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病因病機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病有“虛致病”和“虛致病”兩種觀點。前者認為該病先因體虛而有內傷,後有邪氣相合;後者認為邪毒先潛伏於內,進而導致正能量不足,邪實過度。
二、臨床表現及診斷
1.臨床表現根據白血病的病程和細胞形態,白血病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急性白血病:病情發展迅速,骨髓和外周血以異常原始和未成熟細胞為主,其自然病程多在6個月以內。
急性白血病分為:①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②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包括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AML)和急性單核細胞性白血病(AML)。
(2)慢性白血病:病程長,骨髓和血液中以成熟異常細胞為主,其次為未成熟細胞,自然病程在壹年以上。慢性白血病主要包括: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ML);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多細胞白血病;幼年淋巴細胞白血病。
(3)特殊類型白血病:如低增殖性白血病、綠色腫瘤或粒細胞肉瘤、嗜酸性白血病、嗜堿性白血病等。
2.本病的診斷主要依據臨床表現、外周血常規和骨髓穿刺血液學檢查。
第三,辯證治療
1.急性自動止血
(1)氣陰兩虛
辨證分型:乏力、氣短、腰酸膝軟、自汗盜汗、反復低熱、少食晦暗、皮膚有紫癜。舌淡,少苔,脈細。
益氣養陰,清熱解毒。
參芪沙白湯處方修改如下:黃芪10 ~ 15g,黨參10 ~ 15g,天冬10 ~ 15g,沙參10g,生地15g。每日1,水煎。
加減炒蒼術12g,焦檳榔10g;;紫癜,加15g茜草,30g仙鶴草涼血止血。
(2)熱毒過盛的類型
辨證:燥熱強渴,皮膚紫癜,鼻衄,鮮紅血,黑便。舌紅苔黃,脈數。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犀角地黃湯加減方:羚羊角粉1g、赤芍12g、生地30g、牡丹皮10 ~ 15g、龍葵15g、石膏30g、玄參15g、茜草15g、黃芩。每日1,水煎。
舌苔黃膩者,可加滑石30g、薏苡仁30g;高熱昏厥者,加紫雪粉;熱毒大出血者加青黛15 ~ 20g(寶劍)。
(3)瘀毒內生型
根據辨證,形體消瘦,面色無華,頸部腫脹,脅下有腫塊,難以按壓,有時有脹痛、低熱、盜汗。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脈細澀。
活血化瘀,軟堅散結。
桃紅四物湯合鱉甲萬劍方加減:桃仁、丹參、鱉甲各65438±05g,紅花、當歸、川芎各65438±00g,白芍65438±02g,大黃6g,牡蠣30g,熟地、荔枝核20g,蛇谷次雄65438±05g。每日1,水煎。
加入黨參30g、黃芪30g;桃仁20克,紅花15克,丹參30克,三棱10克,莪術10克,可用於血瘀腫塊。
2.慢性白血病
(1)氣陰兩虛,痰瘀內阻
辨證分型:乏力、心悸、氣短、納差、自汗、盜汗、手足發熱、腹脹,或頸、腋窩淋巴結核,口唇、指甲無光澤。舌質淡暗,苔薄黃,脈細或細。
益氣養陰,化瘀散結。
四君子湯、麥味地黃湯合季華丸處方:太子參、黃芪各30克,茯苓、白術、麥冬、瓦楞子各65438±05克,生地黃、山茱萸各65438±02克,當歸、三棱、莪術、浮石各65438±00克,甘草6克。每日1,水煎。
虛熱加減明顯者,玄參30g,10g;加入了黃花蒿;吃得少呆的,加山楂、神曲、麥芽10g,白扁豆10g。
(2)氣血兩虛
辨證:面色蒼白,乏力,心悸,氣短,頭暈,耳鳴,唇釘顏色無光澤,腹脹,腹部腫塊大而硬。舌淡或有瘀斑,苔薄白,脈弱。
益氣養血,化瘀消積。
方藥八珍湯合膈下逐瘀湯:當歸、白芍、熟地黃、白術各65438±05g,黨參、黃芪、丹參、牡蠣各30g,川芎9g,阿膠65438±00g(溶化),紅花、茯苓各65438±00g。每日1,水煎。
心悸不寧者,加遠誌6克,石菖蒲9克;對於腹脹納差便溏者,10g;焦三仙中加入陳皮和蒼術;出血明顯者,加仙鶴草30g,艾葉10g。
(3)肝腎陰虛
辨證分型:頭暈目眩,眼幹口燥心煩,心悸失眠,耳鳴耳聾,腰膝酸軟,遺精,月經量少,脅下腫脹,五官發熱,盜汗。舌紅少苔,脈細。
治療滋補肝腎,同時化瘀消食。
處方白質地黃丸合沙參麥冬湯:黃柏10g,知母6g,生地,沙參,麥冬各30g,山茱萸,枸杞子,鱉甲,夏枯草各15g,牡丹皮,紅花10g,赤芍12g。每日1,水煎。
虛熱明顯者,加白薇30g,10g;青蒿的;加入墨旱蓮30克,側柏葉15克進行補血。
(4)熱毒過盛的類型
辨證分型:高熱、口渴、咽痛、口腔糜爛、鼻衄、點狀或血便、血尿、脅下巨腫,或脅下疼痛,或全身四肢劇痛、腹脹、便秘、厭食、消瘦,以及精神疲乏、氣短懶動。舌質紫暗,苔黃,脈沈或細。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犀角地黃湯的配方為:犀角(水牛角代)30克,生地、玄參、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各30克,大青葉、金銀花、連翹、紫草、牡丹皮、小薊各15克,西洋參10克。每日1,水煎。
大便幹燥者加大黃10g、枳殼6g;正能量明顯不足者,30g太子參中加入沙參和黃芪;肢體疼痛明顯者,加紅藤30g,10g;五靈脂的;咽痛明顯者,加板藍根15g,山豆根10g。
3.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1)痰火郁結型
根據辨證,痰核為瘰癧,皮色不變,質堅乏力,頭暈心悸,舌紅,苔白膩,脈細或絲滑。
治肝解郁,通絡化痰。
加味延胡索四逆散:柴胡、枳實各65438±02g,赤芍65438±05g,枳殼、延胡索、丹參、膽南星、山慈菇各65438±00g,生牡蠣25g,生鱉甲20g,甘草65438±00g。每日1,水煎。
加減黃藥子9g;若乏力、頭暈明顯,加太子參30g、黃芪30g、15g;天冬的;若腫脹明顯,三棱10g,莪術20g被添加;便秘患者加當歸蘆薈丸。
(2)累積衰竭型
辨證分型:痰、核、瘰癧有利於弦、腫塊積聚、腹脹、消瘦、面色蒼白、低熱、盜汗或潮熱的發生。舌質淡,苔白或厚,脈細,或弦滑,再按則腳無力。
益氣養陰,軟堅散結。
鄭陽消瘤湯處方修改為:黨參、黃芪、生地黃、熟地黃、天冬、十大功勞葉、山豆根、黃精、菟絲子各65438±05g,柴胡、升麻各65438±00g,當歸、玄參、山慈菇、山茱萸各65438±02g,鱉甲、龜甲各25g。每日1,水煎。
若腹脹明顯,三棱10g,莪術20g被添加;肢冷、尿清、便溏者加補骨脂30g、淫羊藿12g或金匱腎氣丸。
(3)痰瘀濕熱型
辨證分型:痰瘀互結,腫塊積聚,黃疸,唇甲蒼白,面色萎黃,小便黃或皮膚紫癜,或皮膚皰疹。舌淡,苔黃膩,脈微細。
治濕熱,化痰軟堅。
茵陳四苓散的處方為:白術、茯苓、澤瀉、貝母各15g,豬苓、昆布、黃藥子、陳皮各10g,三棱、莪術各9g,夏枯草6g,茵陳16g。每日1,水煎。
濕熱蘊結型帶狀皰疹,加減地膚子12g、黃柏18g或加減龍膽瀉肝湯。
第四,輔助治療
1.藥方
(1)急性白血病①康白丹(適用於痰瘀互結的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
②復方青黛片(適用於熱毒型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③六神丸(適用於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血瘀毒蘊證)。
④齊針扶正劑(適用於急性白血病化療後骨髓抑制,表現為氣陰兩虛者)。
⑤健脾益腎顆粒(適用於急性白血病化療後骨髓抑制,表現為脾腎兩虛者)。
⑥犀角地黃丸(適用於熱毒上盛、出血不止的急性白血病)。
⑦清開靈口服液(適用於熱毒內盛的急性白血病患者)。
⑧參芪撒白散(適用於各型白血病早期及熱毒內盛、氣虛證者)。
⑨參麥陳二顆粒(用於化療引起的嘔吐)。
(2)慢性白血病①當歸龍回丸、六神丸、梅花點蛇丹、牛黃解毒片、大黃蟄蟲丸(適用於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②黃羲丸、小金丹(適用於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2.藥方
(1)急性白血病①蟾蜍1只(每只重125g)黃酒1500ml。將蟾蜍去內臟,洗凈,放入裝有黃酒的瓷缸中,放入鋁鍋中,用清水蒸2小時,濾出藥液。每日服用三次,成人每次服用15 ~ 30ml,兒童飯後服用。壹般服藥15天,間隔15天。繼續用藥,直到癥狀完全緩解,再維持緩解治療。在治療過程中,不使用其他抗白血病藥物,但需要抗感染、輸血、補液、糾正電解質紊亂等支持療法(適用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血瘀毒蘊者)。
②蛤蚧適量,焙幹研成粉末。每次服2 ~ 3粒,每日3次,開水沖服(適用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血瘀毒者)。
③當歸3克,黃芪15克,三七3克,桑葉6克,白茅根6克。每日1劑,水煎服,分兩次服用(適用於急性髓系白血病氣血兩虛兼血瘀證)。
④羊蹄根60g,苦參60g。水開後煎1.5 ~ 20分鐘,煎2汁,煎200ml口服,每日1劑,分2次服用(適用於急性白血病濕熱蘊結者)。
⑤犀牛角1.5g(水牛角30g代),生地30g,芍藥12g,牡丹皮9g。水煎服,犀牛角榨汁研磨(如無犀牛角,可用30g代水牛角)。每日1劑量,分兩次服用(適用於急性白血病伴高熱、嘔吐、便血、頭暈、煩躁者)。
⑥馬鞭草30g、白花蛇舌草30g、葵花籽30g、夏枯草15g。
將藥物煎煮濃縮成膏狀,制成小丸備用。每日3次,每次6粒(適用於熱毒上盛的急性白血病)。
(2)慢性白血病①龍葵6 g,樟樹6 g,生甘草6g,生薏苡仁30 g,白花蛇舌草30g,黃藥子8g。每日1劑量,水煎服(適用於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ML))。
②青黛30克,麝香0.3克,雄黃、乳香各15克。* * *細粉,每日3次,每次0.1 ~ 1g,口服(適用於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血瘀阻絡證)。
(3)將老鸛草全草制成浸膏,口服,量不限。
④將苦豆子(西豆根)的全草或根粉碎,裝入膠囊。65438+每次0.5 ~ 3g,每日3次;或每次1g籽,壹日三次。
⑤取靈芝100g,幹燥粉碎,裝入膠囊。每次服4粒,壹日三次,溫開水送服。
⑥板藍根、半枝蓮、羊蹄各30克,豬苗50克,炙黃芪、當歸各65438±05克,黨參、三棱、莪術各65438±00克。水煎兩次,取藥液300毫升,1日內分兩次服用,每次150毫升。
動詞 (verb的縮寫)護理
(1)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2)辨證施治,及時調理,堅持用藥。
(3)樹立信心,保持冷靜和放松。
(4)營養均衡,不煙酒,不辛辣油膩。
(5)適量運動。避免疲勞、感冒、憤怒和暴飲暴食。
(6)自我治療通過食療、理療、心理治療,以及有意識的調理和藥物治療,可以增強體質,達到康復的目的。
(7)不必對疾病的緊迫性悲觀。我相信醫學的進步壹定會得到有效的治療;不能壹生病就粗心大意,忘乎所以,放縱行為,停藥,不做檢查,導致突變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