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的基本來源:木犀科金鐘花的殼、根或葉。拉丁植物和動物礦物名稱:連翹。采收與貯藏:夏秋兩季采收果實,灑幹;根可挖,可洗,可切段,壹年四季鮮或幹;樹葉可以在春、夏、秋三季采集,新鮮的也可以曬幹。原始形態的落葉灌木,高達3米。除萼裂片邊緣的睫毛外,全株無毛。小枝綠色或黃綠色,四棱形,有明顯皮孔和片狀髓。葉柄長6-12毫米;葉片長圓形至披針形,或倒卵形長圓形,長3.5-15厘米,寬1-4厘米,頂端尖,基部楔形,上部通常有不規則的銳鋸齒或粗鋸齒,稀疏近全緣。花1-3著生於葉腋,先於葉開放;花梗長度3-7毫米;花萼長3.5-5毫米,裂片綠色,橢圓形,有睫毛;花冠暗黃色,長1.1-2.5厘米,花冠筒長5-6毫米,長而窄,圓至長圓形裂片,內面基部有橙黃色條紋,呈反折狀;雄蕊長3.5-5毫米花,雌蕊長5.5-7毫米,雄蕊長6-7毫米的花,雌蕊長約3毫米。果實卵形或寬卵形,長1-1.5毫米,寬0.6-1厘米,基部略圓,喙狀漸尖,有皮孔;花梗長3-7毫米。花期3-4月,結果期8-165438+10月。生境分布生態環境:生於山坡灌叢、溪岸、林緣。資源分布: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雲南。栽培的生物學特性為溫帶、亞熱帶樹種,喜光、耐半陰、耐旱、耐寒、忌濕、耐澇。它們生於海拔400 ~ 1200米的山地半陰坡緩坡地。播種、扡插、壓條和分株繁殖均可作為栽培技術,但扡插繁殖最為方便,硬枝扡插可用於春季,枝條扡插也可用於夏季。田間管理移栽時,應加強修剪,減少水分和養分消耗,促進成活。幹旱時適當澆水,夏季施肥。性狀鑒定葉子多有褶皺卷曲。展平後呈卵圓形、長方形、披針形,長5-14cm,寬1.5-4 cm。頂端尖銳,基部呈楔形,邊緣呈鋸齒狀。上表面是深綠色,下表面是淺綠色。葉柄長0.5-1厘米。輕微的呼吸和苦味。果實卵圓形,長1-1.5厘米,直徑約1厘米。它大多分裂成兩個獨立的果實花瓣,每個花瓣中間有壹個殘留的膜狀隔膜,其頂端向外翻,基部呈鈍角。表面黃褐色至黃褐色,有不規則的縱橫細脈。多數小結節分布在縱溝中部至頂部兩側,基部有果梗或果梗痕。又硬又脆。輕微的呼吸和苦味。果皮橫切面顯微鑒定:外果皮為1排細胞,切向延伸,被角質層包圍。瘤點處可見薄壁組織突起,外果皮在此處破裂消失。中果皮為多列薄壁細胞,近圓形或長圓形,排列不規則;外部有散在的堅韌維管束。內果皮由多排厚壁細胞組成,約占果皮厚度的1/2。細胞呈方形和長方形,切向嵌入,有明顯的孔和溝。內表皮為1排細胞,呈切線延伸。理化鑒別薄層色譜法:取本品粗粉0.5g,加95%乙醇5ml冷浸數小時,濾液濃縮至0.5ml,作為供試品溶液;此外,齊墩果酸乙醇溶液用作對照。點樣於同壹矽膠G-CMC-Na薄層板上,用石油醚-苯-乙酸乙酯-乙酸(10: 20: 6: 0.5)展開13cm,取出晾幹,在碘蒸氣中熏制。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化學成分:葉中含有牛蒡子苷、牛蒡子苷元、馬泰脂醇、馬泰脂苷、異槲皮苷和黃芪甲苷[1]。果實中含有牛蒡子苷元[4,5]、牛蒡子苷元、紫金牛醇、紫金牛醇苷、蘆丁、熊果酸、齊墩果酸[5]、丁香酚苷和β-羥基楊梅素苷[6]。性質苦;制冷功能主要用於散熱;排毒;分手吧。主感冒發熱;內服:煎服,10-15g;生鮮產品翻倍。外用:適量,水煎洗凈。各派論述新華本草的根、葉、殼:味苦,性溫。具有清熱解毒、燥濕瀉火的功效。《中華本草》節選可以在這裏找到,中草藥大典/TCM/knowledge/ycrs/j _ 6.html。
上一篇:三黃珍珠膏如何治療燒傷?三黃珍珠霜怎麽洗掉?下一篇:嚴重失眠伴有夜間極度清醒,出汗,但蓋好被子,吹壹會電風扇,鼻涕會流,但還是熱。有什麽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