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壹種治療白塞病的中藥配方
中醫辨證:濕毒,氣陰兩傷。
治療:益氣養陰,祛濕解毒,仿甘草,半夏瀉心湯。
處方:炙甘草12g、半夏12g、幹姜10g、黃芩12g、黃連10g、藿香12g(下)、防風12g、桔梗65438。茵陳12g、決明子12g、炒薏苡仁30g、密蒙花12g、桃仁10g、麥芽10g、生姜1片。水煎服,14劑。
茶方:西洋參(首)6克,麥冬10克,桔梗10克,橄欖10克,川貝母10克,鳳衣10克,甘草6克。以湯代茶,勤飲,14劑。緩解關節痛的足浴,每晚1次。建議調情,照顧好自己,吃辛辣油膩的食物。
二:白塞病的中藥方劑。
治療:滋陰益氣,清熱解毒,健脾祛濕。
處方:炙甘草12g、麥冬12g、幹姜10g、黃芩10g、黃連10g、藿香10g(下)、防風12g、密蒙花10g。香椿根皮15克,決明子10克,炒薏苡仁30克,牛膝15克,川牛膝15克,知母10克,湯劑14劑。
茶方:西洋參(首)6克,麥冬10克,桔梗10克,橄欖10克,川貝母10克,鳳凰衣10克,甘草6克。,水煎為茶,每2天65,438+0劑。緩解關節痛的足浴,每晚1次。
三:白塞病的中藥方劑。
處方:麥冬、炒白術、決明子、香椿皮、炒黃芩、知母(12g)、枇杷葉(15g)、石膏(30g)、牡丹皮(12g)、紫草(12g)、炒白芍(15g)、當歸。
茶方:西洋參6克(首)、麥冬10克、桔梗10克、橄欖10克、川貝母10克、鳳衣10克、甘草6克、玫瑰花10克、荷葉65438+。足浴和以前壹樣。2010 6月10隨訪,治療後口腔及外陰潰瘍未發,壹般情況良好,現正在鞏固中。
茶飲料頻繁代茶服用,連續不斷,配以湯劑,益氣養陰,養精潤燥之選,意為久病不能速攻,欲速則不達。第三條腿,陰三陽經,與腳相交。足六經的經穴、行穴、俞穴、元穴等都位於足部。腳上有60多個穴位在這些經絡上。這些穴位對各種刺激非常敏感,與全身各器官聯系緊密,能祛痹活血,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誘熱下行,祛濕解毒,調節陰陽的作用,配合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