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
1.局部用藥
對促進潰瘍愈合和緩解局部疼痛非常有效。對於不經常發作、潰瘍較少的患者,外用藥物更合適。常用藥物有口腔潰瘍散、西瓜霜、雲南白藥散等。
漱口
用於預防和治療繼發性細菌感染,促進愈合。常用藥物有口泰漱口水、康復新液等。
3.含有化學藥片
其作用類似於漱口液,可以改善局部口腔環境,殺滅致病菌。常用藥物有華素片、草珊瑚含片、西瓜霜含片等。
提醒:以上藥物均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如果經常出現潰瘍,潰瘍面積較大,兩周內無法愈合,或者潰瘍數量較多,就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維生素C+維生素B2
當口腔潰瘍發作時,可以將維生素C或維生素B2片碾碎,敷在患處,可以加速傷口愈合。建議可以適量補充維生素,每天服用壹次維生素C和B2片。
西瓜霜粉塗於潰瘍面。
西瓜霜具有清熱瀉火、消腫止痛的功效,是治療咽喉口腔疾病的良藥。
口腔潰瘍患者可將幾片西瓜霜磨成粉末,敷在潰瘍處。每日可敷數次,2 ~ 3天潰瘍面即可痊愈。
冰片用於潰瘍面。
口腔潰瘍患者可用無菌棉簽蘸冰片,敷於潰瘍面,每日兩次。
這種療法的特點是見效快。壹般1 ~ 2天可使潰瘍面愈合。但需要註意的是,冰片辛涼,不宜頻繁使用。
桑葉法
材料:桑葉30克,枸杞皮30克,蓮子20克。
用法:將三味藥倒入鍋中,加水煎服,每日2~3次。
功效:涼血降火,抗菌消炎;可用於治療口腔潰瘍。
雲南白藥法
成分:雲南白藥粉。
使用方法:用無菌棉簽直接蘸取適量雲南白藥粉末塗於患處,每日三次,壹般連服三天。
功效:消炎,活血化瘀,促進口腔潰瘍愈合。
鮮蘆根法
材料:鮮蘆根60克,沙參15克,甘草10克。
用法:按日常方法直接煎服,每日2次。
功效:本方具有清熱瀉火、滋陰生津、消炎的功效。有利於促進口腔潰瘍的恢復。
杏仁法
材料:杏仁10克,生棗仁10克,枇杷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兩次。
功效:消炎、抗菌、鎮痛;適應癥:口腔潰瘍。
鮮藕法
材料:鮮蓮藕30克,馬齒莧30克,蜂蜜30毫升。
用法:將蓮藕節、馬齒莧洗凈,切碎,倒入沸水鍋中,放入水中煮沸半小時後,加入蜂蜜食用,1~2次,每日1次。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消腫;適用於口腔潰瘍。
鴨蛋法
材料:鴨蛋1,荷葉15g。
用法:荷葉水煎後,取出荷葉,敲入雞蛋,煮熟,有湯和鴨蛋。1~每天2次。
功效:滋陰清熱,化瘀祛濕;適用於口腔潰瘍。
綠豆法
材料:綠豆60克,芒硝40克。
用法:研磨成粉後,用溫開水沖服,每次3-5g,每日3次。
功效:本方劑具有抗菌、解毒、清熱、消腫的功效;適應癥:口腔潰瘍。
冬瓜法
材料:冬瓜100克,豆腐100克,枇杷葉10克。
用法:冬瓜去皮切片,豆腐切片,壹起倒入鍋中,加水煮熟調味。1~每天2次。
功效:清熱、消腫、止痛。適用於口腔潰瘍。
菊花法
材料:菊花3克,槐花3克,綠茶3克,冰糖6克。
用法:將前三味藥放入沸水鍋中,加水煎煮半小時,再加入冰糖攪拌均勻,煎煮10分鐘即可飲用,每日2次。
功效:散熱、瀉火、解毒、涼血;適用於口腔潰瘍。
木耳法
材料:銀耳10g,黑木耳10g,山楂10g。
用法:黑木耳洗凈切碎後,放入鍋中,水煎,喝湯吃黑木耳,1~2次,每日1次。
功效:滋陰清熱,止血化瘀;可用於治療口腔潰瘍。
苦參法
原料:生地30克,苦參20克,白茅根30克。
用法:煎服,65438+每日0~2次。
功效:清熱涼血,抗菌消炎;適應癥:口腔潰瘍。
註:本文偏方僅供指導,個人體質和病情有差異。請先咨詢主治醫生,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