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毛囊炎怎麽治療?

毛囊炎怎麽治療?

治療毛囊炎的小方子

毛囊炎是指毛囊內或毛囊周圍的化膿性炎癥。生在頸背的叫發際線瘡,生在屁股的叫板凳瘡。取五倍子3克(研成細粉),65438+冰片0.5克,雞蛋2個。雞蛋煮熟後,取蛋黃,搗碎,放入鐵勺中。先用小火煸炒至蛋黃變焦,再用大火煸炒至油狀。去渣取油,再將五倍子、冰片研成蛋黃油糊備用。服藥時將患處清洗幹凈,將上述制成的膏體外敷患處,每日1-2次,直至痊愈。

毛囊炎是壹種化膿性球菌侵入毛囊口周圍並局限於毛囊上部的炎癥。可分為化膿性和非化膿性,多見於免疫功能低下者或糖尿病患者,多見於頭頸部。毛囊炎開始是紅色的滿丘疹,然後迅速發展成丘疹性膿腫,再幹燥結痂,不留結痂痕跡。皮疹很多,但不融合,感覺癢或微痛。毛囊炎常發生在成人的多毛部位;兒童多在發區,愈合後可留下壹小塊禿頂。患者應避免身體刺激,飲食上註意少吃酒、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反復發現作者應少吃油膩的東西,多吃蔬菜水果,以增加生意,保持大便通暢。同時註意個人衛生,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抗病能力。

中醫認為毛囊炎是濕熱、外感熱毒、皮膚內陷所致;也有可能是身體虛弱,腧穴薄弱,外熱邪盛所致。常見的臨床綜合征有:

1.濕熱型:臀部或四肢散在紅色丘疹,腫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苔薄黃,脈細。

2.陰虛型:證候虛弱,面色蒼白,舌質淡或紅,脈沈細。

第壹,可選西藥

1.局部治療:剪發後選用以下藥物:

(1) 2.5%碘酊:外用,塗於患處,每日數次。

(2) 1%新黴素軟膏:外用,塗於患處,每日數次。

(3)百多邦軟膏:外用,每日數次塗於患處。

2.全身治療:

多發患者可酌情選用磺胺類或抗生素,並口服多種維生素。

第二,可選中成藥

1.癤腫膏:外用,根據癤腫大小,選擇小塊或大塊藥膏,溫熱軟化後,稍加加壓敷於患處,2-3天換藥1次;若癤腫潰爛,產生膿液,宜每日換藥1-2次,膿液完全排出後貼1-2次,使根盤結節完全吸收。如果正常皮膚在貼敷後出現紅斑、皮疹或薄癢,應及時停用本品。

2.連翹敗毒丸:每次口服6-9g,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3.青雪解毒丸:每次服6g,每日2-3次,溫開水送服。

4.丸善散:外用,用花椒油或食用植物油塗抹或塗抹在患處。

5.巴度膏:外用,加熱軟化,貼於患處,隔日換藥1次。

6.小白毒膏:每次口服15g,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毛囊炎是毛囊口的化膿性感染。可分為淺層型和深層型。有急性和慢性兩種。

引起毛囊炎的主要病原體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偶爾是表皮葡萄球菌、鏈球菌、假單胞菌和大腸桿菌。拉扯、摩擦和抓撓頭發、皮膚浸漬、局部蜂蜜封閉和包紮以及應用皮質類固醇引起的損傷。

毛囊炎的誘因。

基本損害是毛囊丘疹。起初是毛囊口的小膿包,有毛發穿過,周圍有炎癥性紅暈。膿皰幹涸或分解時形成黃色痂,痂皮愈合不留疤痕。但是,如果毛囊炎發展很深,就會形成疤痕和永久性脫發。毛發、頸部、胸部、背部和臀部是皮膚病變最常見的部位。接觸壹些化學物理因素的人,容易接觸零件。局部淋巴結可腫大,發生在頭面部會嚴重影響美觀。

深部毛囊炎的另壹種臨床類型稱為脫毛性毛囊炎,皮膚光滑,表現為深部膿皰性毛囊損害,通常對稱出現在下肢,愈合後留下持久的脫毛,毛囊炎壹旦壹個區域脫毛就不會復發。

  • 上一篇:發燒近壹個月(遠離非專家)
  • 下一篇:民間療法的消亡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