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辦: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用擔心。
心理因素導致女性低燒。還有壹種是低燒,常出現心動過速、頭暈、失眠、全身乏力等癥狀。大多是心理壓力後出現的,沒有其他原因。這是壹種功能性低燒,女性多於男性。這是壹種非器質性疾病引起的低熱,也叫功能性低熱。用手觸摸病人的皮膚,只是使其出現輕微發熱(溫升壹般在38℃以下),中醫稱之為“微熱”。其特點是早晨和中午前的體溫高於下午和晚上,有時還伴有多汗、乏力、食欲不振等癥狀。
功能性低燒多見於18-25歲的年輕女性。低燒有其規律性,夏季較高,並伴有食欲不振、頭暈乏力等癥狀,冬季低燒略有減輕,其他癥狀相對減輕。那是因為女性青春期出現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和失調,導致人體內的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紊亂,產熱散熱功能發生變化,出現功能性低熱。
怎麽辦:長期的心理壓力和情緒不穩定也會引起體溫中樞的紊亂,導致不明原因的持續性低燒,這種現象稱為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生活不規律、情緒低落、過度疲勞是植物神經紊亂的主要原因,所以工作忙、壓力大、性格內向的人要特別註意預防植物神經紊亂。多註意鍛煉身體,調節心情。
乳腺結核導致女性低燒。有些女性的低燒是由乳腺結核引起的。患者多為25-40歲的中年已婚女性,體溫在37.4-39.8度之間。他們經常表現出無精打采,食欲不振,面色不好。低燒的時候臉頰不紅潤,白天疲倦,盜汗,時間久了就會消瘦憔悴。
怎麽辦:如果出現上述癥狀,檢查乳房是否對稱,有無硬結,必要時咨詢醫生。
其實很多疾病都可能引起低熱,其中慢性炎癥感染引起的發熱較為常見,或者是慢性病引起的不適。尤其是持續低燒的,多是慢性炎癥引起的,炎癥下去就好了。如結核病、慢性腎盂腎炎、慢性膽道感染、慢性扁桃體炎、副鼻竇炎、中耳炎、細菌性心內膜炎、盆腔炎、慢性肝炎和遷延性肝炎。
此外,甲亢、甲亢、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非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導致低熱。此外,在許多惡性腫瘤的早期,低熱也是早期癥狀之壹,如惡性淋巴瘤、腎腫瘤、肺癌等,在癌癥早期會出現持續性低熱。
怎麽辦:對於長期低燒,應該先去醫院仔細檢查。鑒於此,不僅僅是治療發燒,還要治療癥狀。但若排除上述疾病,則可按功能性低熱等其他治療方法處理。
藥物因素導致女性低燒。在服用某些藥物的過程中也可能出現低燒。比如在服用某些抗生素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藥物熱;還有,服用魚肝油過量或維生素D中毒時,也可能出現低燒。
怎麽辦:這是菌群失調導致的感染。首先,停用抗生素,最常見的方法是及時補充正常菌群,如雙歧桿菌活菌制劑。
低燒吃布洛芬可以嗎?低燒最好不要吃布洛芬。布洛芬只有在38或者38.5以上才能用,那個藥不能經常吃。低熱是指體溫在37.3℃-38℃之間。長期低熱是指持續發熱兩周以上,不包括間歇性發熱。如果沒有其他癥狀,體溫不超過38.5℃,不建議口服退燒藥。壹般感冒引起的發燒不要超過3天。如果3天後體溫還沒有恢復正常,說明病情比較嚴重復雜,需要去醫院做詳細檢查。因此,建議患者不要口服退燒藥,多喝水進行物理降溫。
2女人低燒怎麽辦?1.冷敷如果高燒讓妳無法忍受,妳可以用冷敷來幫助降低體溫。在額頭、手腕、小腿部位敷上濕冷毛巾,其他部位用衣服蓋住。當冷敷達到體溫時,要換壹次,反復換,直到退燒。也可以把冰塊包在布袋裏,放在額頭上。
2、熱敷如果體溫不太高,可以用熱敷來退燒。用熱濕毛巾反復擦拭患者的額頭和四肢散熱,直至退燒。
但如果體溫上升到39℃以上,就不要用熱敷來退燒,而要用冷敷來防止體溫進壹步上升。
3、擦拭身體蒸發確實降溫,建議用冷自來水幫助皮膚散熱過多。雖然可以擦拭(海綿)全身,但是要特別加強壹些體溫較高的部位,比如腋窩、腹股溝等。擠出過多水分後,壹次擦壹個部位,其他部位用衣服蓋住。體溫會蒸發水分,幫助散熱。
4、洗澡有時候,洗個溫水澡是最舒服的。還能緩解發燒癥狀。寶寶要用溫水洗澡或用濕毛巾包裹寶寶,每15分鐘換壹次。
5.多喝水,補充水分。發燒時身體會出汗散熱,但發高燒時身體會因為失水過多而關閉汗腺,防止水分進壹步流失,導致身體無法散熱。解決辦法是補充液體,多喝開水和果蔬汁,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尤其是甜菜汁和胡蘿蔔汁。如果要喝番茄汁,要選擇低鈉產品。發燒期間避免固體食物,直到病情好轉。如果嘔吐不嚴重,也可以吃冰塊退燒。將果汁倒入冰盒中,冰鎮成冰塊。還可以在冰塊裏放葡萄或草莓,特別受發燒兒童的歡迎。
6.如果對適當的藥物治療感到非常不適,可以服用止痛藥。成人每4小時服用2片阿司匹林或2片撲熱息痛。撲熱息痛的好處是對它過敏的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