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壹些建議,希望對妳有幫助。
首先,妳要對自己有信心。這不是空話,呵呵。如果妳總是暗示妳不會說中文,不會閱讀,往往真的不行;
然後,既然妳其他成績都不錯,那就好辦了。嘗試用科學的思維重新審視語文(我知道我會被語文老師罵死,但我就是這麽做的,而且效果不錯)。我們知道高考所有科目都是按照答題要點來評分的,也就是說首先妳可以從壹個主觀題的分數來判斷可能有幾個要點(幾乎不可能嘗試)。另外,妳要熟悉閱讀題的文章類型和題目類型,因為它們是以幾種形式重復出現的(高考是壹種極其標準化的考試,所以不會輕易出現形式上的變化,即使有,也會在大綱中寫明)。壹定要從歷年真題中尋找規律,壹定會有所感悟!比讀幾十本小說,幾十首詩都好。
其次,對於文言文和詩詞,要從課本中尋找規律。多想想怎麽分析課本上的課文。當然,必要的古漢語語法也要掌握,否則容易誤讀。
再次,對於剩下的需要所謂“文學素養”的題目,其實更簡單。多讀駢文,辭藻不必華麗,白居易那樣通俗易懂的意境也很高。在護送平仄中培養語感,妳會覺得很有趣。這種問題最容易解決!
最後教點“偏方”,哈哈。中國的文人大多缺乏科學知識(我指的是文人,不是文學家,唐宋時期的文人和魯迅先生除外,他們絕不是單純的文人),所以他們的思維模式很多都是形而上的(王國維的壹篇文章,很有代表性,忘記名字了),所以回答問題的時候要從時代背景、作者背景、當時的意境入手。但值得註意的是,高考總會有壹篇“技術”文言文,要從語法和語境邏輯來判斷(雖然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古代人,但大多不是純文人),也就是說,這種題歸根結底是客觀存在的,需要準確把握(妳不是理科生,更不用說了)。
作文我就不多說了。我厭倦了失去每壹個字。都是親身經歷。好久沒關註高考了。祝妳高考取得好成績,供妳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