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柔軟幹凈的棉簽、消毒脫脂棉或柔軟吸水紙卷成麻花,輕輕插入耳朵,探入外耳道。麻花接觸到了水,從而吸收了耳朵中涉及的水分,使其不會傷害耳道。
2.口香糖
通過嚼口香糖,不斷咀嚼,可以促進耳道內的空氣流動和壓力,使耳內的水分流出。這個方法也比較好用。
3.單腳跳
擡起入水耳朵對面的腳,另壹只腳保持跳躍,跳出水面。站在岸邊,頭向有水的壹側傾斜,用這壹側的腿支撐身體,在同壹個地方連續跳幾次,讓水從耳朵裏流出來。
4.主動外耳道
可以用手掌連續按壓耳屏,也可以用手指拉動耳廓。或者反復張口,移動顳下頜關節,可使外耳道皮膚上下左右移動,或改變水屏障的穩定性和壓力的穩定性,使水從外耳道流出。
5.側躺著。
睡覺的時候,側躺,也就是入水的耳朵,入水的耳朵朝下,借助水的重力,耳朵裏的水會自己流出來。
6.用手按耳朵
雙手攤開,手掌狀,壓入水的耳朵,水被雙手放在耳朵上形成的氣壓吸出。
7.棕櫚吸收水分
將進氣耳向下傾斜,用同側手掌緊緊壓在耳廓上,屏住呼吸,然後快速松開手掌,連續幾次,進氣就吸出來了。
8.大氣壓法
利用大氣壓原理,把入水的耳朵朝上,灌滿水,然後突然把水倒出來。
9.醫用酒精
為了吸收殘留的水分,殺菌消炎,洗澡後可在耳道內滴入3-6滴醫用酒精,稍作停頓後即可自然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