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在中醫上分為風熱腸燥、濕熱下註、脾虛氣滯、氣滯血瘀。據臨床觀察,中醫療效較好的證候為風熱腸燥證,相當於痔瘡初期,壹般只有便血,無其他不適;需要手術的痔瘡證型多為氣滯血瘀,且多處於痔瘡的重度階段;對於濕熱下註所致,且病程較長,內服中藥難以緩解者,建議采用手術和中藥外敷治療。
痔瘡分為四個階段。看看哪個階段可以用中藥治療,哪個階段需要手術。階段1。痔瘡只有便血,沒有脫垂癥狀,可以用中藥治療。這個階段多為風熱腸燥證,中醫用梁雪地黃湯治療。還有壹些濕熱的賭客喜歡吃辣,這個時期壹般不做手術。
2.除便血外,早期的痔瘡也有脫垂癥狀,排便後脫垂可自行恢復。據臨床觀察,此階段濕熱下註較重,脾虛證較輕。賭濕熱脾虛證的用中藥解決。註意濕熱的人會引起肛周濕疹。如果濕疹持續存在,可以考慮手術封閉,然後用中藥外洗。
3.痔瘡便血+脫垂癥狀,但排便後需要用手恢復。這壹時期脾虛氣滯證較多,常用補中益氣湯治療。
4.便血+脫垂的痔瘡,排便後無法用手收回,咳嗽或行走時也可自發脫垂。這個階段氣滯血瘀的證候比較多,中醫多選擇止痛的方法。但由於這壹階段患者堆積,病程長,癥狀嚴重。建議先手術治療,再中醫預後。
中醫治療痔瘡有幾種方法:1。外痔的治療方法是用中藥熏洗痔瘡,用明礬和芒硝搗碎,放入盆中,再加入適量熱水。熱氣上來,病人坐在噴子上讓熱氣熏痔瘡壹會兒,然後到水盆裏洗澡,直到水溫變涼。
2.混合痔的治療方法是將甘草、當歸、五倍子、防風粉碎,然後將芒硝放入盆中,再加入適量熱水,患者在浴池中坐壹段時間。
3.內痔的治療方法是上藥,就是把大黃和黃柏壹起碾成粉末放入瓶中,再加入少量冰片。準備好後,取出少量粉末,加入少量溫水,待粉末變得粘稠時塗於痔上。
最後,並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適合用中藥治療。如果在治療過程中感到肛門不適,建議立即停止治療。除此之外,中醫對痔瘡還有壹些其他的傳統療法,比如針灸。針灸多采用長強穴、氣海穴、孔嘴穴、承山穴進行治療。艾灸適用於脾虛氣滯的患者,常用艾灸氣海、關元、百會、脾俞等穴位。
痔瘡病雖小,但拖延總不是辦法。如果有便血、脫肛、異物脫出,要及時去醫院。如果能用藥物治愈,就不需要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