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記載較早的牙齒護理習慣——鹽洗和漱口
據考證,在孔子確定的、後人編纂的《禮記》中,有“雞初啼,鹽洗”的記載,說明我國人民在春秋末期就已經每天早晨用鹽水漱口了。這種護牙方法,在中國18世紀的文學巨匠曹雪芹寫的《紅樓夢》中也有描述。像林黛玉這樣的富家小姐,每天晚上睡覺前和睡覺後都要用青鹽擦牙。可見,用鹽水漱口是中國古代保護牙齒的常用方法。
關於刷牙的歷史記載
由唐所著,成書於公元752年的古醫書《外臺秘笈》記載了唐以前的古方和當時的壹些新方。有人提到,咬軟壹根楊樹枝的壹端,用藥物擦拭牙齒,可以使牙齒“又香又滑”。這應該是中國最早的刷牙習慣,敦煌古代壁畫上也有用手指擦牙齒的畫面。而且據說中國是最早使用牙刷的國家,這壹點在遼國古墓出土的文物中可以得到驗證。世界上最早的牙刷出現在中國。
古代僧人也掌握了這種護齒技術。佛經《華嚴經》甚至總結說,嚼楊樹枝有65,438+00的好處,包括“去牙垢”、“使口香”。和尚念經前要這樣潔牙。
明代名醫李時珍在其巨著《本草綱目》中也指出,用嫩柳枝潔齒,妙用無窮。
●有哪些食物可以預防齲齒?
魚類、大米、扁豆、豌豆和蠶豆的磷含量較高,磷酸鹽可以形成緩沖系統,防止口腔過度酸化。兒童應多吃富含鈣的食物,如豆類、豆制品、蔬菜、魚、蝦等。,從而為牙齒的正常發育提供足夠的礦物質和維生素。
牛奶和奶制品中含有大量的鈣,能抑制細菌的產酸,阻止牙齒中鈣磷化合物的溶解。此外,牛奶中含有的免疫球蛋白和酶可以抑制口腔中細菌的生長。
含氟較多的食物有魚、蝦、海帶、海蜇、茶、礦泉水等。氟可與牙本質中的鈣磷化合物形成不溶性氟磷灰石,從而阻止細菌產生的酸對牙本質的侵蝕。
妳應該多吃壹些沒有煮得太細的食物,因為它們含有更多的脂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吃飯時需要更大的咀嚼力。咀嚼能促進唾液分泌,幫助消化,還能起到清潔牙齒的作用。應少吃精細加工的精制食品(如話梅、巧克力、汽水、糖果、蛋糕、餅幹等。).
水果,如蘋果、梨等,吃的時候可以起到機械擦洗牙齒的作用,把附著在牙齒表面的細菌擦掉。此外,水果中的果膠也有抑制細菌的作用。蔬菜含有許多微量元素和大量的維生素C,也是非常重要的防齲營養素。植物纖維通過機械摩擦清潔牙齒表面,刺激唾液腺分泌,減少食物的粘附和牙菌斑的形成。另外,植物油可以在牙齒表面形成壹層疏水層,保護牙齒,防止牙本質溶解。
■簡單的方法
→用檸檬汁美白牙齒
該方法如下:
每天晚上刷完牙,用紗布沾點檸檬汁揉壹揉牙齒,牙齒會變得又白又亮。
檸檬有很強的清潔力和美白效果,含有維生素C,可以強化牙齒根部。
學生應保護牙齒,並做到以下幾點:
1.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飯後用溫水漱口,早晚刷牙壹次。刷牙不要太頻繁,會損傷牙齒,刷牙時間也不要太長。
2.註意口腔衛生,保護牙齒。平時少吃糖果。特別是睡前不要吃糖,防止齲齒。另外要註意平時的衛生習慣,不咬手指,不咬鉛筆等異物,不要用舌頭舔牙齒。
3.如果牙齒有病,要及時就醫。如有蛀牙,應進行修補或拔除。
做到以上幾點並不難,關鍵是持之以恒。願所有的同學都擁有健康美麗的牙齒。
1.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要減少吃含糖食物的頻率,因為牙齒和牙齦的邊緣會堆積很多細菌,細菌在用糖的時候會產生酸,腐蝕牙齒,造成齲齒。
2.建立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保持口腔衛生清潔,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飯後漱口,早晚刷牙。
3.正確的刷牙角度和動作:將牙刷傾斜45度,壓在牙面和牙齦之間,盡量讓刷毛進入齦溝和齒間,然後沿牙齒垂直刷,輕輕轉動刷頭,不要用力過猛,按順序刷每顆牙,每次三分鐘。
4.刷牙齒外側:以正確的刷牙動作和適當的角度,清潔上下牙齒外側。從上到下刷上牙,從下到上刷下牙。每個部位可以反復刷4-6遍。
5、牙刷內側:仍遵循沿牙齒垂直刷並輕輕旋轉的原則,不要只註意牙刷的外側,不要註意牙齒內側的清潔。
6、刷牙的咀嚼面:用適應力,前後方向刷上下牙的咀嚼面。
7、註意後牙:口腔後面的牙齒也需要同樣的註意,清洗完所有牙齒後,用水漱口。
8.選擇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保健牙刷的刷毛柔軟有彈性,不損傷牙齒和牙齦。含氟牙膏中的氟與牙釉質結合,使牙齒更加堅固,有很好的防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