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陽光療法,防治多種疾病。

陽光療法,防治多種疾病。

文/魏雲林、林心怡

冬春季節,人容易情緒低落,情緒低落,反應遲鈍,昏昏欲睡。究其原因,這兩個季節的活躍度低於其他季節,也與日照和日照不足有關,凸顯了陽光照射對人體的重要性。

在西醫中,關於日光浴的好處,經常仰臥日光浴是古人的壹種滋補方法。但現代西醫指出,只要身體在平日吸收陽光,就可以預防很多疾病,這是最容易享受大自然恩惠的方式。也有很多研究報告,包括預防骨質疏松,調節睡眠,增強免疫功能,抑郁,遠離癌癥,甚至降低兒童近視的發病率。

臺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表示,以「日光浴」作為養生方式的現代觀念,可以從工業革命前說起。在維多利亞時代,歐洲流行白皙透明的皮膚。當時的名流貴族,為了不把皮膚曬黑,都盡量用陽傘和寬邊帽遮擋陽光。

20世紀以後,科哥?香奈兒在壹次旅行中意外曬出古銅色的皮膚,在上流社會掀起了壹股浪潮;當時的貴族小姐把曬黑視為健康的象征,只有有錢有閑的人才能享受曬太陽的權利。這種潮流壹直流行至今,很多人還認為擁有古銅色的皮膚不僅代表健康和時尚,在歐洲每年夏天都能看到壹群人躺在沙灘上享受日光浴。

曬太陽可以預防什麽疾病?

→幫助鈣吸收,預防骨質疏松。

“日光浴可以合成人體內的維生素D,幫助鈣的吸收,預防骨質疏松。廣信醫院的營養師陳雅珍說,這是每個人在陽光下最熟悉的效果。骨質疏松癥是壹種慢性骨病。從35歲開始,由於骨骼中的骨質流失很快,鈣逐漸流失。尤其是女性,根據全國營養調查,臺灣省高達98%的19歲以上女性每日鈣攝入量不足,不足每日推薦攝入量1000mg的壹半。孕婦和絕經後婦女每年的鈣流失量為3% ~ 5%。沒有充足的鈣補充,會加速骨質流失,密度逐漸降低,使骨骼布滿毛孔,變得疏松。到了老年,骨骼的硬度會減弱,骨壁會變得越來越薄、越來越短,以至於無法承受身體的重量而導致駝背,甚至是最令人擔憂的骨折現象,嚴重時會導致死亡。

因此,維生素D對人體非常重要。除了食物的攝入,體內的維生素D大部分來源於陽光,皮膚受到紫外線照射後可以自行制造維生素D。戶外曬太陽加上運動可以加強成骨細胞骨骼的耐受力,促進骨血流,進而提高骨密度,甚至可以提高身體的協調能力,特別是減少老年人因骨質疏松而摔倒的幾率和損傷。

臺灣省雖然地處亞熱帶,日照充足,但中國人普遍過度防曬,降低了維生素D的合成,所以最容易缺乏維生素D的人群就是那些不喜歡陽光,過度防曬的人群。

→激活T淋巴細胞發揮保護功能,提高免疫功能。

維生素D與人體免疫系統和抵抗力的關系也是歐美科學家研究的熱點。據《自然免疫學雜誌》2010年3月的研究報告,T淋巴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重要成員,T淋巴細胞需要血液中的維生素D來激活保護功能,增強免疫力。維生素D含量較高的人患病幾率相對較低,即使感冒,恢復也較快。

→降低癌癥發病率

2006年的研究發現,低日照會增加壹些癌癥的風險,每天補充維生素D可能會降低結直腸癌的風險以及乳腺癌和卵巢癌的發病率。

→保持心血管健康,避免心臟病和高血壓。

血液中充足的維生素D還可以降低患心臟病和高血壓的風險,因為血液中維生素D的濃度過低不利於心血管健康,容易導致高血壓和左心室肥厚。而且維生素D缺乏會增加甲狀旁腺激素,從而增加胰島素抵抗,與高血壓、糖尿病、慢性炎癥、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上升密切相關。

→記憶力好,不怕癡呆。

近年來,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人們已經開始關註越來越多的老年癡呆癥。因為目前還沒有治療癡呆癥的有效藥物,癡呆癥人口的增加會造成社會和國家高額的醫療費用和社會成本,而且維生素D還關系到精神和神經健康。血液維生素D濃度低的老年人更容易在記憶、學習和思維方面出現問題。英國研究發現,維生素D濃度最低的人,與維生素D濃度正常的人相比,智力退化的比例增加了60%,超過壹半,這是相當驚人的;芬蘭的研究還指出,維生素D含量低的人患帕金森病的幾率是普通人的三倍,因此多曬太陽也可以預防癡呆癥。

→得哮喘的幾率低。

近年來,哮喘人口增加,尤其是在城市地區,發達國家哮喘人口持續增加。在臺灣省,根據衛生福利部2002-2003年的調查,臺北地區有多達1年級的小學生有氣喘疾病,其中7.7%是成年人,氣喘是臺北市民第12位死因。

至於美國,哮喘患病率從2001年的7.3%上升到2010年的8.4%。2011美國的調查顯示,8.2%的成年人患有哮喘,9.5%的兒童患有哮喘,尤其是城市兒童。哮喘問題在發達的美國也面臨著同樣的困擾和挑戰。

據國外報道,2011曾有研究報告稱,孕婦血液中維生素D的濃度與嬰兒出生後的哮喘率有相當大的關系。這項研究主要針對美國的340名孕婦。結果表明,維生素D缺乏在孕婦中相當普遍。只有29%的白人血液維生素濃度正常,只有10.4%的黑人有哮喘。在孕婦中,265,438+0%患有哮喘。這些患有哮喘的孕婦維生素D濃度低。

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員還發現,孕婦血液中維生素D的濃度越高,將來嬰兒出生後患哮喘的幾率就越低。同時有報道稱,6歲時維生素D濃度較低的兒童在14歲時哮喘發生率較高。它表明,充足的維生素D可以降低兒童和成人的哮喘發病率。

→調節生物鐘讓妳晚上保持清醒。

日光浴還可以幫助調節生理時鐘,因為陽光不僅可以使皮膚產生維生素D,還有助於褪黑激素的分泌,這與人體健康有關。

夜間周期與睡眠有關。

廣信醫院睡眠醫學中心主任林嘉默說,當人們在白天時,因為陽光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所以人們不太容易入睡。相反,太陽下山後,沒有陽光照射,體內褪黑激素的分泌就會上升。壹般來說,褪黑激素的分泌在晚上7點左右開始上升,在晚上11點達到高峰,壹旦褪黑激素的分泌上升,妳就會感到困倦,想睡覺。

因此,可以利用陽光和褪黑激素之間的波動來調節生理時鐘。特別是有些人出國出差或者從國外回來。因為時差,他們壹天到晚都在倒。這個時候,他們可以通過照明來調節自己的生物鐘。早上,他們應該多曬曬太陽,盡量保持清醒。這樣,他們可以推遲睡眠時間,晚上睡得好很多。

此外,睡眠障礙是癡呆癥患者的常見癥狀之壹。常見患者白天昏昏欲睡,晚上坐立不安,睡眠時間晝夜顛倒。壹般來說,患者睡眠障礙的治療會優先考慮非藥物方法。除了白天增加活動量,晚上少喝含咖啡因的飲料,還會帶患者出去曬曬太陽,調整生理時鐘。

→產生血清素改善抑郁。

更多的陽光和定期鍛煉對抑郁癥患者也有幫助,抑郁癥是由大腦中缺乏神經遞質血清素引起的。相關研究早就證實血清素可以影響情緒,而且與焦慮密切相關。所謂的抗抑郁藥就是血清素。

據外電報道,奧地利維也納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曾讓受試者接受不同程度的陽光照射,並掃描他們的大腦狀況。結果表明,在陽光較少的受試者中,血清素和受體的結合減少了20-30%。顯然,陽光與血清素的產生有關。因此,只要他們有更多的陽光,大腦就能產生更多的血清素,避免或改善抑郁。不僅如此,還要多運動。

→殺死結核細菌

林嘉墨說,相關研究指出,陽光可以殺死肺結核,因為肺結核最怕紫外線,所以室內空氣流通、光線充足可以防止開放性肺結核的傳播。

→ * * *視網膜分泌多巴胺代謝,預防近視。

傳統觀念中,認為曬太陽對眼睛有害,不僅白內障會報,視網膜也會病變。現在國內小學生天天玩手機用3C產品,小小年紀就戴眼鏡,越來越多的四眼蛙來了。但國外有研究發現,兒童每周戶外活動10 ~ 14小時可以預防近視。

這項研究的主要思想是,陽光可以在視網膜中分泌多巴胺代謝,從而保護眼睛。雖然很多醫生持不同觀點,但國內也有醫生認為,在戶外運動時,眼睛從遠處看可以放松,有助於眼部肌肉的調整和放松,可以避免假性近視。不管是什麽原因,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孩子的眼睛還是健康,經常在戶外運動都比經常坐在電腦前盯著屏幕要好。

◎不曬太陽也可以光療。

基於日光浴的理論基礎,光療應運而生,它不怕曬黑。所謂光療,是指以紫外線為光源的治療,即人工特殊光源波長,幫助大腦平衡血清胺、多巴胺、褪黑激素的分泌,可改善睡眠和憂郁。

紫外光是指波長在200 ~ 400 nm左右的光,分為UVA、UVB、UVC等不同波段。不同的光波長會影響不同的皮膚深度,可以根據需要和條件進行不同的治療。

比如夜班主播可以利用晚上的燈光來延遲自己的睡眠時間,以配合工作時間。如果他想把睡眠時鐘提前,可以在淩晨4 ~ 5點後點亮,讓生理時鐘提前,調整到最合適的狀態。或者產後抑郁,晚上失眠的媽媽,因為不適合吃藥,也可以試試光療。但需要註意的是,如果失眠癥狀已經很嚴重,就不能只接受光療。

  • 上一篇:關於規則的習語
  • 下一篇:小孩子發燒吃什麽藥好?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