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炎癥。急性患者具有紅、痛、熱的特點,起病迅速,局部有壓痛。消炎後腫塊消退。慢性患者病程長,活動多,無壓痛,常位於頜下區。
(2)肺結核。可原發或繼發於腹腔的結核病竈,病程較長,腫大淋巴結呈弦狀,質中等,可活動,無壓痛,可相互粘連成團。如果發生幹酪樣壞死,就會形成瘺管。
(3)轉移性惡性腫瘤。是引起頸部淋巴結腫大的原因之壹,其原發竈多位於頭頸部。腫塊逐漸增大,質硬,活動度差,無壓痛,常為單側或雙側。鼻咽癌、扁桃體癌和喉癌常轉移至鎖骨上淋巴結,鼻、鼻竇、口腔和面部癌常侵犯頜下淋巴結,食管和癌轉移至鎖骨上淋巴結。
(4)惡性淋巴瘤。是壹種發生在淋巴網狀組織的惡性腫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無痛,進行性增大,質硬,活動性差。霍奇金淋巴瘤多為雙側,癥狀為發熱、肝脾腫大、消瘦、乏力。
頸部淋巴結腫大需要詳細的病史,仔細的臨床檢查,結合影像學檢查,積極治療病因。
頸部的診斷和治療
第壹,甲狀腺腺瘤
臨床表現
女性多,男女比例為3:1,高發年齡為20-40歲。
歲,脖子前壹個腫塊,長的很慢。偶爾,由於囊內出血,腫塊突然增大。腫塊較大時可壓迫氣管移位,但很少引起呼吸困難。腫塊多為單發,邊界清楚,表面光滑,可隨吞咽而上下移動,2.0-3.0cm。
大部分都是或大或小。
病理
1.通式
腫瘤通常為單發、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光滑,呈囊性或實性。腫瘤切片包膜完整,實性的肉質均勻,偶見鈣化。囊型可為單囊型或多囊型,囊液呈褐色或膠狀,囊壁上偶見顆粒狀乳頭狀突起。
2.金相試驗
多個單個,完整包膜,與周圍甲狀腺組織不同,相對壹致,周圍甲狀腺組織受擠壓。腫瘤細胞無異型性,包膜不被侵犯,與濾泡性腺癌不同。乳頭狀腺瘤乳頭突入囊腔,乳頭短,分支少,細胞小,形態壹致,單層排列,無異常,細胞核內無毛玻璃樣改變。與乳頭狀腺癌很難區分,需註意是否有包膜侵犯或血管、淋巴侵犯以排除惡性。
款待
主要是手術治療。鑒於甲狀腺單發結節中約10%-25%為癌,臨床上很難區分甲狀腺癌和早期癌。大多數受影響的腺葉應該被切除。
二、甲狀腺腫瘤樣疾病
結節性甲狀腺腫是雙側甲狀腺的彌漫性腫大,結節逐漸出現,常為多發,大小不壹,質硬或囊狀。巨大的腫塊可以感覺到下降,但很少有壓迫癥狀。少數病例近年來腫瘤生長迅速,甚至有壓迫癥狀,應懷疑為惡性。部分病例可伴有甲亢,大部分病例無完整包膜。結節與周圍組織相似,不擠壓周圍甲狀腺組織,結節內可見膠質、出血、鈣化。顯微鏡檢查可見濾泡大小不壹,上皮扁平,間質少。除壓迫、甲亢、癌變外,壹般不采用手術治療。
外甲狀腺
胚胎發育異常,甲狀腺下降過程受阻,腺體留在異常位置。舌甲狀腺位於盲孔內,腫塊分葉狀,表面黏膜完整,質軟。好發於舌下,腫塊在中線,常因青春期腺體肥大導致吞咽困難。99m鍀掃描有助於異位甲狀腺的診斷,並能確定正常甲狀腺能否存在。如果沒有明顯的並發癥,就不需要治療。異位甲狀腺體可發生於氣管,從聲帶下至氣管隆突。腫塊增大可引起呼吸困難、異物感、咳嗽等癥狀,並發癥需手術治療。切開氣管移除腫塊。胸腔內甲狀腺很少出現在主動脈弓、心包、膈肌等上方。它通常體積小,不產生癥狀,很少出現並發癥。
甲狀腺舌囊腫
可出現胚胎發育異常、甲狀舌管不完全變性、組織殘留、囊腫和瘺管,常見於青少年。群眾大多走中間路線。在舌骨和甲狀軟骨之間,少數在舌骨上或胸骨切跡以上。壹般2-3cm
大小囊狀,與舌骨粘連,合並感染時,自行潰爛,形成長期不愈的竇道,囊壁薄,內含甲狀腺組織,內襯鱗狀、纖毛柱狀上皮。偶爾可發生癌變,多為乳頭狀腺癌。
治療以手術為主,瘺管全部切除,包括舌骨。有時瘺口高至舌盲孔,需要高位結紮。切除不完全者易復發。
亞急性甲狀腺炎
名稱很多,又稱為肉芽腫性甲狀腺炎、結核性甲狀腺炎、病毒性甲狀腺炎。De Quer-vains亞急性甲狀腺炎,常見於20-40歲。
年齡,女。原因可能是病毒感染。發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低熱,局部疼痛,吞咽時加重,有時可擴散至耳後。檢查甲狀腺腫塊局限於壹葉,實性,表面不平整,邊界不清,常壓痛,易誤診為癌癥,核素掃描為冷結節。鏡下可見濾泡上皮破碎,大量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和漿細胞浸潤,變性膠體周圍有異物巨細胞反應,構成肉芽腫,酷似結核結節,但無幹酪樣壞死,結核桿菌可與結核相鑒別。隨著病變的發展,炎性細胞減少,纖維組織增生。該病自愈,無需治療可在數周至數月內消退,罕見(1)。
那些超過歲的人。小劑量潑尼松,10mg,每日三次,可促進病竈消失。
淋巴性甲狀腺腫
橋本甲狀腺腫
壹般認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偶爾也可以並存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大部分是中年婦女。甲狀腺緩慢進行性彌漫,呈馬蹄形,表面堅硬,有小結節。界限清晰,壹般不會有不適感。腫塊較大時,可有輕度壓迫,呼吸不暢。大部分都伴有功能低下,T3的水平。T4減少了。甲狀腺球蛋白抗體滴度升高等
探測表明99m鍀的分布壹般是稀疏的。病理檢查顯示大體形態,甲狀腺體彌漫性增大,包膜完整。橫斷面均質堅韌,顯微形態,濾泡減少變小,上皮細胞紅染,間質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常形成不同程度的淋巴濾泡和纖維化。少數病例可與惡性淋巴瘤和癌癥並存。我們醫院的數據是400。
惡性淋巴瘤4例,惡性腫瘤18例。治療以非手術治療為主,采用甲狀腺替代治療和免疫抑制治療。常用甲狀腺片40-80mg,每日2片。
時間,潑尼松5-10mg,每日3次。當出現壓迫癥狀或疑似惡性腫瘤時,可考慮手術切除甲狀腺峽部,解除壓迫或切除疑似惡性腫瘤的腺葉。
第三,甲狀腺癌
發生率
我國甲狀腺癌發病率相對較低。根據天津市腫瘤醫院流行病學研究室1993-1997的調查資料,男性年平均發病率為0.9/10。
萬,女2.2/65438+萬。
疾病的起因
1.癌基因
甲狀腺癌的發生和發展是壹個復雜的生物學過程,受不同癌基因的影響。最近,從人甲狀腺乳頭狀癌細胞中分離出PTC。
H-ras、K-ras、N-ras和C-myc、C-50s的癌基因突變形式。
然而,這些基因對甲狀腺癌細胞生長和分化各階段的調節作用尚未完全闡明。
2.致電離輻射
輻射致癌的機制是輻射誘導細胞突變並促進其生長。在致死量時,可殺死部分細胞並減少/&;
分泌並反饋到腦垂體增加了TSH的產生,從而促進了潛在惡性細胞的增殖和癌變。
3.家庭因素
在甲狀腺癌患者的家族中,壹人以上患有甲狀腺乳頭狀癌的情況很少見。
4.女性荷爾蒙
雌激素可以影響甲狀腺的生長,主要是通過促進垂體釋放TSH。近年來發現甲狀腺乳頭狀癌中存在高水平的女性激素受體,可能是與女性激素壹起的致癌因素之壹,提供了新的研究線索。
診斷
1.病理分類
主要分為4型,乳頭狀癌、濾泡狀癌、髓樣癌和未分化癌(未分化癌)。前兩種類型也被稱為分化癌。乳頭狀癌是最常見的,其次是濾泡狀癌。
2.臨床診斷
臨床觸摸甲狀腺結節時,要區分結節的性質,是單發還是多發,是單側還是雙側,結節的質地和活動度,能否侵犯周圍組織(如聲音嘶啞是喉返神經受累的表現),區域淋巴結能否腫大,對診斷有重要參考意義。
3.x射線診斷
胸部和骨骼的x線檢查,轉移瘤除外。頸部x線前側位
x線檢查,觀察腫瘤範圍,是否延伸至胸骨後,氣管是否受壓移位,狹窄,有無鈣化。大而密、完整的鈣化多為良性,小而片狀,輕而散的鈣化多為惡性。
4.CT檢查
除了觀察腫瘤的範圍、氣管受壓情況、鈣化情況,還可以發現腫瘤與頸部血管、腫大淋巴結的關系。
5.超聲波診斷
對於甲狀腺囊實性腫瘤,良惡性腫瘤,b。
超聲波檢查有助於診斷。實性腺瘤呈圓形或橢圓形,邊界清楚,有包膜。囊腺瘤內部呈均勻強回聲、等回聲或弱回聲型,囊腺瘤內部為後方強化無回聲液體暗區。囊樣腺瘤呈混合回聲型。惡性腫瘤邊緣不規則,包膜不全或無包膜,內部回聲不均,強弱不等,多為實性弱回聲,後方回聲衰減。
6.放射性核素診斷
甲狀腺組織特異性攝取131I和99mTC常用於顯示甲狀腺的位置、形狀、大小和輻射分布。這種方法有助於診斷異位甲狀腺的存在。如果發現甲狀腺外(頸部周圍,相當於頸內靜脈)有核素的集中區域,就要考慮甲狀腺癌的轉移竈,根據結節的功能狀態(熱結節、溫結節、冷結節)來判斷結節的性質是不可靠的,雖然冷結節的惡性率高。
7.細針吸取細胞學診斷
該方法簡單易操作,近年來作為甲狀腺結節的定性診斷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但由於取材方法、鑒別細胞的經驗等因素,每次報告的陽性率不同。
TNM分類和分期
根據UICC1987的修訂,國際TNM的分類和階段如下:
1.分類
t原發腫瘤
TX無法估計原發腫瘤。
在T0時沒有發現原發性腫瘤。
T1腫瘤局限於甲狀腺,直徑最大
T2腫瘤局限於甲狀腺,最大直徑為65438±0cm
T3腫瘤局限於甲狀腺,最大直徑>;4厘米.
T4腫瘤,無論大小,都在甲狀腺包膜之外。
n-區域淋巴結
NX無法估計區域淋巴結。
N0未發現區域淋巴結轉移。
N1區域淋巴結轉移。
N1a側單發或多發頸淋巴結轉移。
N1b雙側、中線或對側頸部或縱隔淋巴結轉移。
m遠處轉移
MX無法確定是否有遠傳。
M0沒有遠處轉移。
M1有遠處轉移。
第二步
乳頭狀或濾泡狀癌(45歲以下)
I period any T any N M1
第二階段,任意t,任意n
第三階段-
第四階段-
乳頭狀或濾泡狀癌(45歲或以上)
壹期T1 N0 M0
二期T2-4號M0
第三階段的任何T N1 M0
第四階段任何t任何N M1
腦樣癌
壹期T1 N0 M0
二期T2-4號M0
第三階段的任何T N1 M0
第四階段任何t任何N M1
未分化癌
所有情況,任何T,任何N和任何M,都屬於第四階段。
乳頭狀癌
乳頭狀癌常伴有濾泡狀癌,無論其含量多少,只要發現有浸潤性生長和磨玻璃核的乳頭狀癌結構,就應診斷為乳頭狀癌。
乳頭狀癌是最常見的甲狀腺癌,約占59.9%-89%,偶爾也有隱匿性微小癌,屍檢時高於臨床發病率。
病理
1.通式
隱性硬化癌竈
2.金相試驗
癌組織或乳頭狀結構,乳頭常細長,有三級分支,細胞排列緊密,呈單層或多層,立方或低柱狀,大小均勻,胞漿豐富,中性或嗜酸性,細顆粒狀,細胞核圓形或橢圓形,似毛玻璃,核分裂少見。腫瘤間質可能出現纖維化、玻璃樣變性、出血和壞死,偶爾出現砂粒體。癌組織可累及包膜,或侵犯包膜至腺體或周圍組織,或侵犯淋巴管和血管。
成長
壹般來說,這種疾病通過浸潤生長緩慢,但有些具有長期膨脹性生長。腫瘤生長的過程常引起周圍明顯的反應性纖維組織增生,並逐漸圍繞病竈形成包膜。在少數情況下,它會在囊內膨脹和生長,並長期被限制在囊內。此外,癌組織侵入包膜並聚集成束,無彌漫性浸潤。多數呈彌漫性浸潤生長,病變與正常組織無分界。
4.多個癌癥病竈
早就認識到甲狀腺乳頭狀癌有多個病竈,但檢查方法不同,報道的發病率也不同。曾有報道單側甲狀腺癌行甲狀腺全切除術,連續切片檢查結果顯示75%的標本可發現多個癌竈,多個癌竈的發生仍有爭議。
擴展
該病雖有分化,但多發生頸淋巴結轉移。選擇性頸淋巴結清掃後,臨床不能觸及腫大淋巴結者,常規病理檢查頸淋巴結轉移率為46.0%-72.0%。原發病竈有完整包膜,包膜內淋巴結轉移率為3.6%-7.8%,腺內癌為69.5%,腺外癌為76.9%。血液轉移少。壹般為4%-8%,肺轉移最常見。
臨床表現
天津市腫瘤醫院數據顯示,患者多為女性,男女比例為1:27,年齡6-72歲,中位年齡36歲。31-40歲組患者最多,50歲以後減少。
腫瘤生長緩慢,無自覺不適,病期10個月至30個月。
在剩下的幾年裏,大約有壹半被誤診為良性。大部分腫塊為單發,少數可多發或累及對側。較小的腫瘤
堅硬堅韌,界限不清,常不同程度地與氣管固定,活動能力差。較大的腫瘤常伴有囊性變,邊界清楚,質軟,有活動。容易誤診為囊腺瘤。晚期可累及周圍組織、氣管、食管和喉返神經,引起呼吸困難和吞咽困難。
臨床上可發現頸部淋巴結(中下頸深組)腫大,部分融合,堅硬多功能,部分囊性,約占40%
%-50%。雙頸轉移約為10%。血行轉移是罕見的,大約2%-6%的患者在首次診斷時被發現。
款待
無論原發癌還是頸部轉移癌,手術治療都是主要方法。
原發性癌癥的外科治療
當癌局限於壹個腺體時,國外有人主張甲狀腺全部或接近全部切除。但大多數人主張切除患側葉和峽部葉。兩種手術的遠期療效無統計學差異,切除患葉和峽部後不會出現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剩下的腺葉以後患癌的可能性較小,所以被廣泛使用。
當累及對側腺體時,可考慮甲狀腺全切除術。除非兩個腺體都完全受累,否則為了保存甲狀旁腺,要努力保留壹個腺體後面的上下極。
若病變累及峽部,應切除峽部及兩側相鄰氣管,1/3-1/2。
病變涉及甲狀腺以外的組織,通常涉及氣管或食管。早期侵犯多為纖維粘連,易被銳性切斷。嚴重的侵犯往往需要切除某些器官和組織,如部分受累的氣管環或食管壁。
2.頸部淋巴結轉移癌的外科治療
臨床上出現頸淋巴結轉移且原發癌可切除時,壹般主張進行甲狀腺聯合頸淋巴結切除,對於頸淋巴結陰性是否進行頸淋巴結清掃存在不同意見。少數人主張頸部淋巴結清除。也有人主張甲狀腺切除,頸部觀察,可疑轉移時手術。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主張是否根據原發癌的侵犯情況進行手術。原發癌頸部不侵犯包膜(包膜內型)的觀察當原發癌侵犯腺體或腺體外(腺體內或腺體外)時,應進行頸部淋巴結清掃。天津市腫瘤醫院資料顯示,選擇性頸淋巴結清掃術病理檢查陽性率為72.62%。
3.放射療法
甲狀腺乳腺頭癌對輻射不敏感,壹般不適合使用,尤其是作為術後輔助治療。但對於難以完全切除的殘留腫瘤或局限性骨轉移,可采用放射治療,有壹定的姑息作用。
4.131碘療法
主要用於治療分化型甲狀腺癌的遠處轉移。在治療前,進行甲狀腺全切除術以提高轉移癌的碘濃度。濾泡狀癌比乳頭狀癌更易攝入碘。
5.內分泌療法
甲狀腺素可抑制垂體前葉促甲狀腺素的分泌,從而抑制甲狀腺組織和癌組織的增殖,少數報道對晚期癌癥有壹定的姑息作用。主要用於分化型甲狀腺癌。早期和中期癌癥根治術後是否使用藥物預防復發或轉移是很難確定的。常用甲狀腺片的劑量為30-60mg,壹日三次。
預後
預後總體良好,10年無瘤生存率為100%。腺葉內切除術伴選擇性頸淋巴結清掃,10。
年無瘤生存率為96.8%,治療性宮頸清掃率為88.88%。90.62%的患者選擇了腺外手術,49.49%的患者選擇了治療性手術。原發癌的大小、浸潤程度和淋巴結轉移是影響預後的因素。
濾胞癌
約占甲狀腺癌的11.6%-15.0%,居第二位。
病理
1.通式
腫瘤大小不壹,圓形或橢圓形,無包膜,少數可見包膜,與腺瘤難以鑒別。切面肉質,棕紅色。常見的纖維化或鈣化、出血和壞死。
2.金相試驗
腫瘤細胞為輕度或中度化生,不形成乳頭,常形成濾泡或腺管或斑塊。偶爾見* * *壁卵泡,內含膠質。少數有完整包膜,組織結構類似腺瘤,但重要區別是腫瘤細胞侵入包膜和血管。低分化濾泡癌濾泡小,腫瘤細胞異形,核分裂像多,呈條狀、塊狀排列。有時可見嗜酸性粒細胞或透明細胞。如果腫瘤組織由這些細胞控制。也可稱為嗜酸性細胞癌或透明細胞癌。
臨床表現
病程長,腫瘤生長緩慢,且呈多發和單發,少數可多發或雙側,堅實堅韌,邊界不清,頸部淋巴結轉移率低,約65438±06%。血液轉移瘤相對較多。壹般報15%-19%。轉移主要是肺,其次是骨。
款待
原發癌的治療原則與乳頭狀癌相同。當頸部淋巴結出現可疑轉移時,應進行頸部淋巴結清掃。否則不會通過選擇性頸淋巴結清掃術切除。有血行轉移時,可用131碘治療,優於乳頭狀癌,也可考慮內分泌輔助治療。
預後
預後良好,但比乳頭狀癌稍差。根據我院數據,10年無病生存率為79%。腦樣癌
本病發生於甲狀腺濾泡旁細胞(即C細胞)的惡性腫瘤。屬於APUD腫瘤,主要表現為降鈣素分泌和澱粉樣蛋白產生。
此病少見,占甲狀腺的3%-10%,我院數據占5.6%。
病理
1.通式
病變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數毫米至數厘米,質實堅硬,切面呈灰色或淡紅色,包膜不完整,偶見鈣化。
2.金相試驗
癌細胞呈圓形或多角形,稍大,胞質內有嗜酸性顆粒,染色深,常見有絲分裂像。間質中有不同的澱粉樣物質。還可見鈣沈積和少量漿細胞及淋巴細胞。
臨床分類和表現
這種疾病常伴有內分泌功能紊亂的壹些癥狀。根據其不同的表現,本病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1.MEN-IIa型
這種類型多見於有家族史並發嗜鉻細胞瘤、甲狀旁腺增生或腺瘤的患者。
2.男子-IIb型
這種類型在家族性和散發性患者中均可見到,多並發嗜鉻細胞瘤和多發性粘膜神經瘤(主要在唇、舌、口咽、眼瞼結膜和胃腸道)。少數患者出現馬凡樣改變。
體型,即身材修長,肌肉發育不良,皮下脂肪少,有時合並其他骨骼異常如駝背、足弓等。
3.沒有合並男人的家庭類型
4.散發型
大概80%-90%。
頸前腫瘤往往發病較慢,病程較長,女性較多。散發型患者50歲左右,家族型(10%-20%)20歲左右。
歲左右。此病約20%-30%有腹瀉,水樣便,壹天數次至10次不等。少數患者可能有類癌綜合征,如面部潮紅和心動過速,以及庫欣綜合征。
原發癌常累及雙側腺體,局部表現與普通分化型甲狀腺癌相似。在最初診斷時,約58%+70%的頸部淋巴結轉移,約65,438+00%的雙側頸部轉移。晚期可發生肺、肝、骨轉移,我院血液轉移率為24.1%。
診斷
除了少數病例有內分泌綜合征,有其臨床特點外,大部分病例需要組織病理學診斷。
降鈣素是這種疾病的診斷標誌。它不僅對術前診斷有參考價值,而且對術後觀察降鈣素的動態變化以確定早期復發或轉移也有參考價值。血清降鈣素的正常值並不統壹,壹般認為低於0.1-0.2ng/ml,如高於0.6ng/ml。應該考慮c。
細胞增殖或髓樣癌。
款待
原發性癌癥的外科治療
臨床上原發癌位於壹葉,切除壹葉腺體和峽部,同時探查對側葉是可行的。如腫瘤累及,應切除對側葉的大部分,並註意保留甲狀腺後囊及少數上極或下極腺體,以保留甲狀旁腺。
2.頸部淋巴結的外科治療
同乳頭狀癌。
如果術前檢查確診為嗜鉻細胞瘤,應先切除,再行甲狀腺手術。
預後
壹般來說,MEN-IIb惡性程度高,預後差;MEN-IIa
最好;散發型居中,40歲以下女性預後較好。富含降鈣素的腫瘤預後良好。腹瀉是壹個預後因素。根據我院數據,10年以上無病生存率為41.4%。
未分化癌
這種癌癥約占甲狀腺癌的5%-14%,惡性度高。
病理
1.通式
壹般腫瘤較大,浸潤較廣,邊界不清,切面暗紅色,質脆,常見大塊壞死。
2.金相試驗
小細胞癌可分為致密型和彌漫型。前者癌細胞小。緊密排列,呈條狀或塊狀,有許多有絲分裂像,間質纖維組織或透明變性組織。在後者中,癌細胞是彌散的,如淋巴瘤,具有不典型的有絲分裂、較少的間質、透明變性和常見的血管侵犯。巨細胞癌,細胞大,常為多形性,有的呈梭形或帶狀。肉瘤樣,常見多核細胞,有絲分裂像比典型更常見。
臨床表現
與分化型癌癥相比,這種類型的癌癥男性更多,年齡也更大。我院信息
865438歲以上+0.5%。甲狀腺結節往往在發病前已存在多年,短時間內突然增大並迅速進展,形成雙側甲狀腺彌漫性腫塊,廣泛浸潤,堅硬固定,常引起呼吸困難、吞咽困難、聲音嘶啞。
本病常發生頸淋巴結轉移和血行轉移。根據我們的數據,前者是40.7%,後者是24%。
款待
大部分患者來就診時都是晚期,很難完全切除。呼吸困難者要爭取氣管切開,不容易,風險大。要做好充分的準備,然後放化療結合。極少數病竈較小,無明顯浸潤的病例,可行廣泛切除,輔助放化療,有時可取得姑息效果。
預後
這種疾病的預後極差,7.4%存活5年以上無瘤。
四、甲狀腺的其他惡性腫瘤
惡性淋巴瘤
甲狀腺惡性淋巴瘤多為全身播散的局部表現,真正的原發少見,常與淋巴樣甲狀腺腫並存(25%)
-77%)。偶爾會發生淋巴樣甲狀腺腫的惡性轉化。非霍奇金淋巴瘤居多,組織學上難以與小細胞未分化癌鑒別。甲狀腺腫在臨床上已常見多年,近年來加速發展。腫塊多累及兩側甚至甲狀腺外。它很難,而且界限不清。常壓迫和侵犯氣管、食管和喉返神經,引起呼吸、吞咽困難和聲音嘶啞。臨床表現類似未分化癌。
治療以放化療為主,根據情況輔助免疫治療。如果病變是小的和有限的,它可以通過葉廣診斷。呼吸困難的患者應在放化療前進行氣管切開術。局限於腺體的病變5
年存活率可達80%以上,只有38%侵入腺體。
繼發性甲狀腺腫瘤
轉移性甲狀腺癌少見,多來自乳腺癌、肺癌、皮膚癌、惡性黑色素瘤、腎癌等。
頸部神經鞘瘤
許旺氏瘤是壹種來源於神經鞘細胞(許旺細胞)的良性腫瘤,比較常見,可發生於全身,包括顱骨、椎管、周圍神經和內臟的自主神經。頭頸部是最常見的部位之壹,約占所有神經鞘瘤的10%-60%。顱內神經鞘瘤通常發生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