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身療法:多喝水、熱水泡腳、洗熱水澡等。飲食清淡,易消化,營養豐富。癥狀嚴重者應臥床休息。早期發汗療法可以緩解癥狀,縮短病程。(1)生姜、紅糖、蔥白煎服。②中醫認為此病為外感感冒所致。因致病毒素不同,侵襲方式不同,可分為風寒和風熱。主要癥狀是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甚至沒有氣味。
外感風寒證在上述主要癥狀的基礎上,惡寒重,流涕稀,鼻音重,頭痛惡寒,輕度發熱,口淡不渴;舌淡,苔薄白,脈緊。用溫心通竅散寒治療。荊防敗毒散:荊芥12g、防風10g、羌活9g、獨活6g、前胡12g、柴胡12g、枳殼10g、桔梗6g、茯苓20g、川芎65438+。水煎服。外感風熱證在上述主要癥狀的基礎上,又有以下癥狀:鼻粘膜腫脹,鼻癢有熱,鼻黃稠,發熱惡風,頭痛咽痛,口渴喜飲;舌紅苔白或淡黃,脈浮。治以辛涼,通竅,祛風,清熱。銀翹散(《傷寒論》)可加減:金銀花30g、連翹12g、桔梗10g、薄荷10g、淡竹葉30g、甘草3g、荊芥15g、豆豉10g、牛蒡15g。
解熱鎮痛藥:阿司匹林0.3 ~ 0.5g,每日3次;復方阿司匹林1片,壹日三次。
中成藥:強維C銀翹片,每次3片,每日3次;感冒清65438+每次0 ~ 2粒,壹日三次。合並細菌感染或疑似並發癥時,應全身應用磺胺類等抗生素治療。
(2)局部治療:向鼻內滴入壹種血管收縮劑,如1%(兒童用0.5%)麻黃堿鹽水,以減輕粘膜腫脹,減輕鼻塞,通暢引流。要註意正確的滴鼻方法,簡單介紹如下:①仰臥位法:仰臥,枕於肩下;或者仰臥,頭盡量後仰,懸在床沿上方,前鼻孔朝上。②坐姿:背靠椅背坐著,頭盡量向後仰。③側臥位法:頭部下垂的患側臥位(適用於單側鼻竇炎或高血壓患者)。擺好體位後,通過前鼻孔將藥物滴入鼻腔,每側3 ~ 5滴。
針灸療法:鼻塞者,選項英、唐寅穴;頭痛選合谷、太陽、風池穴。強刺激下留針10 ~ 15分鐘。
此外,還應采用正確的擤鼻涕方法:緊壓壹側鼻翼,輕輕吹出對側鼻腔的鼻涕;或者把鼻涕吸入咽部再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