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膏藥的正確粘貼方法爭論激烈。如何正確貼膏藥?

膏藥的正確粘貼方法爭論激烈。如何正確貼膏藥?

膏藥是中醫的壹種外用方法。在古代,人們稱之為薄膏藥。它是用植物油或動物油熬成膠狀物質,然後塗在布、紙或皮的壹面。可長期貼在患處,用於治療瘡毒,消除腫瘤。早在很久以前,中國醫學家就說過,“膏藥能治病,沒有專門的湯劑。如果使用得當,它會發出聲音。”膏藥通過皮膚發揮作用。膏藥貼敷療法是中醫臨床常用的外治法之壹。它遵循中醫辨證論治、功效、主治、歸經的原則,充分調動藥物的功效相互協調,形成多種藥物的復方,充分發揮藥物的良好作用。由於膏藥是直接貼在體表的,所以用來制作藥膏的藥物大多氣味濃烈,再加入香味濃郁的通經藥,通過滲透皮膚,導入經絡、臟腑,可以起到調理氣血、疏通經絡、散寒祛濕、消腫止痛的作用。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黑膏藥在吸收和療效上均優於橡膠膏藥。但黑膏藥的制作工藝復雜,沒有統壹的標準,質量難以控制,導致黑膏藥質量參差不齊。由於黑膏藥制作費時費力,中醫院往往進行中藥外敷,即中草藥粉碎後與蜂蜜、凡士林等基質混合成藥膏形式外敷,再用棉紙、繃帶固定,24小時換藥壹次,使用成本較高。黑膏藥每貼可以用3次?15天,脫皮後可以再塗壹次,不影響療效,所以費用低。膏藥主要是利用中醫歸經的原理,通過藥物之間相互協調的功效,再出租多種藥物的大復方,充分發揮藥物的最佳效果。

由於膏藥用於薄貼於肌肉表面,從膏藥中取出氣味較濃的藥物,使藥物引導壹組藥物,停滯直達病位。因此能滲透到皮膚內部產生消炎止痛、活血化瘀、通經活絡、開竅透骨、祛風散寒的作用。貼在體表的膏藥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的營養,達到消腫、消炎、鎮痛的目的。同時,藥物通過皮膚滲透到患處皮下組織,在局部產生藥物濃度的相對優勢,從而發揮強大的藥理作用。

另外,由於膏藥中有壹些刺激性很強的藥物,強烈的刺激可以調節機體機能,促進抗體形成,通過神經反射提高人體免疫力。藥物透過皮膚和黏膜後,通過血管或淋巴管進入體循環,也可產生全身藥物效應。

  • 上一篇:自己做根水最好的方法。
  • 下一篇:如何讓身上的皮膚更緊致?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