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不確定是哪種蛇咬的情況下,沒有明顯癥狀就不能判斷沒有毒蛇。在大多數情況下,傷口可能會變模糊。如果不清楚有沒有毒蛇咬傷,就按毒蛇咬傷處理。無毒蛇咬傷壹般有四排細小的齒痕,而毒蛇咬傷壹般有壹兩個或三個比較大而深的齒痕,有的毒蛇有兩排尖牙。2.看看傷口。壹條毒蛇可能會咬斷妳肉裏的牙齒並把它拔出來。3、燒灼:被蛇咬傷後,立即用5-7根火柴頭燒灼傷口,破壞局部蛇毒。4.洗:蛇毒在1-3分鐘內不會擴散。此時,擠出或洗滌蛇毒,可以有效消除大部分蛇毒。立即用過氧化氫或0。1%高錳酸鉀、鹽水或涼開水、肥皂、尿液,最好將傷肢放在4 ~ 7℃的冰水中(冷水中放冰塊),在受傷部位周圍放置碎冰24小時,或噴灑氯乙烷(降溫時保暖)。記住:千萬不要在傷口上抹酒精。5.綁住四肢:在近端,用繃帶將四肢像綁腿壹樣綁成螺旋狀,以延緩毒液擴散。比如腳踝被咬了,會在膝蓋下包紮。蛇毒通過靜脈傳播,分布在人體表面。用粗布條壓迫體表靜脈,可以有效防止蛇毒擴散,同時也不會因為局部捆綁過緊而阻塞血液循環。這樣可以盡可能的防止毒液擴散,防止毒素進入淋巴系統。結紮後,去找醫生治療。急救處理後,壹般不應超過2小時。沒有繃帶的時候,也可以用繩子、布帶、鞋帶、稻草等。,並在靠近心臟上端的傷口5~10 cm處做環形結紮,不要太緊也不要太松。結紮要迅速,在咬傷後2~5分鐘內,然後每15分鐘放松1~2分鐘,避免因血液循環受阻而導致肢體壞死。在附近的醫院註射抗蛇毒後,結紮就可以解除了。6.擴創排毒:洗凈後,用消過毒的刀割開兩個牙印之間的皮膚,同時在傷口附近的皮膚上,用刀破開幾個米粒大小的地方,讓毒液流出來。持續擠壓傷口20分鐘。但是如果妳被五步蛇(尖吻蝮)和焊頭蛇,五步蛇咬了,不要刺去解毒,因為它們的蛇毒中有壹種溶血酶,會導致大量出血。如果再割傷口,只會加速失血。因為普通人分不清毒蛇,所以傷口切開治療蛇傷的做法無法推廣。7.針刺或拔罐:但針刺或拔罐不適用於因血液循環而被蛇咬傷的患者(如蝮蛇、鉻鐵頭、竹葉青、尖吻蝮),以免傷口出血。如果傷口周圍腫脹太厲害,可以每隔1 ~ 2寸刺腫脹區下端,用無菌鈍針直刺2厘米;比如手腳發脹時,上肢刺八邪穴(四指間),下肢刺八風穴(四趾間),排除毒液,加速腫脹。針灸排毒。8、如中風應積極治療,必要時也應進行人工呼吸,隨時註意病人的呼吸情況。被銀環蛇、銀環蛇咬傷後昏迷不醒的重癥患者,可通過人工呼吸維持。9.解毒劑的應用:被毒蛇咬傷後應盡快服藥。南通蛇藥(濟德蛇藥)、上海蛇藥、鮮半邊蓮(蛇草)、內服半邊蓮、半邊蓮、雄黃共搗成糊狀外敷,每日壹次。不要以為有了藥就沒事了。這藥只能減輕妳的痛苦。盡快去醫院10。這樣做後,應避免劇烈行走或活動,保持受傷部位下垂和相對固定。有條件的話,應該由別人來運。在運送傷員去醫院的路上,傷員要盡量少活動,減少血液循環,註意保暖。11.被無毒蛇咬傷後不需要特殊處理。只是清理傷口止血,去醫院打破傷風針。如果去山裏打獵,不適合帶什麽味道比較濃的東西,只能穿比較好的鞋子或者帶蛇藥,比如“吉德勝”,這是很好的蛇藥,也是我上山打獵的重要裝備之壹。(1)蛇毒的壹般理化性質為粘稠、透明或微黃色液體,是多種有毒蛋白質、酶和肽的混合物。含水量約65-80%,有特殊的魚腥味,易起泡,加熱可破壞,常溫下易腐爛失活。新鮮的蛇毒存放在冰箱裏也會部分失去毒性。但經過真空低溫幹燥後,其原有毒力可保持數十年不變。蛇毒有蛋白質和肽。(2)有毒成分和有毒蛇毒的生物學功能主要是幫助蛇捕食和消化食物。毒性成分主要是神經毒素、心臟毒素、細胞毒素、出血毒素、促凝血和抗凝血成分以及壹些酶。每種成分的含量因蛇的種類而異。1.神經毒素:根據作用部位和作用方式可分為兩種。壹種是作用於運動神經與骨骼肌連接處的突觸後膜,與突觸後膜中的膽堿能受體結合,使運動神經末梢釋放的乙酰膽堿對受體無作用,從而導致骨骼肌的松弛。它被稱為突觸後神經毒素,作用特征與箭毒相似,也稱為箭毒樣神經毒素。與箭毒相比,突觸後神經毒素與乙酰膽堿受體的結合強度更強,對骨骼肌有更強的松弛作用。比如眼鏡蛇的神經毒素,銀環蛇的α-神經毒素,海蛇的神經毒素都屬於這壹類。在蝮蛇和響尾蛇中也含有突觸後毒素的蛇毒種類非常少。中國江蘇和浙江省產的蝮蛇毒中含有突觸後神經毒素。另壹類是作用於神經-肌肉連接處的突觸前膜,抑制突觸前膜釋放乙酰膽堿的過程,如銀環蛇蛇毒的β-神經毒素和江浙壹帶江浙蝮蛇分離的具有PLA2活性的突觸前神經毒素。在這兩種神經毒素的共同作用下,神經-肌肉關節的傳遞受阻,引起骨骼肌的弛緩性麻痹。周圍性呼吸衰竭是由於呼吸肌麻痹引起的,如果能進行及時合理的搶救,是可以恢復的。海洋蛇毒引起的呼吸麻痹主要是由於蛇毒中的神經毒素與突觸後膜中的膽堿能受體結合並阻斷神經肌肉接頭而引起的。而且海蛇毒液可以選擇性損傷骨骼,使肌纖維變性壞死。肌紅蛋白尿癥和急性腎功能衰竭在臨床上很常見,所以有人把海蛇蛇毒中的神經毒素稱為肌毒素。神經毒素引起的肌肉弛緩性麻痹從頭頸部開始,然後到胸部,最後到膈肌,反方向恢復。神經毒素的這些癥狀相當於中醫所說的普通感冒的侵襲所引起的臨床表現,所以被稱為“風毒”。2.血液循環種類多,成分復雜,主要是心血管系統和血液系統,有多種毒性作用。其臨床表現相當於中醫的火毒癥狀,故稱“火毒”。(1).膜毒素:常見於眼鏡蛇毒液和響尾蛇毒液中。因為毒素對心臟有毒,所以也叫心肌毒素。膜毒素是壹種強堿性蛋白質,毒性弱於神經毒素,可損傷心肌細胞的結構和功能。蛇傷後,隨著血液循環中蛇毒濃度的增加,可暫時興奮,繼而轉為抑制,出現心律失常、心室顫動甚至心肌壞死,導致心力衰竭而死亡。如果PLA2(磷脂酶A2)存在,毒素可大量溶血,會加速休克動物的死亡。(2)細胞毒素:這種毒素能作用於細胞膜,導致膜結構的改變和細胞內容物的釋放,還能直接溶解某些動物的紅細胞。因此,被蝰蛇或眼鏡蛇咬傷可引起肢體組織溶解和血尿,嚴重時可引起腎小管損傷。3:AU 2YM (3)。出血毒素:可引起動物水腫、出血和組織壞死。這種毒素廣泛存在於蝮蛇、尖吻蝮、蝮蛇和斑竹中。這種毒素的局部作用迅速,可增加局部通透性,產生廣泛的血液外滲,導致多器官出血。(4)促凝和抗凝成分:常並存,見於尖吻蝮、五步蛇、眼鏡蛇的部分蛇毒中。抗凝血成分:包括抗凝血活性和纖溶活性,蝮蛇蛇毒和尖吻蝮蛇毒具有這兩種作用,眼鏡蛇毒也含有抗凝血物質,因而表現出抗凝血作用。凝結劑成分:也具有兩種功能的物質。(壹)類凝血酶作用:主要存在於巴豆亞科(包括尖吻蝮)蛇毒中。這些類凝血酶物質與凝血酶不同,其促凝活性不受肝素抑制,對纖維蛋白原的作用方式也不同於凝血酶。類凝血酶物質形成的纖維蛋白凝膠非常不穩定,容易被血液中的纖溶酶溶解,從而引起人體低蛋白血癥和凝血。蛇傷早期治療存在誤區。近年來,我國危重蛇傷的救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由於毒蛇咬傷多發生在野外,壹些地方仍采用原始落後的治療方法,在毒蛇咬傷的早期治療上也存在誤區,值得臨床重視。患肢結紮不宜過緊或過長。很多人認為應該結紮。壹些基層醫務人員甚至認為結紮時間越長越好。"壹旦結紮帶放松,蛇毒就會攻擊心臟."導致部分患者因結紮過緊或結紮時間過長而出現肢體缺血壞死甚至截肢。正常情況下,人體血管的分子量在5000左右,蛇毒的分子量大於這個數字。蛇毒是壹種有毒蛋白質,成分復雜。人被毒蛇咬傷後,由於蛇毒的毒性作用,局部組織腫脹,血管通透性增加,從而促進和加速蛇毒吸收到血液中。實驗表明,被毒蛇咬傷後,蛇毒可在3 ~ 5分鐘內進入血液循環,30分鐘左右在血液中達到最高濃度。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再次結紮四肢,會使局部腫脹加重,血管通透性進壹步增加,從而促進蛇毒的吸收,加速中毒。如果結紮過緊或結紮時間過長,可因靜脈血回流受阻而使靜脈壓增高。在蛇毒的局部作用下(特別是蝮蛇、尖吻蝮蛇等出血毒素的作用),可促進傷口出血,加重局部組織壞死,使潰瘍面加深、擴大。還可能因結紮松動後蛇毒突然湧入體內而引起中毒性休克,甚至急性腎衰竭。人工結紮不當可導致肢體缺血、缺氧、細胞變性壞死。蛇毒的高濃度被限制在壹定範圍內,必然會加重局部組織損傷,造成不可逆的病變。廣西等地的研究人員在臨床觀察中發現,在同等條件下,所有捆綁的情況下,局部腫脹都是慢慢消除的,尤其是眼鏡蛇咬傷被捆綁數小時以上的情況,潰瘍的發生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受傷的肢體沒有結紮,傷口很少會出現潰瘍。因此,他們認為結紮並不能有效阻止和減緩蛇毒的吸收,也不能減少危險病例的發生。反而因為結紮加快了蛇毒從血液中的吸收和擴散,導致腫脹疼痛加重,壞死潰瘍率增加,腫脹時間變慢,治療時間延長。切開排毒手術對於眼鏡蛇、眼鏡王蛇、銀環蛇等毒蛇咬傷,正確切開、沖洗、排毒仍是有效方法。但對於有血液循環的毒蛇咬傷,如果強行切開傷口解毒,可能會造成無法控制的大出血,導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有些醫生甚至把病人的正常皮膚和皮下組織壹起切掉,這是錯誤的。事實上,銀環蛇、竹葉青等蛇類的尖牙短、齒痕淺,早期毒液多集中在皮下或肌肉淺層。如果切口太深,不僅會將毒液帶入深層組織,造成骨組織和肌腱壞死,還可能誤傷神經和血管,造成大出血和肢體功能障礙。正確的做法是:局部消毒後,註意先去除傷口處可能斷裂的毒牙,再用經過消毒的利器或尖刀沿牙印方向縱向切開。如果毒牙印模糊,在咬口處做壹個十字形切口,長度為0.8 ~ 1.5厘米,切口深度應與牙印深度平齊。切割解毒的時候也要註意無菌操作,避免傷害神經和血管。但對於有血液循環的毒蛇咬傷(如尖吻蝮、蝮蛇等。),壹般不宜切開傷口以免出血。擠壓排毒不再提倡很多人誤以為被蛇咬了之後可以把傷口裏的毒素擠出來。其實已經進入人體的蛇毒是擠不出來的,尤其是被毒蛇咬了。由於這種蛇的尖牙很長,毒液會深入組織。用手擠壓不僅能擠出毒液,還能促進和加速毒液的吸收。還容易對周圍組織造成損傷,蛇毒的作用使細胞變性壞死,給患者後期康復帶來很大困難。目前已經不提倡擠壓排毒了。清除局部毒素最好的方法是立即用身邊幹凈的水、飲料或其他無害的液體,甚至用尿液沖洗傷口內外的唾液、毒液和臟血,用衛生紙或手帕吸幹傷口滲出液。有條件的話可以塗上碘酒,或者用鹽和硫磺直接塗在傷口上,可以把傷口的蛇毒去掉。如果周圍沒有可用的液體或吸收劑,先用嘴吸出壹些臟血也是可行的,蛇咬可以吸但不能擠也是有道理的。當然,很明顯是毒蛇咬傷,壹定要盡快去醫院急救。冷敷傷口容易誘發組織壞死。有些書提倡被毒蛇咬傷後局部冷敷或冰敷,可以阻止或減緩蛇毒的吸收。眾所周知,蛇毒在常溫下24小時即可失去毒性,但在低溫下可保存20年以上,活性不受影響。蛇傷後肢體腫脹,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冷敷可使局部血液循環惡化,因此更容易誘發或加重組織壞死,甚至需要截肢。美國曾有壹名蛇患者,因醫生使用冰毒導致局部組織壞死而被截肢。患者將醫院告上法庭,要求巨額賠償。
上一篇:蒲公英+鹿角霜可以治療乳腺炎嗎?下一篇:如何做到油水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