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不動聲色,只是半瞇著小眼睛瞇著眼看螞蟻的運動。除了蟻後和幾只雄蟻,所有的蟻巢都是它們的巢穴。當從窩裏出來的螞蟻越來越少的時候,穿山甲就會發出驕傲的聲音。與此同時,它那長達35厘米的鮮紅色舌頭,情不自禁地從嘴裏擠出來,微微擺動,肌肉和鱗片突然收緊,螞蟻就會被鎖在它的甲板裏。穿山甲把全身浸入水中,鱗片壹片壹片合攏,身體壹片壹片搖擺。於是,很多螞蟻掉進水裏,浮在水面上做垂死掙紮,而穿山甲則伸出舌頭,舒舒服服地吞了下去。
除了穿山甲,還有舌頭超過半個身體的針鼴——面部形狀像漏鬥的食蟻獸。它們也是螞蟻的天敵,專門吃螞蟻。再說了。土豚、刺猬、蠑螈、蟾蜍、射魚和蟻獅都是吃螞蟻的專家。螞蟻也是壹些鳥類的好食物。有些地區的人有吃螞蟻的習慣。在法國的壹些地方,螞蟻被用來制作醬油,作為菜肴的調料。北美的印第安人把壹撮鹽放在當地的壹只螞蟻上,它就成了壹道非常美味的配菜。
人們不禁擔心,這些嬌弱的昆蟲世界裏的“小矮人”能在自然界生存嗎?
然而,恰恰相反,這些微小的螞蟻,憑借著集體的力量和特殊的能力,不僅在充滿各種鬥爭的大自然中繁衍良好,而且擁有繁榮的家庭,成為地球上具有生存優勢、足跡遍布全球的昆蟲!
目前,世界上有7000多種螞蟻。螞蟻有很多體色。除了常見的黑、黃、棕、紅等蟻種,還有綠松石藍、紫檀木色的螞蟻!它們的大小也大不相同。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和新南威爾士州北部的牛蟻壹般身長3.7厘米,長著壹對巨顎,看起來十分威風。世界上最小的螞蟻是賊蟻,它的工蟻只有0.2厘米長。
螞蟻過著有組織的社會生活。它們的家庭成員由能生育的雌蟻(蟻後)、工蟻和帶有工蟻變種的兵蟻組成。他們分工明確。各有各的工作任務。如:女王只是下蛋;雄蟻只交配;兵蟻只保護蟻群和巢穴的安全;工蟻是這個家庭的主要“勞動力”。它們負責覓食和運送食物,管理蟻巢,餵養幼蟻,清理蟻道,擴大蟻室。工蟻之間也有分工,有的專門做“家務”,有的專門做“田間工作”。
在澳大利亞的壹些螞蟻中,有壹種螞蟻專門負責儲存蜂蜜。他們的莊稼特別發達,裏面全是螞蟻蜜。所以他們的肚子壹圈又壹圈地鼓起來,就像壹個成熟的漿果。人們稱之為蜜罐蟻。最大的蜜罐螞蟻可以儲存100只工蟻10天到15天。
螞蟻,壹種群居的昆蟲,它“勤勞”、“勇敢”、“聰明”。雖然它們的活動只是簡單的本能反應,但這些因適應環境而形成的本能是驚人的。
美國還有壹種菌蟻,可以自己“種糧食”。在這種蟻群中,有各種形狀的工蟻。除了負責後勤的最小的工蟻和負責安全的兵蟻,所有的工蟻通常都在它們的巢穴裏。當它們找到合適的灌木叢或其他合適的樹木時,就用下顎把樹葉切成碎片,抱在懷裏,舉過頭頂,排隊返回巢穴。這壹幕很像為集市撐傘的“人流”,所以有人稱之為傘蟻或切葉蟻。這支龐大的傘蟻隊伍真是壯觀。如果有風,那就更有趣了。嘴裏含著葉子的傘蟻有時會被風吹得壹個接壹個地翻跟頭,但嘴裏的葉子永遠不會脫落,翻完身還能繼續趕路。奇怪的是,在這個“勤勞”的蟻群中,也有壹些“投機者”。有時壹只工蟻正拿著壹片殘破的樹葉,實際上有幾只無所事事的工蟻在悄悄地登上它。目前這種寄宿現象的原因還沒有搞清楚。
當樹葉被送到蟻巢時,留在蟻巢中負責後勤的小工蟻就承擔了處理樹葉的任務。他們將壹大群工蟻的葉子嚼成碎片,用作蘑菇(壹種真菌)的培養基,然後在葉子上接種菌株。壹段時間後,它們會長出許多真菌。這種菌類食物就是螞蟻家族的“食物”。
還有另壹種收獲螞蟻。這種螞蟻在它的巢裏儲存了大量可食用的植物種子。第二年春天種子發芽發芽時,它們會及時把種子移出洞外,種在蟻洞周圍的土地上。當它準備好結果時,收獲就開始了,因此得名收獲蟻。
還有壹些螞蟻,會跑“畜牧”。人們經常看到許多螞蟻在大大小小的蚜蟲中忙碌,在植物的嫩葉上或葉背上。原來螞蟻在舔蚜蟲末端分泌的甜液。這些甜甜的液體就像螞蟻的乳汁,而蚜蟲就像螞蟻馴養的奶牛。那些植物的嫩芽、幼枝、嫩葉成了螞蟻的天然“牧場”。因此,有人稱蚜蟲為蟻牛。螞蟻很照顧這些父母。當蚜蟲遭到敵人攻擊時,螞蟻總是盡力保護自己的“奶牛”,往往會趕走吃蚜蟲的敵人。當蚜蟲因為寄主(植物)的突然死亡而需要搬家時,會有壹大群善於為之戰鬥的士兵。當天氣寒冷時,這些螞蟻會邀請蚜蟲到它們的巢穴過冬,並在第二年春天將它們送回植物。
非洲有壹種縫衣蟻。這種“聰明”的螞蟻經常把樹葉縫成精致的蟻巢。築巢時,兩只螞蟻選擇兩片完整的樹葉,先用下顎在兩邊咬出整齊的洞,然後將樹葉彎曲,壹只螞蟻待在樹葉裏,另壹只在外面。然後他們抓了壹條能放出絲的蟲子,用蟲子吐出來的絲做線,用蟲子做鉛針。葉子外面的螞蟻把蟲子塞到葉子洞裏,然後讓它從另壹個葉子洞裏鉆出來。葉子裏的螞蟻負責拉緊蛛絲。這樣反復拼接,最後葉子縫成壹個蟻巢,供螞蟻進出。
在南美洲亞馬遜河的熱帶森林裏,有壹種螞蟻,名叫伊斯頓軍蟻。他們居無定所,過著狩獵的生活。通常,它們會在腐爛的樹根中搭建臨時的巢穴。它們遷徙時,群集成陣,前防分明。前面和翅膀是下顎巨大的兵蟻,後面是工蟻,中間是運送幼蟻和蛹的小工蟻。
伊斯頓的軍蟻中的兵蟻有壹對鋒利的下顎,非常可怕。它能咬穿並碾碎大型動物的厚皮,幾個小時就能把壹條蟒蛇啃到骨頭。它們的尾巴上還長有鉗子,可以毒害和麻痹獵物。在移動中,它們以極大的勇氣攻擊所有可食用的動物。
1884年,英國動物學家貝茨在巴西探險時,在亞馬遜河熱帶森林中觀察到了這種軍蟻。每當軍蟻來襲,無論森林裏是什麽動物,都驚恐萬分。在其他動物的咆哮、哀號、掙紮、逃竄中,軍蟻像壹股深紅色的洪流向前沖去。如果道路不平,工蟻會使用它。妳的身體鋪平了道路,讓“大隊人馬”順利通過。如果是深坑,工蟻們會互相聯系,用自己的身體搭建壹座“索橋”,讓伴侶通過。
軍蟻有咬東西不松手的習慣。有趣的是,古印度和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利用了軍蟻的這種特性進行外科傷口縫合。他們讓軍蟻緊緊咬住傷口兩邊的皮膚,然後割掉它們的身體。雖然軍蟻被斬首,但它們有力的下顎仍在撕咬著它們的皮膚。據說這種特殊的縫合手術不僅可以防止傷口潰爛,而且愈合很快。
在南美洲的熱帶森林裏,有壹種遷徙的兵蟻。它們用自己的身體建造臨時的蟻巢。蟻巢看起來像壹窩蜜蜂,但不同的是,在這個大蟻群內部有許多由螞蟻屍體組成的墻壁的小房間。在這個由螞蟻組成的小房間裏,飼養著幼蟲和蛹。當這種蟻巢被外敵覬覦和攻擊時,它會闖入個體螞蟻,立即拾起幼蟲和蛹,轉移到新的地點,重新建立蟻巢。
中國雲南的壹些林區也有這種“流氓”蟻群。壹旦當地居民嗅到大群螞蟻的攻擊,他們通常會將家禽、牲畜和人壹起轉移,以避開前方。出完蟻群,回村子。幸運的是,房子沒有損壞,壹些蟑螂,老鼠和甲蟲被螞蟻吃光了。結果壞事變成了好事。
螞蟻外出覓食時,通常會準確無誤地返回巢穴,這壹直困擾著壹些人。原來螞蟻有很多方法可以毫不費力地回到家鄉。有壹種火蟻。當偵察蟻發現食物時,它會用毒刺在地上塗抹出壹種氣味痕跡,作為回家報告路上的“路標”。工蟻會循著這種氣味攜帶食物。工蟻經過後,可以加深這種氣味痕跡,讓更多的夥伴攜帶。壹些生活在沙漠中的螞蟻向空氣中釋放示蹤激素。在沒有風的時候,這種氣味路標可以在灼熱的沙漠中持續相當長的時間,工人可以根據這種氣味來指路和運送食物。
在非洲的熱帶森林裏,有壹種氣味難聞的螞蟻在外出覓食時,以壹種意想不到的方式找到了回窩的路。因為臭蟻生活在光照條件有限的地方,可以依靠樹冠的定向。當它離巢時,它以樹冠為路標,能在離巢5米內準確返回蟻巢。
北非撒哈拉沙漠的沙漠螞蟻獨自戰鬥,從不迷路。科學家發現,這些螞蟻的復眼晶狀體系統下的視覺細胞配備了對偏振光極其敏感的結構,沙漠螞蟻依靠偏振光來確定自己的方向。在螞蟻中,有壹些螞蟻,比如大獵蟻,鬥狗蟻,都有這樣的技能。
螞蟻不僅可以種田、脫粒、縫紉、狩獵,還可以在某些螞蟻身上養“奴隸”!
19世紀中期(1855),許多著名的英國生物學家,如達爾文、胡伯等,相繼發現並報道了這樣的奇怪現象:
胡貝爾發現,在壹個大的、具有攻擊性的紅螞蟻巢穴中,有許多較小的黑螞蟻與它們生活在壹起,沒有阻礙。根據常識,螞蟻通過氣味來辨別敵友,同壹窩的螞蟻氣味相同。做個蟻穴。當壹些螞蟻錯誤地進入另壹個巢穴時,它們會立即被那個巢穴中的螞蟻當作外敵殺死。
那麽,為什麽膽小的小黑蟻能安全地生活在兇猛的紅螞蟻的窩裏呢?為了找出它們之間的關系,胡貝爾做了進壹步的觀察。他發現竹筍系統之間是“剝削”和“剝皮”的關系,而且,其依賴性幾乎是驚人的。
這只紅螞蟻的公螞蟻和母螞蟻不能做其他工作。工蟻和兵蟻在搶“奴蟻”的時候非常勇敢,但是他們做不了別的工作。整個蟻群中所有“階層”的螞蟻,既不會築巢,也不會養育後代,更不會餵食和運送食物,甚至搬家都是由“奴隸”來完成不可思議的是,在遷徙過程中,這些紅螞蟻的“主人”還坐在“轎子”裏!它們被奴隸螞蟻叼走了。
胡貝爾做了壹個有趣的實驗:把30個這樣的寄生蟲放進壹個寬敞的盒子裏。這裏有它們最喜歡的食物和建造螞蟻房間的材料,旁邊是它們的後代——幼蟲和蛹,但即使給了這麽優越的條件讓它們工作,結果也是徒勞的。因為這些紅螞蟻不僅不能工作,也不能養活自己,所以就餓死在食物旁邊。觀察者又把壹只“蟻奴”扔進箱子裏,只見它立即開展營救活動,養起它的“主人”,搭起蟻房,安置它的後代。壹切都進行得那麽自然,好像這是它的工作。
螞蟻對山脈、河流和氣候的變化特別敏感。這些祖傳的本能,往往使整個蟻群在重大自然災害中避邪,成為它們在生存鬥爭中的有力手段。
南美洲亞馬遜盆地的印第安人可以非常準確地預測山洪爆發的時間。原來他們是根據螞蟻的預測得知山洪爆發的準確時間的。大洪水前幾周,偵察蟻遠離“家”,四處活動。有時他們爬上樹梢去探測溫度和濕度的變化。當螞蟻們感覺到可能會爆發洪水時,它們就行動了。當地印第安人只要仔細觀察蟻群遷徙的方向,就能正確判斷洪水爆發的時間,知道哪些地區被淹,哪些地區是安全的。
螞蟻的聰明行動不僅在昆蟲界是無與倫比的,在壹些高等動物中也是無與倫比的,比如豬、牛、狗和羊。
螞蟻是壹種有益的昆蟲。它可以幫助人們消滅害蟲,防止害蟲的發生。雖然有些螞蟻騷擾人類,侵犯牲畜;有些螞蟻會給果園帶來嚴重損失;有些螞蟻甚至庇護著人類的敵人——蚜蟲和介殼蟲,但就螞蟻的整個生活和活動來說,它們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螞蟻聰明,是大自然優秀的“清道夫”。它們可以幫助人類及時處理大量的動物殘體、遺骸和屍體。每年夏天,人們都能看到螞蟻來回奔跑,努力工作。
螞蟻是人類最早用來消滅害蟲的昆蟲。早在公元340年左右,晉代韓吉所著的《南方草木》壹書中,就有這樣的記載:“交叉腳趾的人在市場上用席子存放螞蟻,其巢如薄絮,有枝葉,螞蟻在其中壹起出售。螞蟻是紅黃色的,比普通螞蟻大。如果南方柑橘沒有這種螞蟻,其實是被那群蟑螂害的,沒有壹只是完了。”公元877年,唐代劉曜《嶺南異誌》說:“嶺南蟻多,城中有席袋貯蟻。蟻巢就像薄薄的絮狀物,都是用枝葉連起來的,螞蟻都是在蟻巢裏賣的。有比普通螞蟻大的黃螞蟻,也有兩條腿的長者。在雲南,花園裏的柑橘樹被許多螞蟻吃掉。所以很多人競標它養橘子。”
看來這種長腿黃蟻可能就是目前廣州郊區橘農所說的驚黃蟻。這種螞蟻曾被橘農用來防治橘園害蟲,效果極其顯著。在桔園中,壹旦放養了驚黃蟻,就可以基本控制惡性葉蟲、大青蟲、桔小實蠅的發生和危害。
在南部甘蔗園應用螞蟻來控制甘蔗螟蟲是害蟲控制極右翼效應的另壹個例子。甘蔗螟蟲是危害甘蔗最嚴重的害蟲之壹。每年,甘蔗苗壹種下,甘蔗螟蟲就在甘蔗苗的葉鞘之間產卵。隨著甘蔗幼苗的生長,甘蔗螟蟲的幼蟲會用壹對鋒利的顎在甘蔗節上的縫隙中鉆進去。甘蔗螟蟲吃的甘蔗,有的死了,有的腐敗了,使甘蔗大大減產,危害很大。但是,有壹種紅棕色的螞蟻可以把甘蔗螟蟲的幼蟲從甘蔗莖裏拖出來吃掉。研究證實,紅棕色螞蟻能很好地控制甘蔗螟蟲的危害。每年農歷三四月,南方雨季開始,蔗農在河水暴漲的田地裏尋找紅棕色的螞蟻。因為紅棕色螞蟻的巢穴被淹,被迫轉移到更高的地方,於是甘蔗農在紅棕色螞蟻移動的路上插上壹根細管,讓紅棕色螞蟻成群結隊地爬進細管,再把載著紅棕色螞蟻的細管插進甘蔗園。所以紅色和棕色的螞蟻在甘蔗園定居下來。
紅棕色螞蟻在搜尋甘蔗螟蟲幼蟲時,通常會出其不意地咬住比自己身體大10倍的甘蔗螟蟲幼蟲,把它們拖回巢穴。如果遇到大蛀蟲,馬上回去報告,所有的螞蟻都會勇敢的圍攻,壹起抓住它。有時紅棕色的螞蟻會鉆入甘蔗莖,用下顎緊緊咬住蛀蟲,拖出蟲洞,移回蟻巢。
甘蔗螟蟲會隨著甘蔗的生長從壹個節移到另壹個節。冬天會從蔗鞘轉移到地下蔗莖過冬。聰明的紅蟻和褐蟻會緊逼,跟隨攻擊。甘蔗螟蟲移動的地方,它們就追逐它們。
據觀察,使用紅棕色螞蟻控制甘蔗螟蟲可將甘蔗的損害率從20%降低到1%。在放養紅棕色女王三年的常年甘蔗園裏,甘蔗螟蟲已經基本消失。所以有人稱紅棕色螞蟻為甘蔗園的守護者,也確實名不虛傳。
國外也有很多用螞蟻消滅害蟲的例子。例如,歐洲經常用壹種紅螞蟻來控制甜菜夜蛾;利用紅螞蟻的壹個亞種控制松葉蜂。在印度,也有用螞蟻殺死象鼻蟲的報道。在夏威夷,壹些螞蟻是地中海果蠅的重要天敵。
螞蟻這種小昆蟲,仔細想想它的生活習性,會很有意思。此外,螞蟻是幫助我們消滅害蟲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