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
細石、細石(別錄)、軟石膏(本草補)、冷水石(綱目)、白虎(藥學意義)的不同名稱。
壹種來自硫酸鹽礦物石膏的礦石。
礦物石膏
單斜晶系晶體常呈板狀,聚集體常呈致密、粒狀、纖維狀或葉狀。顏色通常為白色,晶體無色透明。成分不純時,可出現灰色、肉紅色、蜜黃色或黑色。條紋是白色的。透明到半透明。解理面為玻璃光澤或珍珠光澤,纖維面為絹絲光澤。片狀解理是顯著的。裂縫呈貝殼狀,最多呈片狀。硬度為1.5 ~ 2。比重2.3。靈活機動。
它通常存在於海灣鹽湖和內陸湖泊形成的沈積巖中。
采集壹般在冬季挖掘,挖掘後清除泥土和雜石。
藥材為不同大小的長塊狀或不規則纖維狀晶體集合體。全白到灰白色。大塊的兩邊是平的,暗沈有質感。重量較松,容易被分割成小塊,縱剖面有纖維狀紋理,有絲綢般的光澤。無嗅無味。最好是大塊的白色、松散、纖維狀、無雜石的。燃燒時,染焰呈紅黃色,可熔成白色磁性堿性小球。燒至120℃時,失去部分結晶水,即成為白色粉末狀或塊狀煆燒石膏。
湖北、安徽、河南、山東、四川、湖南、廣西、廣東、雲南、新疆等地。
化學成分主要成分是水合硫酸鈣。其中,CaO為32.5%,SO2為46.6%,H2O為20.9%,並常混有粘土、沙子、有機物、硫化物等雜質。據北京醫學院分析,除了硫酸鈣,還有微量的Fe++和Mg++。
石膏是無水硫酸鈣(CaSO4)。
加工石膏:去除雜石,洗凈泥土,打碎成小塊。石膏煆燒:取潔凈的石膏塊,放入坩堝中,在無煙火中煆燒至酥脆,取出,冷卻後粉碎。
(1)雷公焙論:“凡制石膏者,必在石臼中搗成粉,通之,生甘草水飛過,澄清,幹燥,研之。”
(2)《綱要》:“古時候,石膏只碎如豆大,裹絲煮湯。因其寒,用火灼之,或用糖煎之,不如補脾胃。”
③“藥意”:“石膏,略煆生用,多煆則身膩。”
性味辛甘,性寒。
①經典:“味辛,微寒。”
②別錄:“甘,寒,無毒。”
③醫學淵源:《主治之秘》陰,性寒,味淡。'
經絡入肺、胃經。
①本草湯:“始於太陰、少陽、足陽明經。”
(2)《本草補》:“入陽明,手太陰,手太陽。”
功能主要用於舒筋清熱,除煩解渴。治療發熱伴有持續發熱、心煩、譫妄、口渴、咽幹、急性肺熱、中暑、自汗、胃火、頭痛、牙痛、熱毒、斑疹、舌瘡。燒傷並應用未加工的肌肉來治愈傷口。癰、瘡、潰、湯、火燙傷的外治。
①經典:“中風寒熱,心氣不利,氣喘,口幹舌燥,脘腹隱痛,泌乳,金瘡。”
②別錄:“除氣,頭痛,體熱,三焦熱,皮膚熱,胃腸膈熱,止肌汗出,止渴,煩躁,腹脹,氣短,喘息,咽熱。也可以當浴湯喝。”
③藥性理論:“治傷寒病頭痛如裂,暑熱熾盛,膚如火燥,煩渴,肌肉松弛,毒汗出,和胃郁結,煩悶,焦慮,煩躁,治口幹,唇焦。用蔥煎茶,以除頭痛。”
④《日華子本草》:“治發熱,泌乳,頭風旋,心中不安,擦齒益齒。”
⑤珍珠膠囊:“止陽明頭痛、止渴、中暑、潮熱。”
⑥心法用藥:“胃經散寒,潤肺清熱,散陰邪,緩脾益氣之藥。”
⑦本草補:“研為末步,醋研丸大如綠豆,以瀉胃火、痰火、積食。”
⑧楊世英:“這是治愈瘡痛和頭暈而不腐爛肌肉的最好方法。”
⑨《本草》:“胃痛得很厲害,咽下去。”
⑩長沙藥液:“清心潤肺,治煩躁,解郁熱,止燥止渴,治熱狂,治火咳,止熱汗,消暑化痰,止鼻衄,調口瘡,治咽喉腫痛,通乳,平乳癰,消火灼,治金瘡。”
⑩《本草返老還童》:“治頭痛發熱,目昏花,牙痛,殺蟲利尿。”
內服用法用量:煎服,0.3 ~ 1兩(大劑量6 ~ 8兩);還是進了藥丸,散了。外用:煆、研、塗或敷。
應忌脾胃虛寒、血虛、陰虛發熱。
(1)《本草經註》:“雞使之。”惡草和馬對大眾是有毒的。"
②藥性理論:“巴豆。怕鐵。”
③醫學淵源:“適應癥秘方說能寒胃,使人不能食用,除非腹部極熱,否則不宜輕用。”
藥方壹:治三陽病,腹滿重,難側轉,口不善,面臟,小便譫語,汗出譫語,然後額多汗,手腳冰涼。如果出現自汗,則為:知母、石膏(碾碎)、甘草(焙幹)、粳米。四種口味,壹桶水,煮米熱,湯給我,壹升溫的,壹天三次。(《傷寒論》白虎湯)
(2)第壹次治療熱病,脈浮而強,身壯而熱者,第壹次治療感冒,但身不畏寒,心熱者:生石膏(軋細)二兩,生粳米二半。取兩味,用三碗水,炒至飯爛熱,可得兩碗左右清汁。盡量趁熱喝,讓全身都出汗出來,而且如果陽明腑熱已經很實了,就不用熱飯吃了,慢慢喝,溫溫的,消其熱。(醫療熱情中的石膏粳米湯)
③治濕、多汗、妄語、煩渴:石膏、炙甘草等。為了結束。每次兩元,調血漿。(傷寒總病論)
④治療太陰熱病,不能出汗。流汗不流汗的人會有黃斑。出汗多的人會神誌不清。有斑疹者:石膏壹兩、知母四枚、生甘草四枚、三錢、三錢、犀甲兩枚、白粳米壹枚。八杯水,三杯開水,壹日三次,再加壹小時沸渣,壹夜壹次。(《傷寒論》化斑湯)
⑤治汗後桂枝湯不可行,氣短不發熱者:麻黃四兩(去節),杏仁五十顆(去皮尖),甘草壹兩(焙),石膏半斤(碾碎裹棉)。上四味,用水七升,麻黃煮沸,減兩升,去沫,上藥,煮三升,溫服壹升。(《傷寒論》: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⑥治痰熱氣喘,痰湧如泉:石膏、石膏均分。頂端在最後是好的。煎人參湯,加三錢,飯後服用。(《蘇文病機與保命集》雙玉散)
⑦熱咳喘重者,久不愈:石膏二盎司,甘草半盎司(炒)。頂部是底部。每次服用三錢,都要加淡水,加吃剩的姜汁和蜂蜜。(普濟坊石膏粉)
⑧治骨蒸引起的口幹唇燥,飲水解渴:石膏62片(碎棉包),大烏梅20片。上兩味,用七升水,煮四升,去掉我,拌蜂蜜喝壹點。(“臺灣以外”)
⑨治風邪癲癇,口幹舌燥,心煩頭痛,驟熱神誌不清:石膏半斤,粳米壹(三)合。放五杯水在上面,煮石膏,取兩杯,去石膏,用米煮粥,加兩梗蔥,和醬油合在壹起。壹起煮,等熱了,空心吃。石膏可以用三次。(“盛慧芳”石膏粥)
⑩治頭痛、眼痛:將膏藥、鼠膠(炒)均分。頂端在最後是好的。每次兩元,吃完後配溫酒或茶。(“神奇配方”石膏鼠粘粉)
⑾治膈上阻,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冷水石三兩(煆),朱砂半(不研),腦髓半。上半部為末端,用少許與患部、咽部及體液混合,分晝夜使用數次。(《三因》龍氏散)
⑿治喉風:石膏壹兩,知母三錢,甘草壹片,玄參五片,瓜蔞三錢。用水煎服。(《喉科學的秘密》石膏湯)
【13】治胃火牙痛:用火煆軟膏藥壹兩片。用淡酒淬,為末,加防風、荊芥、阿莎麗、白芷五分,為末,每日擦牙。(保壽堂經驗方)
【14】夜治鳥眼無效:豬肝壹片,薄批壹片,混藥,包好,放在沙瓶中煮熟,切開吃,每日壹份。(明木方)
⒂治小兒發熱、嘔吐、黃瘦:生石膏二兩,甘草壹片。最後也壹樣可以。每次拿壹個字,或者半塊錢,壹塊錢。吃完後調溫熱的湯。(尤魯粉,兒科醫學綜合征指南)
⒃治風熱筋骨痛:石膏三錢,七錢飛面。為末,水和,煆紅,冷定,沸酒服用,滿身大汗,三天。(“健康雜項”)
⒄醫治各種金刃造成的傷口,流血不止:膏藥壹兩片,檳榔、黃連(脫毛)、黃柏半片。上半部為細粉,混有瘡量,血固,不妨入水。(《兒童健康通用微討論公式》)
⒅治療湯火癤子:將膏藥搗碎敷之。(肘部後面)
⒆治乳癰:不多石膏煆至紅,取於地,碗中蓋火毒,細磨。每次服用三錢,溫酒,加酒喝醉,然後睡覺時再服壹片。(《任齋方》壹篇醉霜)
⒇治癤腫,能搜膿,清熱生肌:石膏(煆)九元,黃苓藥壹元。* * *研成細粉,瓷瓶存放。每次用壹點,撒在患處。(《金鏡醫宗》91丹)
(21)治痔漏:煆石膏1公斤,冰片5克,* * *為細粉,外敷患處。(內蒙古中草藥新醫法資料選登)
臨床應用①治療燒傷
用石膏粉治療燒傷創面,能迅速結痂,減少分泌物滲出,防止感染,促進創面愈合;同時可以避免燒傷患者換藥的痛苦。使用方法:先將創面清洗幹凈,擦去汙垢,剪去水皰,去掉腐皮,然後用2 ~ 4倍濃度的普魯卡因溶液塗於創面,再將煎好的石膏粉裝入紗布袋內,均勻塗於創面(較厚)。1 ~ 2小時後,石膏粉幹燥;如果傷口滲出物很多,可以繼續擴散。壹般12 ~ 24小時即可形成石膏結痂。痂幹燥凝固後,不會過早脫落,以免引起劇烈疼痛、出血和感染。壹般ⅱ度燒傷3 ~ 7天,藥片即可脫落。如果皮膚又硬又癢,可以塗2%普魯卡因油或青黴素軟膏(提前做過敏試驗)。如果痂下有感染,應將痂除去,清洗幹凈後再撒石膏粉或塗青黴素軟膏。用上述方法觀察36例:ⅰ度燒傷26例,ⅱ度和ⅲ度燒傷11例。燒傷面積在10%以下者17例,11 ~ 20%者12例,21 ~ 30%者4例,31~40%者2例,90%。結果除1患兒合並麻疹、肺炎,1患兒入院時死於重度中毒外,其余均治愈。但這種處理方式仍存在以下問題:在冬季或寒冷天氣下往往難以實施;石膏皮膚幹燥固化後患者常有難以忍受的瘙癢;石膏痂只能作為人工痂皮暫時保護創面,不能代替早期植皮。另外,如果將石膏粉與桐油或花生油混合,外敷患處,對促進傷口愈合也有很好的效果。
②用於填充骨缺損的空洞。
14例骨髓炎、骨結核所致骨缺損采用石膏充填治療,其中12例經2 ~ 17個月觀察治愈。觀察5個月以上的7例無1例復發,X線檢查骨缺損全部愈合,部分已形成新的骨髓腔。化膿2例,其中急性骨髓炎1例,跟骨結核1例。局部病變較大,浸潤明顯,鼻竇混合感染,軟組織縫合困難。結果石膏完全流出,失效。治療:術前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術中徹底清除炎性或結核病竈,鑿除新鮮骨面,盡可能保留骨膜和軟組織,用澱粉石膏混合青黴素和鏈黴素填塞傷口並嚴密縫合。術後用石膏固定患肢,並註射抗生素。所有病例術後均無不良反應。實驗和臨床資料表明,石膏充填後,早期大多血鈣增高,骨痂豐富,骨化過程較快。因此,認為石膏充填可能有兩個作用:壹是供給豐富的鈣鹽;二是起支柱作用,有生物刺激作用。這些都是促進骨愈合的主要因素。經驗證明,石膏填充骨缺損的臨床指征應慎重選擇。慢性骨髓炎或骨結核,病竈較小,皮膚和皮下組織豐富,經抗生素治療和徹底切除病竈後,用石膏充填可取得良好效果;不適用於急性骨髓炎形成膿腫、病竈過大、皮膚不完整、皮下組織少、術後無法嚴密縫合的病例。
蠶的常見病有血源性化膿性疾病、中腸化膿性疾病、病毒軟化癥、細菌性敗血癥、細菌性胃腸病、白僵病等。1.血型膿病:年齡末期,晚睡,不眠,體色黃,環節腫,年齡初期,節間膜隆起,皺縮。可將10ml普冰靈與1kg水混合,均勻噴灑在10kg桑葉上,用於蠶的飼養。2、中腸化膿病:進食欲望下降,消化道空虛,胸部半透明。
壹、血型膿病
1,癥狀
蠶在齡末壹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