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濕在膚,皮膚癢,斑長痘;寒濕在肉裏,所以疲倦乏力,身體沈重酸痛;骨中寒濕會導致關節疾病,頸肩腰疼;寒濕內臟,手腳冰涼,腹瀉痛經。
寒濕為純陰之邪,艾草為純陽之物,陽強陰弱。艾灸作為壹種純天然綠色療法,有“艾灸治百病”的說法。
通過驅寒除濕、行氣活血、溫陽補虛、通絡止痛,達到防病保健、強身益壽的功效。
大椎:是人體的“全陽之會”和“小太陽”。寒濕的侵襲可能導致頭暈、頭痛、感冒、頸肩疼痛、乳腺腫瘤等。
●命門:又稱“命門之火”,命門之火下降,人就會衰老生病。寒濕侵襲時,腎陽虛會導致衰竭、腰痛、白帶過多、性功能下降、習慣性流產等。
●神闕:針刺對於人體來說,是生命之根。寒濕進入,容易引起腹痛、腹瀉、胃部不適、痛經、月經不調、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不孕癥等。
●湧泉:“老人若安,湧泉常暖”,腎來自湧泉,湧泉穴是生命的“泉眼”。寒濕的侵襲會引起膝關節疼痛、類風濕性關節炎、尿頻、尿急、月經失調、不孕。
●陰陵泉:是祛濕的重點。艾灸此穴可治療排尿困難、水腫、痛經、月經不調、白帶異常等。
1.最好選擇湖北蘄春產的艾葉;艾灸以中午陽氣最高為宜。
2.艾灸每日壹次或隔日壹次,每穴15-30分鐘,直至皮膚發紅,以免燙傷。
3.壹般用艾條灸,大椎、命門等穴位可用艾灸儀。
4.艾灸神闕穴時,可在肚臍處放置姜片和鹽,以增強祛寒祛濕的效果。
5.艾灸時適當喝點溫水,有利於排毒,避免上火。
6.艾灸後註意避風保暖。禁止用冷水洗,3小時後可以洗澡。
7.熱性體質、饑飽、醉酒易怒、皮膚過敏、孕婦、高血壓等患者應忌用艾灸。
除了以上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合理膳食,不吃生冷食物,寒冷天氣註意加減衣服,適當運動,溫水泡腳等。
為了妳和身邊人的健康,趕緊轉發給妳的朋友吧!
妳有哪些疾病預防問題?歡迎關註南方健康,在評論區留言。三甲醫院的權威醫生顧問持續為您提供專業的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