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至日治暑濕養生食譜1:紫薯百合銀耳湯
百合有潤肺、止咳、平喘、清熱、養心、安神的功效。因此,百合對暑熱引起的心煩失眠、咽幹咽痛、流鼻血、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低度失眠、心煩口渴等癥狀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材料:紫薯1,百合2朵,銀耳1,冰糖10g,水適量。
做法:紫薯,鮮百合,銀耳1把和冰糖,銀耳用冷水浸泡後,去黃根,撕成小塊,砂鍋加足水,放入銀耳,煮沸後小火燉約1.5小時。百合掰成小花瓣,洗凈用清水浸泡備用,紫薯去皮切丁。銀耳煮至軟爛,湯汁濃稠。加入百合、紫薯和適量冰糖煮5分鐘左右後關火。
夏季至日祛暑祛濕養生食譜二:五豆粥
中醫認為,五色入五臟,五豆粥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1、B2、B6、維生素A等物質。綠豆清暑生津,紅豆消腫利尿,炒扁豆健脾止瀉,黑豆除煩解毒。五豆粥具有清熱解毒、健脾和胃的功效。
材料:黃豆25g,綠豆25g,紅豆25g,黑豆25g,炒扁豆25g,紫米50g,大米100g。
做法:將豆子洗凈,放入水中浸泡至少4小時。將泡好的豆子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大火後用小火煮沸,1小時後關火。不要開蓋,在鍋裏燉15到20分鐘,這樣五豆粥就熟了。
夏季至日祛暑祛濕養生食譜三:炒馬齒莧
馬齒莧在民間也被稱為長壽菜。此菜具有清熱解毒、利水除濕、活血涼血的功效;適用於星雲、心血管疾病、腎炎水腫、熱毒泄瀉、便血、痔瘡出血等。
配料:馬齒莧、色拉油、鹽、姜、蒜(白皮)、香油。
做法:馬齒莧洗凈,切成3cm長,放入沸水鍋中焯壹下,撈出瀝幹水分;將大蒜和生姜切碎。將鍋放在高火上,加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放入姜蒜末翻炒,放入馬齒莧,加鹽翻炒均勻,倒入香油,起鍋裝盤。
夏日至日祛暑濕養生食譜4:絲瓜炒蝦仁
絲瓜性甘,具有清熱解暑、涼血解毒、通便通絡、活血排乳的功效。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鉀、碘、鎂、磷等礦物質、維生素A和氨茶堿,肉質松軟,易於消化。
材料:絲瓜100g,蝦200g,食用油20ml,鹽2g,料酒少許,醬油少許,水澱粉,姜絲,蒜片。
做法:將絲瓜洗凈,去皮,切成滾刀塊;蝦洗凈後,去頭去殼,剝成蝦。將蝦放入碗中,加入5毫升料酒和5毫升水澱粉,拌勻,腌制10分鐘。將炒鍋放在火上加熱,倒入10 ml油,待油溫達到7成時,放入蝦仁翻炒至蝦仁變紅,撈出備用。炒鍋再次燒熱,倒入剩余的油,放入新鮮的姜絲和蒜片,翻炒片刻,放入蝦仁,加入適量的料酒、醬油、鹽和水澱粉,翻炒均勻。
夏季至日祛暑祛濕養生食譜五:薄荷豆腐
新采摘的薄荷葉清爽可口,具有清心明目、解毒、祛風散熱、開胃消食等多種保健功效。薄荷除了泡茶,還可以和豆腐壹起炒,治療感冒、鼻塞、打噴嚏、流鼻涕等疾病。
材料:豆腐2塊,新鮮薄荷葉50g,新鮮洋蔥3根。
做法:豆腐2塊,新鮮薄荷葉50克,新鮮洋蔥3根,加2碗水煎至水減半。
夏季至日祛暑祛濕養生食譜六:荷葉茯苓粥
荷葉是什麽?醫藥和食品?食物。中醫認為荷葉微溫、平、辛,入心、肝、肺。荷葉具有清心瀉火、平肝瀉火、降肺瀉火、清熱養心、降壓利尿、斂液止汗的功效。該粥具有清熱解暑、寧心安神、止瀉止痢的作用,對心血管疾病、神經衰弱有輔助治療作用。
材料:荷葉1片(鮮、幹均可),茯苓50g,粳米或小米100g,白糖適量。
做法:將荷葉湯煎煮去渣,在去了荷葉湯渣的湯中加入茯苓、洗凈的粳米或小米;壹起煮粥,用白糖調味後食用。
夏季至日的飲食應該是低脂肪、低鹽、低維生素和低熱量的。人出汗多,食欲差,可以用各種營養保健粥來刺激食欲,調理身體。比如早晚餐吃粥,午餐喝湯,既能解渴,消暑,又能滋補身體。吃壹些涼性蔬菜,有利於生津止渴,消暑解暑,清熱瀉火,排毒通便。適當補充蛋白質,如魚、瘦肉、蛋、奶、豆類,是最優質的蛋白質。
夏季至日消暑祛濕養生食譜7:冬瓜薏米鴨湯
冬瓜能清熱解暑解毒,薏仁有健脾除濕、美白消腫的作用,鴨肉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功效。將三者壹起煮成湯,有壹定的治療作用。此湯甘香,不僅有清熱解毒、消暑祛濕的功效,還有減肥降脂、美白祛痘的功效。非常適合MM們夏天飲用,達到美白養顏的目的。
材料:老鴨半只,薏米壹把,冬瓜二斤,姜,料酒,鹽,白胡椒粉,小蔥。
做法:老鴨去除頭、腳、屁股,清洗幹凈,去除多余油脂,剁成大塊。生姜切片,冬瓜去皮切大塊,薏苡仁洗凈提前泡發備用;炒鍋不放油,將鴨塊放入,壹起放入二三片姜,炒至鴨肉變色,加入少許料酒,繼續炒至鴨塊收縮,放油;將炸好的鴨子轉移到砂鍋中,放入剩余的姜片,加入足夠的開水和泡好的薏米,燒開,然後文火1小時;湯鍋加入冬瓜和少許鹽,中火再燉20分鐘,撒上蔥花和白胡椒即可食用。
夏季至日祛暑祛濕養生食譜8:山藥蓮子湯
山藥蓮子湯具有益氣健脾、燥濕止帶的作用,對操作異常引起的精神疲勞、嗜睡、厭食、腹瀉等癥狀有壹定療效。
材料:蓮子35g,薏米30g,山藥30g,白糖適量。
做法:蓮子去皮去核,山藥和薏米分別洗凈,壹起放入鍋中,加足水,用文火燉至熟,加糖攪拌均勻後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