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葛偏方

葛偏方

葛均波。

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常委,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江學者,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理事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上海心血管臨床醫學中心主任,教育部心血管介入治療技術與器械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198 7以來,壹直從事心血管疾病的臨床和科研工作,長期致力於冠狀動脈疾病診療策略的優化和技術創新,在血管內超聲技術、新型冠狀動脈支架研發、復雜疑難冠狀動脈疾病介入策略、冠狀動脈疾病細胞治療等領域產生了壹系列成果。

作為第壹完成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壹等獎、中華醫學二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壹等獎等科技獎勵10余項,被授予“科技精英”、“全國五壹勞動獎章”、“譚生命科學獎”、“舒蘭醫學獎”、“白求恩獎章”等榮譽稱號。

葛均波是醫生,也是病人。

他主動伸出了左臂。“妳看,我的胳膊還是不直,有點彎。”

關於這件事,還要從他小時候說起。山東五蓮人葛俊波,小時候調皮搗蛋摔倒導致手臂骨折。在當地醫院接受了壹些治療後,小病人沒想到三個月就好了。

事實上,當他在骨折後1個月拆除石膏時,他的手可以移動,但無法將食物送到嘴裏。這可急壞了葛俊波的媽媽:“這孩子這麽殘疾,以後找不到媳婦怎麽辦?”於是,我媽查詢了很多“偏方”。吃了鴿子後,她吃了壹只老母雞,喝了多種草藥,但毫無起色。

最後他們決定去隔壁縣城求醫問藥。那裏的老中醫給葛均波服了壹劑草藥,在他的胳膊上“摸索”,突然嘎吱嘎吱地推了壹下。隨著這壹舉動,他的手臂恢復了正常功能。

時間久了,考上醫學院的葛俊波才知道,這是骨折脫位。可惜前面的醫生只接了骨頭,後面的醫生接了關節。要徹底矯正,必須再次斷臂。就這樣,葛均波留下了這個小小的“殘疾”。

“醫生有善心,但醫術真的不壹樣。當然,我想成為壹名好醫生。”可以說,葛均波從醫的初心,就來源於這段當病人的經歷。

01

愛看武俠小說

山東人有很多習慣和愛好,比如煎餅,大蔥,饅頭,武術。

葛均波是學武術的,但他也承認,小時候練武不只是為了強身健體,而是因為愛管閑事。“練過武術的人,打架的時候更有底氣。”

他喜歡看書。小時候,他幾乎看遍了身邊能找到的所有小說甚至手稿。

「武術+讀書」的組合是怎樣的?答案是:愛看武俠小說!

金庸武俠小說直到現在還是葛均波的最愛。他自豪地說他能“倒背如流”!即便如此,偶爾閑暇之余,他也經常拿出來翻找,美其名曰“審查人名”,被妻子嘲笑。

“他是個天才學者,也是個武術奇才。他的師父和汪汪都已經很會武功了,但是靈兒,比這兩個師父厲害多了。任何壹個普通的小把戲到了他手裏,自然賦予了巨大的力量。了解他的人都說,這些武功天賦是與生俱來的,不是靠教和努力學習就能達到的。”

——摘自金庸武俠小說《八龍》

葛均波的命運轉折是從文革剛結束的高考開始的。面對命運的轉折,他說:“學古人,但仍不敢存任何希望。”

考完試回到村裏,當了壹名小學老師,壹個月9塊錢的工資。不知道,我才當了57天的“孩子王”,壹張張大學錄取通知書就送到了他手裏。

19' 79年的秋天,葛均波離開了家鄉,走進了醫學院的大門。葛均波在山東醫科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後,於198 8考入上海醫科大學(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心內科,並被保送至德國美因茨大學醫學院攻讀醫學博士學位。

02

根永遠在中國。

65438-0993年,葛均波跟隨導師阿貝爾先生在埃森大學醫學院繼續博士後研究,65438-0995年在埃森大學醫學院心內科擔任血管內超聲室主任。

在德國留學期間,他的學術成果豐碩。當時超聲技術在醫學診斷領域已經非常成熟,但是將超聲探頭放入血管進行診斷的應用還處於起步階段,這是葛均波的工作之壹。在此之前,醫生雖然可以通過造影技術看到血管的方向,但是看不到血管內壁,而超聲技術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有必要對其進行研究。

意想不到的突破發生在壹個普通的星期天。留學生的周末活動種類不多,聚會,打牌,逛街,泡辦公室。那個周末,葛俊波壹如既往地鉆進單位資料室,滿滿壹桌子的病例、心臟超聲圖片、參考文獻、論文。

不經意間擡頭,他從超聲波圖像上看到了半個“月亮”。他的心砰砰直跳。

繼續轉,咦,還有半個“月亮”?他的心越來越緊。

壹口氣翻看所有圖片,原來所有心肌橋患者的超聲診斷圖像都有半個“月亮”,而其他超聲圖像沒有!

“直覺告訴我,我可能發現了什麽!”雖然是周末,但葛俊波還是馬上聯系了正在家裏休息的老師。老師同樣感到驚訝和興奮。經過壹番討論,這兩個人形成了壹篇論文。

當全世界的醫生都能根據“半月形現象”壹眼診斷出心肌橋引起的冠狀動脈缺血,並能明確區分它與冠心病引起的心肌缺血時,當疾病的診斷效率和診斷準確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時,“葛”就出名了。“半月現象”或“格哈特現象”已成為心臟病學中壹個流行的新術語。

談到這壹發現,葛均波回憶說,其實早在發現“半月現象”的4年前199,他就發表了壹篇論文,附圖上有“半月”的圖片,發表在美國最好的心血管雜誌《循環》上,但他並沒有意識到這是當時的普遍現象。

對於這個發現,葛均波承認自己是幸運的,但他相信幸運是給有準備的人的。他也常說,“很多發現不是有意被發現的,只是偶然有了壹個靈感。”

——摘自金庸武俠小說《神雕俠侶》

獲得諸多成就和榮譽,並不是葛均波在德期間最深的體會。

在使館教育處召集的壹次各社團負責人會議上,葛均波認識了壹位在新加坡工作多年後又去了日本和德國的同鄉。他發明了壹種可折疊電視。

葛均波建議:“妳的發明可以在中國生產。不然我們總是跑在別人後面,壹下子就追不上了?”老鄉告訴他,他和公司簽了商業保密協議。即使不在這家公司工作,幾年內也不能把技術泄露給外企。

老鄉的話對他觸動很大。如何利用自己的知識為國家服務,做壹些看得見摸得著的事情,是他想得最多的話題。

葛均波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說:“我在德國的學習和工作都很順利。10個月後,我的表現得到了導師阿貝爾教授的認可。他陪我去勞動局等部門辦理行醫執照和工作證。在他的支持下,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後來,我鄭重地向阿貝爾先生提出了我想回祖國工作的願望。”

阿貝爾先生壹開始楞住了,然後臉漲得通紅。他甚至有點惱火:“太不可思議了。我為妳做了壹切。妳的主任位置甚至想和德國專家比試,現在妳卻要放棄,離開我...好好想想,明天見。”

第二天,葛均波對導師說:“我非常感謝妳,阿貝爾先生。沒有妳為我創造的條件,我不可能取得這麽大的成就。不過,我打個比喻吧!如果妳有壹個漂亮的女兒,妳不是想讓她壹直陪著妳,而是想讓她嫁個好人家。妳女兒未來的榮耀也將是妳的榮耀。所以,妳肯定不會反對我回祖國工作。”

亞伯先生回答道:“我昨天回去和我妻子商量了壹下。妳在我家住了三年多,我老婆實在不忍心讓妳走。”不過,昨天終於想通了。我想我想太多了。我得為妳考慮壹下。我會保留妳的辦公室。如果以後遇到不順心的事,還可以再來這裏。"

2002年,葛均波訪問德國時,阿貝爾先生還保留著他的辦公室,連電話也是按原樣擺放。葛均波被德國人冰冷的外表和熱情深深打動,但他知道自己的根永遠在中國。

03

醫生的仁慈

——摘自金庸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

199年,葛均波作為教育部首批“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回國,成為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壹名醫生。雖然這是他的母校,但那時候,他在同事眼裏還是個外來的“和尚”。他覺得殺老鼠,做實驗,發英文論文都可以,但是臨床表現就不好說了。

在搶救壹名休克病人的過程中,大家都找不到深靜脈進行插管。葛均波說:“我來!”插管屬於國內外科手術中麻醉醫生的工作,壹旦出現問題,需要承擔後果。葛鈞波的完美實現。

大家都說:“看來這個醫生不能只殺老鼠。”葛均波能治別人治不了的病,葛均波能處理別人處理不了的問題。在半年左右的時間裏,他得到了同事和患者的認可,漸漸找回了久違的感覺。

得益於精湛的技術,葛俊波就像戰場上的突擊隊隊長,帶領著自己的團隊,不斷取得突破,攻克了壹個又壹個難題:支持了中山醫院首例成功的心臟移植手術和首例冠狀動脈內照射治療技術;國內首次采用高頻旋轉磨削術開通完全閉塞的冠狀動脈,國內首例經皮主動脈瓣植入術,首例經皮二尖瓣修復術,國際首例“逆行鋼絲吻技術”。

當葛俊波這個名字成為業內“最高難度”的代名詞時,他展現了另壹面。

多給年輕醫生機會,多傳授經驗,是葛俊波從醫以來壹直踐行的原則。“壹個人不可能完成所有的操作。只有提高醫生群體的整體素質和技能,才是最終讓患者受益的可行之路。”

作為特聘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博士生導師,葛均波帶徒弟的首要標準是“看他像不像博士”。在壹次研究生復試中,葛俊波通過“設壹套”想出了壹個“真人秀”題目。

當天,參加面試的準研究生被告知在醫院門診部集合,然後老師帶隊去圖書館。就在大家到齊,準時出發的時候,壹個從學生前面經過的“病人”突然病倒,倒地不起。此時帶隊的老師說了壹句“我去找人幫忙”,然後避開了現場。留下這些學生和這個冒充醫生的病人。

結果大部分同學都選擇自己去圖書館的面試辦公室,只有兩個女生決定互相幫忙把“病人”擡進急診室。

讓學生們萬萬沒想到的是,5道面試題的第壹題是:剛才在門診有人生病了,妳是怎麽處理的?按時面試的同學只能如實澄清,因為怕遲到,怕遲到,只好走了再來。雖然救死扶傷的兩個女生耽誤了面試,但是她們得到了導師的加分。

在醫患關系更加緊張的當下,當“幫還是不幫”成為壹個社會命題,現場有醫學生問:“當醫生就等同於踏入法庭嗎?”對此,葛均波淡定地回答:是的,其實做任何工作都是進法院的壹步,因為大家都是在法律框架下執業,依法行醫,沒必要有罪。學醫的初心是治病救人,而不是考試。

04

蹲下的葛俊博好帥

2065438+2006年3月31日,葛鈞波乘坐UA836航班從上海浦東飛往美國芝加哥參加壹個學術會議。休息時,飛機廣播呼叫醫生幫助,葛俊波立即來到乘客身邊。據了解,該乘客壹年前因房顫接受心臟復律治療,起飛後約4小時出現胸悶、冷汗等癥狀。

經過初步診治,葛均波評估,該乘客病情暫緩,飛機無需降落或返航。在接下來的10小時的飛行中,葛俊波每隔壹段時間就對乘客的狀況進行檢查和評估,直到順利到達目的地。

葛均波說:“我們應該做,因為我們是醫生。”

葛俊博平日裏是什麽樣的?

考慮到患者坐輪椅行動不便,站起來搬凳子,親切詢問;“妳能告訴我妳怎麽了嗎?”因為病人伸腿不方便,他們壹次次蹲到病人身邊,就是為了仔細檢查病人腿部的腫脹情況...

葛均波治療的每壹個病人都有“這個醫生很不壹樣”的感覺。

葛俊博蹲下身子,真帥!對他來說,病人不僅僅是街對面需要幫助的人,他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是:“如果妳是我的家人……”

看幾個案例:

血壓就像坐過山車壹樣,經常會上升到225/ 130 mmHg,原因不明。70多歲的張女士就醫時壹臉愁容。葛俊波詳細了解情況後,建議她做腎血管CT成像,並耐心解釋做這項檢查的原因。會診結束,他又說:“先做個腎臟檢查吧,請放心,幾乎沒有治不好的高血壓。”這句話讓張女士臉上的愁容壹掃而空。面對患者,葛均波不僅治好了心病,也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王先生在七十年代末被診斷為先天性冠狀動脈-肺動脈瘺,是否接受手術壹直困擾著他。在仔細評估了王先生的癥狀後,葛均波形象地比喻道,“妳的病就像從五蓮運糧到日照。出發時,妳損失了30公斤糧食,但剩下的70公斤足夠滿足妳的日常需求。這個年紀,只要不做重活,做不做手術都無所謂。”咨詢結束後,王先生說:“院士們什麽也沒說,我就放心了。”面對病痛,葛均波繪聲繪色地給了他壹個“定心丸”的解釋。

“兩次房顫手術復發……”“我心慌,不想活了……”根據這位70歲老人描述的病情,葛均波說,“醫學講究人文關懷。既然妳覺得這麽難受,為什麽不接受心臟起搏器呢?”老人說:“裝起搏器需要定期換電池,我不想再受手術之苦……”葛均波院士說,“為什麽不選擇比現在的病痛活得舒服?生命只有壹次。”後來,老人欣然接受了葛均波的建議。

門診期間,忙碌的葛俊波仔細詢問每壹位患者。嚴謹,這不是對壹個病人的特殊照顧,而是對所有病人的“標準”。

05

對癥下藥解決問題。

除了業務和科研,作為九三學社中央常委、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員會副主席的葛均波,也盡心履行參政議政的職責,結合自己的工作人員,為衛生事業建言獻策。

每年3月,葛均波都會在政協全體會議期間提交5份左右的提案,內容基本都與他的專業有關,比如教育、科技投入、醫療衛生、看病難、看病貴等。在他看來,這樣可以更好地看到問題,也可以針對問題對癥下藥。

二孩時代,“兒科看病難”、“兒科醫生短缺”日益成為社會的“痛”。針對全國很多地方兒科醫務人員短缺的問題,此前已有多位來自上海的政協委員建言獻策,而葛均波委員獨特的建言方式就是用自己的故事提醒他們:政策的制定壹定要慎重。

“這是壹個我不想談論的故事。雖然我現在是壹名心血管科醫生,但其實我大學是兒科畢業的。為什麽我會向TCT直播中國首例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是因為我有兒科知識。”葛均波頗為失望。“我其實是被迫逃離兒科的。”

葛均波坦言:“醫學上常說,十個男人比壹個女人好,十個女人比壹個孩子好。當時作為壹名兒科醫生,我感到非常自豪。”但現實是殘酷的。葛俊波讀完研究生分配到醫院的時候,發現那裏沒有兒科!這迫使他重新考研,轉內科。“我學了8年兒科。那時候,只要我有選擇,我就不會改變我的家庭。但是沒有辦法。當時的國家政策是這樣定的:取消兒科。”

多年後的壹個校慶,葛均波回到母校卻發現自己的兒科不見了,很難過。“壹位兒科老教授整天騎著自行車上下班。他教的醫生出去賣藥沒多久就上車了。老先生不解:我做錯了什麽?”葛均波感慨道,“國家的定位很重要。現在已經重視了,但是還不夠。要真正辦好兒科,需要壹套措施。”比如醫學院兒科成立後,要想保證生源質量,就必須保證好的就業前景,否則只能降分招人,生源質量很難保證。

“更重要的是,在制定與民生和人民相關的重大政策時,我們必須謹慎行事,多征詢意見。”葛均波說。

  • 上一篇:長壽豆是什麽圖?
  • 下一篇:糙米有哪些營養作用?糙米怎麽吃?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