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24小時護理法。發燒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壹件事,尤其是寶寶。如果寶寶發育不完善,抵抗力不太好,就容易感冒發燒。寶寶發燒了家長該怎麽辦?下面我分享寶寶發燒的24小時護理方法,壹起來看看吧。
發熱嬰兒24小時護理方法1發熱嬰兒24小時護理
做物理降溫!
壹發現妞妞發燒,她媽媽就給妞妞量體溫,37.5攝氏度。母親先脫下妞妞的壹件衣服,然後多次給妞妞阿牛少量的水,並打開窗戶通風。但在11: 30,妞妞的體溫已經升到了38.3攝氏度,媽媽準備做物理降溫。
如果寶寶體溫高,吃退燒藥不夠,可以做物理降溫。具體方法是:將毛巾浸泡在溫水中,稍微擰幹,然後擦拭寶寶的頸部、手臂、胸部、背部、大腿等部位。擦拭位於肘窩、腋窩、頸部的大血管幾次,顏色以微紅為宜。不要用酒精降溫,因為寶寶皮膚嬌嫩,酒精容易吸收到體內,會導致寶寶煩躁哭鬧。
氣溫上升了!
到下午3點,妞妞的體溫已經升到39攝氏度,看來寶寶需要退燒藥了!
如果寶寶體溫在38.5攝氏度以上,可以吃退燒藥。給寶寶使用退燒藥要嚴格按照體重服用。嬰兒常用的退燒藥有對乙酰氨基酚(如泰諾、百服寧)、布洛芬(如美林、索恩)等,都是解熱鎮痛藥。對乙酰氨基酚起效快,作用強,安全性高,可以作為首選。布洛芬退熱迅速而穩定,持續6-8小時,壹般用於6個月以上的兒童。需要註意的是,4個月以下的寶寶不宜使用退燒藥,只需多餵水、疏松包衣或適當減少衣物散熱即可。如果體溫降不下來,就帶寶寶去醫院看醫生。
體溫又升高了!
吃了半個多小時的退燒藥,妞妞頭上開始冒汗,體溫降到了37.9攝氏度。然而,大約3個小時後,妞妞的體溫再次升至39.1攝氏度。藥品說明書上說間隔4 ~ 6小時再服壹次。我該怎麽辦?
很多媽媽都會這樣。其實有壹種方法可以應對這種情況,就是同時準備對乙酰氨基酚(如泰諾)和布洛芬(如美林),兩種藥物交替使用,可以減少每種藥物在24小時內的使用次數,減少藥物的副作用。
具體方法是在服用對乙酰氨基酚4小時後給寶寶服用布洛芬,如果體溫再次升高,在服用布洛芬6小時後再次服用對乙酰氨基酚。
半夜發高燒!
半夜,妞妞的體溫又升高了。媽媽急了,不知道該怎麽處理:是叫醒寶寶給她吃退燒藥,還是讓她繼續睡?
如果寶寶晚上睡著了,體溫很高,叫醒他吃退燒藥或者做物理降溫,否則體溫高會導致熱性驚厥。如果寶寶體溫持續超過39攝氏度,且無精打采或有熱性驚厥史,可在家服用退燒藥,及時送醫院。
氣溫下降了!
妞妞的體溫終於降到了37.5攝氏度,媽媽松了壹口氣。
通常,嬰兒的體溫會在早上下降,但如果不消除發燒的原因,幾個小時後體溫會再次上升。如果嬰兒因病毒性感冒而發燒,可以像前壹天壹樣繼續降溫。
大多數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性感冒壹般表現為體溫持續升高,退燒藥有壹定效果。而且病毒性感冒是自限性的,到了壹定病程,體溫自然會下降。
發燒程度
寶寶發燒的程度目前並不統壹,但大多采用以下標準:
37.5℃ ~ 38℃為低熱。
38.1℃ ~ 39℃為中度發熱。
39.1℃ ~ 40.4℃為高熱。
40.5攝氏度以上是超高熱。
發燒寶寶24小時護理方法2什麽原因會導致發燒?
壹、外界因素:孩子的體溫受外界環境影響,如衣服穿得太多、喝水太少、天熱時室內空氣不流通等。
二、內因:生病、感冒、支氣管炎、咽喉炎或其他疾病。
三、其他因素:如接種疫苗,包括麻疹、霍亂、白喉、咳嗽、破傷風等反應。
孩子發燒怎麽處理?
觀察孩子的狀況
當體溫低於38.5℃時,首選物理降溫進行幹預。發熱是兒童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見的癥狀。發熱的治療大致可分為“物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壹般來說,當孩子體溫低於38℃時,不壹定要用藥物治療,而是要選擇正確的物理降溫方法。比如貼退熱貼、多喝水、洗溫水澡等方式都有助於體溫的降低。
39℃以上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家長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尤其要註意藥物的劑量,並及時送孩子去醫院治療。
父母應該具備基本的醫學知識
家長平日裏要多了解相關的醫學知識。遇到情況,最好先檢查癥狀。家長可以通過網絡或書籍尋找相關信息,先在家照顧寶寶。
寶寶反復發燒需要去醫院嗎?
有過孩子發燒經歷的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第二次發燒至少要去醫院三四次。相比體溫,是否去醫院應該是孩子的精神狀態。
如果孩子不能吃不能喝,需要去醫院補液;如果孩子睡覺時坐立不安,或者總是昏昏沈沈、疲憊不堪,需要及時就醫;小孩子不裝病。他們對平時喜歡玩的遊戲或玩具突然變得不感興趣,無動於衷。也提示寶寶精神狀態不好,需要醫生再次診斷。
此外,孩子出現皮疹、體溫40℃以上、發熱3天以上、熱性驚厥或其他在家無法處理的情況,都要去醫院。
物理冷卻方法
物理降溫適用於高熱、循環良好的兒童。其特點是方法簡單,不良反應少。
溫水浴
適合高燒的寶寶。水溫應略低於寶寶的皮膚溫度(即32℃-34℃)。皮膚受到冷刺激後,可以使毛細血管收縮,然後擴張,從而達到降溫的效果。洗澡時還可以用按摩刺激血管被動擴張,促進散熱。搓澡時註意用力均勻,輕輕按摩幾下,也能促進血管舒張。再往腋下、腹股溝等血管豐富的地方多擦壹會兒,有助於散熱。揉搓四肢和背部3-5分鐘。洗完溫水澡後,用大毛巾給寶寶裹好,讓寶寶舒服地平躺,多給寶寶喝溫水。
頭部冷敷
頭部冷敷適用於寶寶全身發熱,尤其適用於低溫的寶寶。用冷水打濕毛巾敷在寶寶額頭上,每5-10分鐘換壹次。也可以把水袋裝滿冷水,放在腦下。
提醒
1,最好在搓澡前在孩子頭上敷上冰袋(年齡較小的孩子可以用退熱貼),這樣不僅有助於降溫,還可以防止搓澡時表皮血管收縮引起的充血。
2.胸部、腹部、後頸部對刺激非常敏感,可引起反射性心動過緩、腹瀉等不良反應。不宜用溫水或酒精洗澡。
3、出疹子的孩子不宜用溫水降溫。
發燒咳嗽吃什麽食物?
橘蒸貝母
材料:川貝5克,橙子1個。
做法:將橙子洗凈,切壹個蓋子,在橙子中間挖壹個洞,放入川貝母並蓋上橙子蓋子,放入碗中蒸2小時,然後放在溫暖的地方食用。
川北冰糖蒸雪梨
材料:川貝5g,雪梨1,冰糖20g。
練習:
(1)用食品加工機將川貝母磨成粉末。
(2)雪梨洗凈,切成5毫米厚的片。
(3)碗裏放幾個梨,撒點貝母粉和冰糖,按順序放好。
(4)放入蒸籠。
(5)大火蒸30分鐘。
山楂銀耳雪梨杯
材料:1雪梨20克銀耳,10克幹山楂,適量冰糖。
練習:
(1)剝雪梨,從PP側挖洞挖出石頭。小心不要挖透梨。
(2)銀耳、山楂幹用熱水洗凈。
(3)梨子裏塞冰糖和幹山楂。
(4)鍋中放入適量清水,倒入幹銀耳、山楂,加入梨和適量冰糖,小火煮沸,燉20分鐘。
(5)燉至梨可以很容易地通過筷子插入。
(6)放涼再吃。
冰糖蘿蔔
配料:白蘿蔔100g,冰糖15g,蜂蜜10ml。
練習:
(1)白蘿蔔去皮,切成筒狀。
(2)在每個蘿蔔中間挖壹個圓孔。
(3)把冰糖放在蘿蔔中間。
(4)放入鍋中開始蒸。大火蒸要半個小時。
(5)取出蘿蔔,晾涼。
(6)每個蘿蔔加蜂蜜。
枇杷糖水
食材:鮮枇杷5顆,冰糖適量,水適量。
練習:
(1)新鮮枇杷洗凈。
(2)用勺子輕輕刮枇杷。
(3)將枇杷皮輕松剝開。
(4)切開、剜出和白膜。
(5)加水,剛過枇杷,中火煮沸後加入冰糖。
(6)小火煮至冰糖融化,關火出鍋。
梨子糖漿
材料:雪梨1000克,紅棗20克,冰糖25克,姜片15克,蜂蜜150克,川貝10克,甘草2克。
練習:
(1)將梨依次洗凈,去皮。
(2)用磨將梨肉磨成細梨肉。
(3)取壹個碗,上面鋪壹層籠布(或細紗布),將梨肉放在籠布上。
(4)提起四角,將梨汁全部擠出。
(5)將冰糖打碎,生姜切片備用。
(6)將去核後的紅棗切片。
(7)倒入鍋中,加入切片棗肉、生姜、冰糖、川貝粉和甘草。
(8)中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煮,至變得非常粘稠,再關火。
(9)自然晾幹至與手溫壹致時,將煮好的梨汁用濾網過濾,加入蜂蜜拌勻。
(10)裝在用熱水消毒過的瓶子裏,放在冷房裏,喝的時候用溫水沖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