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養生穴是脾經五俞穴的組合,善於調節脾臟的功能。
脾主運化,利水滲濕,濕生痰,所以銀陵泉也有很好的強身化痰作用。
陰陵泉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內髁下方凹陷處。
2.豐龍穴
這個養生穴是著名的祛痰止咳穴。說它是穴位消痰止咳之星並不為過。
為什麽?豐隆屬於足陽明胃經,是胃經的絡穴,屬於胃經,連接脾經。
脾主運化,脾虛則水濕,易積痰。對健胃和脾、祛濕化痰特別有效。
中醫常用它來治療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博豐隆很好找。它在小腿外側和外側腳踝的尖端上8英寸。
3.中脘穴
這個養生穴是腑臟的交匯點,脾胃失調、運化異常引起的各種與腑臟有關的疾病都可以用中脘治療。
治療脾虛引起的咳嗽、哮喘、痰多等肺部疾病效果極佳。
中脘既能宣肺,又能化痰,是治療打鼾的理想穴位。中脘在上腹部,肚臍上方4寸。
4.天樞穴
此養生穴位於腹部正中,距離肚臍眼中心2寸。
取穴時,從肚臍中心向左或向右量2橫指。
舒天屬於胃經,離胃比較近,所以有很好的調理胃腸道、補虛祛濕的功效,濕生痰。通過與鐘健的協同作用,可以增強治療打鼾的療效。
5.項英角
手陽明大腸經以循環的方式環繞著鼻子的下側。刺激這個經絡上的特定穴位,可以調節鼻子的血液循環,使鼻子的癥狀得到緩解和改善。
中醫提醒:寸指同體寸。壹般手指拇指關節寬度為1英寸,除拇指外的四指寬度為3英寸,與中指附近的水平指關節水平。
只需按壓按摩,每天早晚1次,按摩每個養生穴位5分鐘,按照銀陵泉舒天的順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