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兒童腸套疊的治療

兒童腸套疊的治療

小兒腸套疊非手術治療的適應癥及禁忌癥(1);

適應癥:凡病程小於48小時,全身狀況良好,無明顯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無明顯腹脹和腹膜炎者,均可進行空氣復位,復位壓力壹般控制在60~100mmHg,3個月以下嬰兒腸套疊和診斷壓力壹般小於80mmHg。

禁忌癥:①病程2天以上,全身情況較差,如嚴重脫水、精神萎靡、高熱或休克;②腹脹高,腹部壓痛明顯,肌肉緊張,疑似腹膜炎;③反復腸套疊,高度懷疑或診斷為繼發性腸套疊;④腸套疊。

腸套疊的空氣整復:使用自動壓力控制的結腸充氣器並插入Foley管。這種方法是在兒科外科和放射科醫生的密切合作下完成的。* * *註氣後可見腸套疊腫塊的各種影像,逐漸隱退至回盲部,直至完全消失。此時可聽到氣體通過的聲音,腹部中央突然隆起,可見網狀或圓形充氣回腸,說明腸套疊已復位。空氣復位率可達95%以上。

* * *在確認腸套疊已完全復位後,應進行以下觀察:①拔出球囊肛管後,排出大量有臭味的粘液和黃色糞水;②孩子很快入睡,沒有壹陣陣的哭鬧和嘔吐;③腹部平坦柔軟,摸不到原有腫塊;④口服活性炭0.5~1g,從* * *排出黑碳粉6~8小時。

(2)空氣置換的並發癥:嚴重的並發癥是結腸穿孔,透視下腹腔“閃光”,即空氣突然充滿整個腹腔,站立時可見膈下遊離氣體。把肛管拉出來,就沒有氣體從裏面排出來了。孩子呼吸困難,心跳加快,面色蒼白,病情突然惡化。應立即在劍突和臍部之間插入壹根無菌針,以排出腹腔內的氣體。

小兒腸套疊的手術指征(1): ①有非手術治療禁忌癥的病例;(2)非手術治療不能復位的病例;③小腸套疊;④繼發性腸套疊。

(2)腸套疊的手術復位

術前應糾正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禁食水,進行胃腸減壓,必要時采取退熱、吸氧、備血等措施。全麻常用於氣管插管。

上腹部的橫切口可以用於較小的嬰兒,如果通過已知的腸套疊到達回盲部,也可以使用Maxwell切口。

剖腹後暴露腸套疊包塊,檢查是否有腸壞死。如果沒有腸壞死,通過擠壓沿著結腸框架進行腸套疊。如果復位困難,可在復位前用溫生理鹽水紗布熱敷。腸套疊復位後,仔細檢查腸管有無壞死,腸壁有無破裂,腸管本身有無器質性病變。如果沒有這些體征,就切除闌尾,將腸管並入腹腔,逐層縫合腹壁。在不可復性腸壞死的情況下,應進行壞死腸段的切除和吻合。

  • 上一篇:如何快速治療貧血
  • 下一篇:四種風味食品簡介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