杜莎”,意為送火。整個彜族火把節到此結束。夜幕降臨,晚飯後,各家各戶紛紛點燃火把,手持火把,走到約定的地點,聚在壹起,搭起火壇,舉行送火儀式,誦讀經文,向火神祈福,向祖先菩薩祈福,給兒女健康幸福,給他們壹個人間豐收的喜悅。
人們舉著火把,唱著祝福語,“燒掉瘟疫,饑餓,疾病,壹個快樂的豐收年”,祈求家園平安,六畜興旺。這時,第壹天宰殺的雞翅、雞毛會壹起焚燒,邪靈、瘟神也會被焚燒。
然後找壹塊更大的石頭,把點燃的火把和雞毛放在石頭下面,意思是鎮壓魔鬼,保持家庭興旺,莊稼豐收,牛羊肥美。最後,山上和山下的村莊和村莊的尤龍形火把聚集在壹起,燃燒成壹個大篝火,以顯示所有人團結壹致,共同抵禦自然災害。
擴展數據
壹個傳說是...
根據傳說,在古代,天空中有六個太陽和七個月亮。白天有太陽暴曬,夜晚有強光照耀,土地貧瘠,惡魔橫行,世間萬物面臨滅絕。這壹刻,彜族英雄智格阿龍射死了五個灼熱的太陽和六個皎潔的月亮,馴服了最後壹個殘存的太陽和最後壹個月亮,征服了肆虐的洪水,消滅了各種危害人間的惡魔。
然而,統治世界萬物的神恩蒂古齊看到世界如此繁榮就不滿了,於是每年派他的兒子赫拉克勒斯雷亞到世界上收取苛捐雜稅。後來,支格阿龍的家鄉出現了壹個叫黑體拉巴的彜族英雄。他既強大又聰明。壹天,黑體拉巴去山裏打獵,她的高亢的嗓音吸引了另壹座山上的牧羊姑娘張妮·阿智悠揚婉轉的歌聲。
對張妮·阿智垂涎已久的大力士斯傑拉比聽說了他們的戀情,他的心中充滿了怨恨和嫉妒。沒過多久,不忍心吃醋的斯雷比向拉巴發起挑戰並與其角力。結果在摔跤決鬥中,彜族民間英雄拉巴摔死。眾神對此大怒,他們釋放了數量壓倒壹切的昆蟲(蝗蟲)來破壞地球上成熟的莊稼。
張妮·阿智翻山越嶺,在地平線上發現了壹位受人尊敬的大畢摩(祭司)。畢摩翻閱了天書,告訴張妮·阿智:要消滅蝗蟲,妳需要使用火把。張妮阿智和黑體拉巴帶領眾人上山綁蒿桿火把,綁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燒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終於把蟲子都燒光了,莊稼得救了。?
看到這壹幕,提古茲用魔法把超負荷工作的黑體拉巴變成了壹座高山。張妮·阿智看著這壹切,傷心欲絕,在畢摩的祈禱中,她自暴自棄變成了漫山遍野的美麗的娑羅花,盛開在高山上變成了黑體的臘八。這壹天恰好是農歷6月24日。
從那時起,為了紀念這壹天,彜族人會在農歷六月二十四日以傳統的方式打火石點燃聖火,點燃火炬,到田野裏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