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內科學是在中醫理論和辨證論治規律的指導下,系統闡述和處理內科疾病和證候的學科。其內容非常廣泛,主要包括外感病和內傷兩種疾病。它們各有其病因、病理、臨床特點和診療方法,但又相互聯系、相互轉化。
中醫內科學是中醫基礎理論課程與臨床學科之間的橋梁課程,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基礎理論知識只有通過進壹步的教學和內科臨床實踐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所有臨床學科都必須以內科學為基礎,這樣才能更好的熟悉本學科的特點和技能。這就是內科的重要性所在。在中醫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人們壹直重視內科。經過長期的積累和整理,內科學的知識,包括病因、病機、分類和治療學,在廣度和深度上都有所發展,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能夠有效地指導臨床實踐。中醫內科學在古代被稱為“病醫”、“雜醫”、“大脈”,即中醫的科學研究範圍很廣,其研究的疾病傳統上分為外感病和內傷兩大類。壹般來說,外感病主要是指《傷寒論》和《傷寒論》中提到的傷寒、熱病等熱病,主要由外感風寒、暑濕燥火、六淫及疫之氣引起。其辨證論治以六經、衛氣、養血、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論為指導。內傷主要是指《金匱要略》及後世醫學專著中所描述的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等雜病,主要由七情、飲食、勞累等內傷引起。其辨證論治以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理論為指導。隨著時代的發展,學術的發展,學科的分化,原來屬於中醫內科範疇的傷寒、溫病等外感疾病,被單獨設立專科。本教材討論的內容主要是內傷、雜病和壹些外感疾病,即以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的疾病為主要研究和闡發對象,按其系統分為肺病、心臟病、脾胃病、肝膽病、腎臟病、氣血津液病和經絡四肢病。
第二節中醫內科學學術發展的淵源
中醫內科是中醫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古稱“大方脈”。是人類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積累並逐漸形成的。
因為內科在中醫中的特殊地位,它的起源和中醫壹樣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比如在《山海經》中,我們可以看到風、瘧、疫、腹痛等內科疾病的名稱和癥狀。據李周天官說,當時有四種宮廷醫生:疾病醫生、食物醫生、選擇性醫生和獸醫。其中,疾病醫生相當於內科醫生,扁鵲被視為不同學科的大師。由於內科疾病的流行和醫療實踐的深入,內科理論知識和臨床經驗發展迅速,尤其是被視為戰國以前醫學知識總結的《黃帝內經》的問世。
第壹,基礎時期
出現於殷周時期的陰陽五行學說,是壹種樸素的唯物主義學說。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被廣泛用於解釋和說明壹切自然現象,並被中醫所采用,以此來探索和認識人體的生理和病理現象,從而推動了醫學的發展,為中醫奠定了較為堅實的理論基礎。因此,戰國至秦漢時期是中醫理論體系的奠基時期。
《黃帝內經》包括《蘇文》和《靈樞》,各18卷,81篇。其基本理論可以概括為:①強調整體觀念:人體是壹個有機整體,人的健康和發病與自然環境有壹定的關系。②陰陽五行學說貫穿於生理、病理、診療等各個方面。,並探討了人類疾病變化和治療的大致規律。③關註臟腑經絡,討論人體臟腑、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系。④在上述理論的指導下,闡述六淫、七情、飲食、勞損等疾病的病因,以及臟腑、六氣、經絡的病理變化。⑤討論望、嗅、問、切四診的診斷方法和具體內容。⑥確定治未病、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對癥、正病、立方、忌口、心理治療、針灸大法的治療原則。形成了比較系統的理論體系,見到了理、法、方、藥的雛形,成為內科學理論的起源。此外,《黃帝內經》記載了200多種內科疾病,從病因、病理、病理轉化、預後等方面進行了簡要論述,有些疾病還專篇論述,如“熱論”、“咳論”、“痿論”、“瘧論”、“痹論”,為內科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張仲景繼承了《內經》等經典醫書的基礎理論,以六經論傷寒,以臟腑論雜病,提出了系統的辨證論治原則,包括理、法、方、藥,使中醫基礎理論與臨床緊密結合,走上了科學發展的軌道。《傷寒論》以六經論述傷寒,分別論述各經病證的特點及相應的治療方法。此外,還闡述了病、證在各經絡中的傳遞變化關系,以及因共病、共病或誤治引起的證變、不良證的辨證論治方法。通過六經的辨證,可以知道表裏之別,寒熱之別,證候變化的虛實之別,然後以陰陽來概括,從而為後世八綱辨證奠定了基礎。《金匱要略》以臟腑論雜病,以病證設專題、專文論述,如肺膿腫、肺痿、痰飲、黃疸、痢疾、水腫等辨證論治。張仲景首創辨證論治,在臨床上按證立法,按法制發藥,註重劑型對治療效果的影響。書中有375個方劑,其中不乏療效突出的名方,沿用至今,仍有較高的療效。因此,《傷寒論》對中醫和內科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第二,繼承和發展時期
從隋朝到唐朝,由於中醫理論和臨床的發展,醫學教育也達到了比較完善的水平。按照宮廷醫學院的課程設置,必須先學習《蘇文》、《神農本草經》、《脈經》等基礎課程,再學習包括內科在內的臨床學科,加強理論與實踐的有機聯系,也可以看出內科在當時的地位和規模。隋唐時期,許多內科疾病都有詳細論述,如傷寒、中風、天風、溫病、腳氣病、地方性甲狀腺腫等。,並對絳蟲病、麻風病、恙蟲病和狂犬病有較高的防治水平。《外太秘笈》中曾記載,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是甜的。觀察黃疸及其治療效果後,建議“白絹片每晚尿泡,色可退。”孫思邈進壹步總結了糖尿病的發病機理及其用藥、食療等治療方法,並規定了飲食、日常生活中的壹些禁忌。《病因分期論》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病因學、病理學和證候學專著,記載了27卷內科疾病和784種內科癥狀,對各種疾病和證候的病因、病理和證候分類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總結。如將瀉痢、痰證、飲證分開討論,與過去的通稱相悖;對瘧疾的病因、分類和麻風的臨床表現有深刻的認識。
宋代更加重視醫學人才的選拔和培養,規定了各科人員之間的比例關系。據元豐碑堆記載,宋神宗從醫時,九科學生300人,其中內科學分支大房學生120人,馮軻學生80人,可見當時他對內科學的重視。自宋代以來,金元明三代方藥,推動了內科學的進步。特別值得壹提的是金元時期出現了四大醫家,他們結合當時的社會形勢、人的狀況和疾病的特點,總結出自己獨特的理論和治療方法。劉對《內經》五運六氣理論有著深刻的研究。他根據自己的臨床經驗,並參照《內經》病機十九條的精神,認為“火熱”是致病的重要原因,故主張邪熱機理,創立“火熱”學說。在治療上,他非常善於運用感冒藥,所以後世人稱他為“寒門學派”張,受劉學術著作的影響,認為疾病的根本原因在於邪氣的侵襲。不管是外因還是內因造成的,人體壹旦受到損傷,就要想辦法把致病因素趕走,不讓它留在體內。臨床上廣泛應用發汗、嘔吐、下法,並有獨到見解。因為他治病主要靠攻邪,後來人們就稱他為“攻下派”。高力生活在金元混戰、亂世之中,人民饑寒交迫,人民貧弱,使得脾胃在人體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所以他指出“百病皆因脾胃內傷”,治病時用藥物益氣補陽。因擅長溫補脾胃,後人稱其為“補土派”朱丹溪研究古代醫家的學術思想和著作,將各種學說融於壹爐,創立了“互火說”和“陽盛陰虛說”兩大學說。在治療上,他大力提倡滋陰降火的方法,所以後人稱他為“滋陰派”。這四個流派形成了對後世影響很大的四大流派。
金元時期的成就不僅限於四大宗師。同時,《生肌通誌》中有18卷專門論述各種文體,反映出當時對“風證”的研究已經達到了壹定的水平。張銳撰寫了《季風普濟方》,將水腫分為許多類型,根據初始部位的特點區分不同性質的水腫,並應用不同的治療方法。此外,還有壹些內科疾病的專著,如宋代董繼所著的《腳氣治法提要》,詳細論述了腳氣的病因、發病及治療方法,開出64個方子,是壹部全面論述腳氣的專著。元代葛可久所著《十藥經》,是治療結核病的專著。書中有10個方子,分別具有止血、止咳、祛痰、滋補的作用,為結核病的分型和全程治療總結了壹套可循的經驗。
病因學在這個時候也有了重要的發展。在《傷寒論》病因分類的基礎上,陳武宣的《外因、內因、非內因三因論》壹書,具有普適性,適合臨床應用,壹直沿用至今。
第三,制度完善時期
自元晉以來,四大名家展開學術爭鳴,後人各抒己見,使中醫理論和實踐日益系統完整,在中醫學術界掀起了發展創新的風氣。比如歷代關於中風的爭論,是真的,還是文字上的,還是“非風”,越來越清晰。再比如對補脾、補腎、脾腎的推敲,使得脾腎在人體中的生理病理重要性以及兩者之間的關系更加清晰。又如對胃脹病機的認識,從東原、丹溪的“濕熱論”,到趙、孫壹奎的“火衰論”,再到於昌的“水裹氣凝血論”,分析得越透徹,臨床運用得越好,治療效果也就越好。明代繼承和發展了金元時期的學術成果。如《薛集內科學文摘》就是在高力《擅溫補》的學術影響下發展起來的,是我國最早的以內科疾病為名的醫學著作。俞疃的《藥真人真事》發展了朱丹溪的理論。王倫明確指出:“外感法為仲景,內傷法為東源,河水用於發熱,丹溪用於雜病。”是對當時內科學術思想的總結。另外,龔廷賢的《手氏保元》是以基礎為基礎,其次是臨床,先討論,後開藥方,並附醫案。材料豐富,論據詳盡,適合內科臨床參考。為了糾正金元時期劉、張喜歡以寒攻寒的偏見,權術主張人的氣應以陽為主,指出人體“陽有余,陰不足”。是壹本28卷的內科雜病書,記述了70多種疾病的證治。每種病證都是引用古代理論,參考自己的見解。張景嶽對內科諸多病證的病理分析歸納極為精辟,在治則、方藥方面也有諸多經驗。在這壹部分中,張充分闡述了溫補與病證結合的理論。
明清時期,溫病學理論的形成和發展在醫學史上發揮了特別突出的作用,使內科之外的外感病實踐和理論進入了更高、更完善的境界。吳友克的《傷寒論》是我國較早的壹部傳染病專著。他認為,瘟疫不同於其他熱病,它不是由感受“六氣”引起的,而主要是由感染“邪氣”和身體機能不良引起的。還指出“戾氣”的傳播途徑是從口鼻到人,無論強弱,壹碰都是病。這個認識也是中國醫學發展史上的壹個突破。葉的《傷寒論》為溫病學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和辯證的依據。其貢獻有:壹是提出了“溫病受邪,先攻肺,後傳心包”的理論,總結了溫病的病機和傳變規律,成為外感溫病的綱領;其次,根據溫病的病機分為衛、氣、營、血四個階段,表示由淺入深的四個病理變化層次,作為辨證論治的綱領;此外,在溫病診斷中,我們總結了前人的經驗,創造性地發展了舌診、齒診、辨斑疹和白癤的方法。這為溫病學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在葉學說的基礎上,撰寫了《溫病辨證》,以三焦為綱,以病名為旨,論述了溫風、溫疫等九種溫病的辨證論治,提出了通絡、清營、養陰等多種治法,使溫病理論更加系統、完整,建立了溫病辨證論治體系。後來薛撰寫了《濕熱》壹書,對濕溫病作了深入的探討。王孟英寫了《溫經論》,把溫病分為新感覺和潛氣兩類。他們還發展和補充了溫病學,促進了溫病學的發展。
在醫學雜病方面,明清也有壹定程度的發展。於昌《道德草》提出的疾病的發生與時代背景密切相關的觀點,深化了對疾病本質的認識,從而提高了疾病的診治水平和理論水平。林的《辨證論治》極為實用,熊禪的《中風論》和《金匱要略》,尤其是經精、胡神柔的《戒五書》和的《治瘧論》,以及陸誌毅的《痰瘧論》。此時對血液病的認識也有了新的突破。王清任著有《林逸改錯》,詳細論述了血瘀證,建立了各種活血化瘀的方藥,尤其是針對氣虛血瘀的補陽還五湯,堪稱創舉,直到今天仍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唐榮川的《血證論》是壹部血證專著,進壹步深化了對血證的認識,提出了治療血證的四種重要方法,對後世影響很大。
鴉片戰爭後,中國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西醫傳入中國不可避免地影響了中醫的發展,中西醫結合學派就是在這種條件下產生的。舊中國統治階級的錯誤定位,未能正確引導中西醫取長補短,相互利用。反而企圖扼殺中醫,嚴重阻礙其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中醫藥的繼承和發展取得了新的進展。中醫學校和中醫醫院的建立,使得內科學和其他學科壹樣,發展日新月異。《中醫內科學》教材經過多次修訂和使用,壹些名老中醫將自己的經驗整理成書,如秦伯未的《前齋醫學劄記》、蒲福洲的《醫案醫談》、任應秋的《醫學論著集》等。1983的“衡陽會議”和1985的“合肥會議”對中醫振興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特別是中央書記處在關於衛生工作的決定中明確指出:“要把中醫和西醫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壹方面,中醫藥是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特色和優勢,不能丟,必須保留和發展;另壹方面,中醫必須積極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現代化手段,推動中醫藥的發展。”這個決定得到了全國的響應。各類中醫學校和醫院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中醫隊伍不斷壯大,造就了大批內科專業人才。他們既繼承了歷代醫家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又吸收了現代中醫內科學理論和實踐的新成果、新技術和新進展,更好地指導了臨床實踐,促進了中醫內科學的快速發展,為中醫藥走向世界創造了條件。
第三節中醫內科疾病的分類、命名和特點
中醫內科包含的疾病隨著醫療實踐的深入,歷代醫家的積累,疾病譜的變化而不斷增加。為了便於學習、研究和臨床應用,人們很早就開始重視內科疾病的分類方法。在《金匱要略》壹書中,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痙、濕、飲都是起於太陽經絡,都是外感的疾病,所以合為壹篇,便於識別;解渴、尿痛、淋病都是排尿異常的癥狀,所以列為討論;嘔吐、嘔吐、嘔吐、排便都是胃腸疾病,放在壹起討論,很容易辨證施治。這種分類雖然粗糙,但有利於探索疾病的分類。《傷寒論》是中國第壹部關於證候的專著。用“證”和***1739來描述,可見書中對證的精細分類。該書將風病、勞病、傷寒、熱病、熱病、時令氣病作為全身性疾病,再根據證候特點或臟腑生理系統進行分類。這種分類真的很復雜。“錢進方”最初是由伯概括的。風病、傷寒、腳氣、糖尿病、水腫視為全身性疾病,其他疾病歸類為肝、膽、心、小腸、脾、胃、肺、大腸、腎、膀胱。《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雖是宋代中醫的方藥,但此書對疾病進行了分類,並在疾病分類上做了壹些嘗試。比如內科疾病,可以分為風、寒、氣、痰、虛、寒、積熱、泄瀉、雜病等等。《三因壹病證方》試圖按照三因對疾病進行分類,但有些疾病包括內因、外因、內外因等不同證型,所以也說明這種分類還沒有達到完善。《明醫雜書》論述了當時常見的內科疾病和證候,如熱病、勞傷、泄瀉、痢疾、瘧疾、咳嗽、痰多、脹氣、飲食損傷、頭痛、大小便失禁、陽痿、夢遺、暑熱等疾病的治療,側重點突出。
《三法六門》將疾病按病因分為風、寒、暑、濕、燥、火、內傷、外傷、內積、外積,對後來的《醫法》影響很大。是壹部將前六雜證歸為壹冊的書。《醫學綱要》是根據臟腑分類的。如肝膽,論述中風、癲癇、痙攣等疾病;小腸,討論心痛、胸痛、譫妄等疾病;脾胃,討論內傷、飲食、痰濁、腫塊等疾病;肺與大腸,討論咳嗽、哮喘等疾病;腎和膀胱,耳鳴,耳聾,骨病,牙痛等。傷寒部主要討論傷寒,包括熱病、暑病、瘟疫等。,而且也可以看出作者在分類學上的苦心。《脈診治證》將所討論的疾病和證候分為外感病和內傷,可以說是外感病和內傷病分類的雛形。《證治補》將內科雜病分為八大類,中風、感冒、中寒、暑濕、燥火列在提綱中,外感因氣、血、痰、郁、勞,頭暈、頭痛、五官列在提綱中,胸膈咳嗽列在表裏。《史燚醫》從表證、裏證、寒證、熱證、實證、虛證論述了疾病的證治。
縱觀歷代醫家對內科疾病的分類,並沒有統壹的看法。為了指導臨床,有必要找到壹種更合理的分類方法。近年來,大多數醫師認為,根據病因和病理變化對內科疾病進行分類更為合適。根據病因,內科疾病可分為外感疾病和內傷兩大類。外感病是由六淫等外邪引起的;內傷疾病是情誌刺激、飲食勞頓、生活異常、臟腑功能失調而產生的病理產物,如氣血津液運行異常而導致的痰瘀。誠然,這兩種疾病也可以相互轉化。有些外感病可成為內傷病,使正氣不足,易感外感邪氣,在病程的某壹階段可成為外感病。根據病理變化,內科疾病可分為發熱和雜病兩大類。發熱包括壹切外感熱證,以六經、三焦、衛氣、養血為特征;雜病包括以臟腑功能失調為主的疾病和證候。
病因分類突出了病因的特殊性,便於臨床辨證治療。病理分類反映了疾病病理變化的內在聯系,有助於把握疾病發生發展的規律。因為病理主要是臟腑功能失調引起的,所以可以根據五臟進壹步分類。
病理分類是在病因分類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對病因分類的補充。因此,臨床上可以將這兩種分類結合起來,稱為外感熱病和內傷雜病。
外感熱病根據致病因素不同可分為傷寒和溫病,溫病又可分為熱病和濕熱。溫病包括風溫、春溫、冬溫、秋燥、溫病等。濕熱包括濕溫、暑濕、暑濕等。根據疾病的特點,熱病可分為新溫敏病和潛溫病兩大類。比如風溫、冬溫、夏溫、秋燥屬於新的溫度敏感型疾病,春溫、暑熱屬於潛溫型疾病。
內傷雜病分類的理論基礎是藏象理論。人體是以臟腑為中心,連接四肢和五官九竅,以氣血津液為物質基礎,以經絡為通路的有機整體。因此,內傷雜病雖多,但其病理變化始終與臟腑功能失調、經絡不通、氣血津液的生產運行和分布異常密不可分。因此,根據不同臟腑的生理病理變化,內傷雜病的分類可分為肺病、心臟病、脾胃病、肝病、腎病、經絡病、氣血津液病等。
中醫內科病證命名原則主要依據病因病機、病理產物、病位、主要癥狀體征。如以病因命名的中風、中暑、蟲癥等;以病機命名的郁證、痹證、厥證;以病理產物命名的痰飲;胸痹、肝郁、腎郁、肺痿等。以病位命名;咳嗽、哮喘、嘔吐、腹瀉、頭暈等。以主要癥狀命名;黃疸、積聚、水腫、腹脹等。以主要標誌命名。由於中醫對疾病的認識方式不同,疾病的命名有其固有的特點,大多以臨床癥狀和體征命名,與西醫有明顯區別。然而,在幾千年的醫療實踐過程中,這種傳統的命名方法已經有了明確的含義。在中醫內科學術理論的指導下,逐漸形成了對與病名相對應的病因病機、臨床特點、辨證分型、發展演變、預後及預後的系統認識,以及辨證論治的具體治法、方藥、預防保健,至今仍有效指導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