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附上國內外公認的抗乙肝食品。
根據國內外學者的研究,實際上有許多天然食物具有確切的抗乙肝病毒作用。因此,對於乙肝病毒感染者來說,食用具有抗乙肝病毒作用的天然食物,改善肝功能,無疑是有益的。筆者將國內外學者報道的壹些抗乙肝食物介紹如下,供讀者參考。
蕓豆,又稱菜豆或四季豆,是壹種廣泛種植於我國北方和南方的蔬菜。據報道,蕓豆含有大量植物凝血素,能激活T淋巴細胞等免疫細胞的功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據國內學者用蕓豆提取物治療50例慢性乙肝患者的實驗結果表明,總有效率約為70%。
甜瓜蒂甜瓜蒂是葫蘆科植物甜瓜的果梗。瓜梗含有葫蘆素、葫蘆素、α-菠菜甾醇等活性成分。臨床試驗結果表明,瓜蒂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總有效率為69%,與常用抗乙肝中草藥五味子、垂盆草的效果接近。
雲芝是擔子菌的子實體,其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天然多糖“雲芝多糖”。科學研究證明,雲芝多糖是壹種優良的天然抗乙肝物質,不僅對人體無副作用,可長期服用,而且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提高乙肝治愈率,雲芝多糖制劑作為壹種抗病毒藥物,已在國內外得到廣泛應用。
篤斯越桔是杜鵑花科野生灌木篤斯越桔所產的壹種紅黑色漿果。其汁液中含有大量的多酚和黃酮類物質,具有很強的抗氧化和抗病毒作用。經常喝蔓越莓汁對慢性乙肝有明顯的改善作用。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又名Ammolle,是大戟科含植物油柑橘樹的果實。它看起來像綠橄欖,但略小,味道是酸的。余甘子原產於印度以及中國福建、廣東和臺灣省的山區。近日,日本學者報道,我國產余甘子具有明顯的抗病毒作用,對包括乙肝病毒在內的多種病毒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在日本,余甘子汁已被開發成壹種抗病毒的飲料保健食品。
馬蘭馬蘭是菊科植物馬蘭的嫩芽,清淡可口,可作為野菜食用。每年春天來臨,江浙壹帶的人都有吃馬蘭的習慣。中醫認為馬蘭是清熱解毒的壹味良藥。另據報道,馬蘭根用水煮後有很好的抗乙肝作用。
抱莖小苦蕒是菊科植物,在中國各地都有分布。抱莖小苦蕒嫩莖折斷後,會流出白色奶狀液體,所以西方人稱之為“奶碟”。據美國學者介紹,抱莖小苦蕒具有明顯的抗病毒作用,可作為預防和治療乙肝的天然藥物,據報道,美國和歐洲已將抱莖小苦蕒開發成抗病毒保健食品。
洋薊又稱朝鮮薊,為多年生菊科植物,原產於歐洲地中海沿岸,我國很少種植。據美國學者介紹,洋薊也是壹種具有抗病毒、改善肝功能的天然食品。洋薊在國外已經被開發成保健食品。
水飛薊也是菊科藥用植物之壹,我國南方俗稱小薊,是我國特有植物之壹。水飛薊的抗肝炎作用早已被證實,乙肝靈等抗肝炎藥物的主要成分就是水飛薊。
壹些常用的藥食兩用植物,如蒲公英、金銀花、野菊花、貓爪草、廣藿香、飛機草等。,也有抗病毒作用,所以平時常吃這些食物可以增強免疫力,預防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