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於類的花
本品來源於夏枯草的幹穗。唇形科的。夏季,當果穗呈棕紅色時,采收,去除雜質,曬幹。
性狀本品為棒狀,略扁,長1.5 ~ 8 cm,直徑0.8 ~ 1.5~8cm,淺棕色至棕紅色。整個圓錐花序由數輪至10輪宿萼和苞片組成,每輪有2個對生苞片,呈扇形,頂端有尖尾,外表面有明顯葉脈和白毛。每個苞片有3朵花,多數花冠已脫落,花萼二唇形,裏面有4個小堅果,卵圓形,褐色,頂端有白色突起。酒體輕脆,微香,口感清淡。
顏色最好是紫棕色,耳朵大的。
主產於江蘇、安徽、浙江、河南等省。
在西藏和雲南,夏枯草的花穗和果穗同樣入藥。
植物形態學夏枯草。多年生草本,13-40厘米高。
莖直立,常有淡紫色細毛。葉卵形或橢圓形披針形,長1.5-5厘米,寬1-2.5厘米,全緣或稀疏鋸齒。
聚傘花序頂生,穗狀;苞片腎形,基部截頂或略心形,頂端長而漸細,背面有粗毛;花萼呈唇形,前面有粗毛,後面光滑。上唇長圓形,3裂,兩側膨大成半披針形,下唇2裂,裂片三角形,先端漸尖。花冠紫色或白色,唇形,下部管狀,上唇帽狀,2裂,下唇平,3裂;雄蕊4,2強,花絲頂端分枝,壹端著生花藥;子房4裂,花柱絲狀。
小堅果是棕色的,長方形的,有3個角。
花期為5-6月。
結果期為6-7月。隨處可見,生長在荒地或路邊草叢中;全國各地分幾次。莖、葉、花序清肝、散結、利水;治療瘟疫、乳房膿腫、眼痛、黃疸、淋病、高血壓等疾病;葉子可以代替茶。穗含夏枯草,葉含金絲桃苷和蘆丁。
夏天,穗半枯,吵吵鬧鬧,曬幹了。
性味苦、辛、寒。
①清火明目:治目赤腫痛,頭痛。
②清肝降壓:治療高血壓。
③散結消腫:治療瘰癧、癭瘤、乳癰腫痛。
成分:夏枯草含水分81g,蛋白質2.5g,脂肪0.7g,碳水化合物11g,胡蘿蔔素3.76mg,維生素B 20.21mg,煙酸1.2mg,維生素28mg。
全草含有三萜皂苷,其苷元為齊墩果酸,還含有遊離齊墩果酸、熊果酸、蘆丁、金絲桃苷、順式咖啡酸、反式咖啡酸、維生素B1、維生素C、維生素K、胡蘿蔔素、樹脂、苦味物質、鞣質、揮發油、生物堿和水溶性鹽類(約3.5%)。
花穗含有飛燕草素和矢車菊素的花色素苷、d-樟腦、d-茴香酮、熊果酸和夏枯草。
葉子含有金絲桃苷和蘆丁。
功能指示
功能指示1
清肝、散結、利尿;治療瘟疫、乳房膿腫、眼痛、黃疸、淋病、高血壓等疾病;葉子可以代替茶。
可用於治療瘰癧、甲狀腺腫、瘰癧、疔瘡、乳腺癌、夜尿多、流淚、頭暈、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結核、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崩漏白帶。
1,肝虛眼痛(冷流淚,羞怕太陽)。用半個夏枯草和壹兩個香附研磨成粉。每拿壹塊錢,茶和湯都會調。
2、紅白腰帶。夏枯草開花時,采收陰幹,磨成粉。每餐兩元,飯前,米湯。
3、血崩。將夏枯草磨成粉,每次服壹勺,米湯調好。
4、產後血暈,腸斷,用夏枯草搗爛,絞壹碗汁,極效。
5.受傷和刀傷。把夏枯草嚼在嘴裏,敷在傷口上。
6、汗斑和白斑。將夏枯草煎成稠汁,每日清洗患處。
7、瘰癧(不管有沒有崩,或者久了就成漏了)。用夏枯草六兩,加水兩杯,煎至七成熟,過壹會兒服用。身體虛弱者,可服夏枯草水煎劑,將藥膏塗於患處。最好服用十全大補湯、香附、川貝母、遠誌。
附:夏枯草的作用是清肝明目,化瘀消瘤,還有利尿降壓的作用。民間也用它來泡茶,作為壹個涼爽的夏季被動劑。
功能指示2
(1)清肝明目:用於肝陽上亢(如高血壓)引起的肝熱目赤、腫痛、頭痛頭暈等癥,可與苦丁茶、野菊花同用。
(2)清熱散結:用於乳腺炎、腮腺炎,可與柴胡、赤芍、浙貝母同用。
用於淋巴結核(如淋巴結核)和癭瘤(如單純性甲狀腺腫),常配牡蠣和浙貝母。
①本經:治寒熱、瘰癧、鼠漏、頭瘡、疾破、痰瘀、足腫、濕痹。
②本草補:養血。
③滇南草藥:散肝風,通經絡,治口眼歪斜。
疏肝理氣,疏肝解郁,止肌痛,止眼痛,止眼松,止全身癆。
④本草要領:化痰排膿,治瘰癧,清上下,除眼罩,止痛。
⑤新出本草:治瘰癧、鼠漏、癭瘤、頑疾、乳癰、乳突。
⑥“科學民間草藥”:有利尿、殺菌作用。
該湯劑可清洗傷口,治療化膿性外感,清洗陰道,治療外陰和子宮粘膜炎。
⑦現代實用中醫:利尿劑,對淋病、子宮疾病有效;還可以治療高血壓,降低血壓。
藥理作用
①降壓作用:夏枯草的水提取物、醇水提取物和30%乙醇提取物對麻醉動物有降壓作用。
將煎劑(100 mg/kg)註射到麻醉犬體內,可產生顯著而持久的降壓作用,但易產生快速耐受;比如用皮橋給狗上夏枯草。
2 g/kg壹天兩次也能降低血壓;對於腎性高血壓犬,連續用藥兩周,血壓中度下降,停藥後又恢復到原來水平。
夏枯草的莖、葉、穗及全草均有降壓作用,穗作用較弱。
迷走神經切斷後,夏枯草的降壓作用明顯減弱。
在原位和離體兔心和離體蟾蜍心觀察到興奮,認為低血壓不是由心臟抑制引起的。
在蟾蜍下肢的灌註中,煎劑能擴張血管。
當夏枯草總無楓鹽量與煎煮量相當時,無明顯降壓作用。當夏枯草總無槭鹽量為湯劑的2倍以上時,降壓程度僅為湯劑的1/4 ~ 1/6。降壓作用雖然出現較晚,但持續時間較長,因此認為夏枯草的降壓作用與其所含無機鹽無關。
近年來,有人對上述實驗進行了反復驗證,發現夏枯草莖葉的酊劑(30%酒精)中鉀含量相當高,約為83 meq/ml,耳中含量較少;口服對正常麻醉犬無明顯降壓作用;除去湯劑中的無機鹽後,降壓作用很小,即不能排除夏枯草對麻醉動物的降壓作用,因此需要對其降壓成分和降壓原理進行研究。
②抗菌作用根據體外初步試驗,夏枯草湯對痢疾誌賀氏菌、傷寒桿菌、霍亂弧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銅綠假單胞菌、葡萄球菌、鏈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抗菌譜也較廣。
其水溶液(1: 4)在體外對壹些常見的致病性皮膚癬菌也有壹定的抑制作用。
對於小鼠實驗性肺結核,夏枯草能減輕肺部病變。
③其他作用:夏枯草湯(1: 50 ~ 1: 200)可使家兔離體子宮出現緊張性收縮。
對於離體兔腸,高濃度可增強蠕動。
已有報道夏枯草湯能抑制小鼠S-160腫瘤和艾氏腹水癌的生長,但死亡率高於未給藥組,所以實際上是其毒性作用。
避免
[編輯此段落]
脾胃虛弱者慎用。
(1)《本草經註》:紅薯使之。
②“應得本草”:氣虛者禁用。
政黨選擇
(1)治瘰癧佩刀,不管有沒有崩,時間長了有沒有漏:夏枯草,水兩分鐘,煎至七分熟,遠遠的吃。
如果妳很虛弱,妳應該把它調勻,塗在患處。還不如多帶點。
(夏枯草湯)2乳房膿腫的治療:夏枯草、蒲公英均分。
用酒煎服,或制成藥丸。
(《本草顏回》)3治肝虛、目赤、寒淚、肌痛、目羞怕陽:夏枯草、香附,* * *為末。
每拿壹塊錢,蠟茶就調壹次,壹直都是。
(《簡史·方濟眾》補肝散)④治血崩:夏枯草為末。
每拿壹把方寸刀,米飲就調壹次。
(《盛慧芳》)⑤紅白分泌物的處理下:夏枯草花,盛開時,陰幹。
每次兩元,飯喝完再吃。
(《綱要》)⑥治產後血暈腸斷:將夏枯草汁調味,取壹粒。
(《綱要》)⑦治療口眼歪斜:夏枯草壹元,膽南星五分,防風壹元,鉤藤壹元。
水煎,喝點水,躺著吃。
(《滇南本草》)8治頭暈:夏枯草(鮮)二兩,冰糖五元。
用開水燉,飯後服用。
(《閩東本草》)9治羊癲癇高血壓:夏枯草(鮮)三兩,冬蜜壹兩。
燒水燉。
(《閩東本草》)10預防麻疹:夏枯草五元至兩兩。
水煎服,每日壹劑,連服三日。
(徐州《單方新醫療文選》)⑾治療小兒菌痢:兩歲以下,夏枯草壹兩,半枝蓮五錢;二至六歲,夏枯草、半枝蓮各壹兩;六至十二歲,夏枯草、半枝蓮各壹株半。
用水煎服。
(傳染病全展作品選)⑿治療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痛:鮮夏枯草二至三份。
用水煎服。
(《本草綱目簡方匯編》)13。口瘡的治療:夏枯草搗碎敷用。
[14]受傷和刀傷。
把夏枯草嚼在嘴裏,敷在傷口上。
⒂汗斑和白斑。
將夏枯草煎成稠汁,每日清洗患處。
臨床應用
①肺結核治療對浸潤型、慢性纖維空洞型、播散型肺結核有壹定療效。
取夏枯草2片,水煎服,分2-3次口服;或當夏枯草20斤水煎至5000毫升,加紅糖2斤膏,早晚各服1次,每次8 ~ 15毫升,1個月為壹療程。
服藥後咳嗽、胸痛、咳痰、發熱、咯血等癥狀均消失或減輕,病竈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肺結核咯血患者,可用夏枯草1兩,用2兩黃酒加適量水浸泡,然後蒸至無醇味,過濾。成人每次服用20 ~ 40 ml,每日服用3 ~ 4次,有止血作用。
②治療滲出性胸膜炎,夏枯草1 kg,加水2000 ml,煎至1000 ~ 1200 ml,每次口服30 ~ 50 ml,每日3次,必要時配合其他對癥治療,但不加抗結核藥物。
治療滲出性胸膜炎9例,除2例好轉自動出院外,其余均治愈。
平均住院時間35.6天,發熱7.7天,積液吸收24.7天。
③治療細菌性痢疾,取夏枯草2盎司,加水浸泡10小時,文火煎制約2小時,每日4次,7天為壹療程。
或將夏枯草幹燥穗制成100%流浸膏,兒童1 ~ 2ml,成人20 ~ 30ml,每日2 ~ 3次。
服藥後平均3天退燒;急性腹瀉後,體重和大便次數平均4 ~ 6天消失或趨於正常;腹痛和黏膜病變消失緩慢,平均10天。服藥期間未發現副作用。
④夏枯草為主治療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75例,其中62例達到臨床治愈標準。
用量及用法:每日取夏枯草2盎司,大棗2盎司L,加水1,500ml,文火煨炒,大棗搗成泥,煎300ml,去渣,分三次服。
嚴重者可酌情增加劑量。
或每日用夏枯草2盎司,瘦肉2盎司(不含脂肪),分別加水1,200ml,煎煮壹小時以上,再將二者合二為壹,文火煨至300ml,去渣分三次服用。
壹般以30天為壹個療程,必要時可停藥2 ~ 3天再進行第二個療程。
治療過程中,可給予維生素B、C和少量葡萄糖作為輔助治療。
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或改善的時間為2 ~ 14天;肝脾退縮時間為10 ~ 65天;黃疸消退時間為3 ~ 21天;各種絮凝濁度試驗的轉陰時間為7 ~ 71天。
治療期間未發現毒性反應。
不良反應機制:夏枯草皂苷長期服用對胃有刺激性。
不良反應服用後還可引起過敏反應:皮膚出現麻疹、丘疹或紅斑、全身瘙癢、胃部不適、惡心、嘔吐、頭暈、眼花、腹痛、腹瀉、心悸等。
治療和搶救
(1)過敏反應後,口服撲爾敏、葡萄糖酸鈣等過敏藥物。
(2)腹瀉後可根據情況進行補液,註意糾正電解質紊亂等對癥治療。
求收養是壹個滿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