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如何治療溫病實證?

如何治療溫病實證?

常用的外治方法如下:

沐浴法

常用荊芥、薄荷或鮮香菜等煎劑全身沐浴或局部浸泡,具有散熱、透疹、扶毒外出的作用。適用於高熱不汗,或皮疹不暢,隱匿不透的溫病。

空運單

根據辨證論治確定的處方,將藥物熬成湯劑,作為保留灌腸或直腸滴註發揮療效。主要適應癥相當廣泛,特別適合口服困難的患者,腸道疾病、腎功能衰竭患者也有較好的療效。灌腸液過濾去渣,溫度保持在38℃左右。患者取左臥位,插入肛管20 ~ 30cm,註射藥液。灌腸的頻率視病情而定。比如痢疾的證候就是用白頭翁湯灌腸。用瀉下通瘀合劑高位保留灌腸治療流行性出血熱急性腎功能衰竭。

甲殼素的制備方法

膏藥、搽劑、熨劑等。由藥物制成,外敷於患病部位或穴位,具有清熱、消腫、止痛的作用。主治:各種熱病、發熱及熱毒局部瘀滯。例如大黃、梔子、石膏、蔥白等。具有清熱解表、激活楊琪的功效,研成細末,用米醋或蛋清調成糊狀,外敷湧泉穴或手足心,捆綁固定,4-6小時後取下,具有迅速降溫的作用,適用於熱盛、煩渴甚至昏迷的癥狀。將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作用的藥物研末,用醋或黃酒調和外敷消腫止痛,具有消腫止痛、退熱的作用,適用於面部腮腺炎、丹毒等局部腫痛。如果用水仙膏外敷(敷後皮膚出現小黃瘡,可用三黃二香散治療毒溫腫痛)。再如溫病熱盛鼻衄,可用吳茱萸、大蒜搗爛敷湧泉穴,引熱下行,止鼻衄;瘧疾用二甘散(甘遂、甘草,各等份)外敷神闕穴,或毛茛搗碎外敷內關穴。

抽動鼻子法

將辛香藥研末,壹點點揉入鼻孔,通過鼻粘膜吸收,或使患者打噴嚏,以達到醒神的目的。適用於熱入心包或中暑的熱病。朱丹溪通管散(阿莎麗與皂角按6∶1的比例混合)是治療高熱、頭痛或昏迷、呼吸困難、鼻塞的代表方劑。再如將蟾酥、冰片、雄黃、牛黃1g研末,放入鼻孔少許,以除噴嚏,可治中暑、昏迷、突然虛脫、閉牙。

  • 上一篇:民間偏方的危害
  • 下一篇:腎虛脫發怎麽辦?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